先說說自己的情況,一對雙胞胎男孩出生于2013年10月底,從出生到上幼兒園的幾年,日子過得忙忙碌碌,對于如何培養(yǎng)他們沒有仔細想過。好在身邊有個積極雞娃的朋友J媽,她的一對龍鳳胎大我們2個月,早早就送去英孚學英語。一來二去,感覺我家倆米這樣混日子也不行,2017年底,4歲多的時候,也報了一個線下外教班開始ABC啟蒙了。每周兩節(jié)課,北美外教帶孩子又唱又跳,好不歡樂,課后玩一玩Strafall,坐車的時候聽一聽英文歌,倆小朋友認識了26個字母、常用數字、顏色、形狀單詞和簡單句型,感覺還行。
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這時候J媽已經開始帶領孩子刷了好幾套分級了。2018年9月,慚愧之余,趕緊淘寶下單《海尼曼GK》級和小達人點讀筆,從此開始進入分級閱讀階段,可惜天枰座媽媽的執(zhí)行力拖了后腿,經常想起來讀一讀,聽的就更少了,動畫片看的也不多,雖然后來也刷了一些其他分級,但進步始終不明顯(偷懶的結果)。
2019年10月,換了一個培訓機構,老師選班測評的時候,表揚的話說了一堆,最后委婉的說,我們這里的孩子一般至少都聽過600本書,其實是暗示他們倆聽力有差距,沒辦法,開始補。
不記得從那里關注到小花生公眾號和APP的,但從接觸到的那天開始,就一發(fā)不可收拾的愛上了這里……在這里有很多優(yōu)秀的爸媽(媽媽為主,看來最喜歡雞娃的還是媽媽)分享孩子的成長經歷,探討學習方法,提供很多實用的工具,簡直就是一座知識寶藏,對我影響最深的蓋兆泉老師就是從這里了解到的。2020年2月入手《做孩子最好的英語規(guī)劃師2》,這本書就像迷霧中聳立的燈塔,為孩子指明了學習的方向。從此才知道了什么叫“i+1理論”“最近發(fā)展區(qū)”“能力與認知差距”,也終于明白為什么要聽力領先,暗自嘆息明白地有點晚,耽誤了寶貴的時間。
從此開始各種買買買,在小花生上看到的好書,默默的放進購物車下單。有好的音頻資源趕緊存到百度網盤,安排時間給他們聽,慢慢的積累,效果也顯現出來了。
說說最近測試Star Reading測試結果,哥哥GE 3.2,弟弟2.9,比起小花生上的牛娃,實在不值一提,但對兩兄弟而言,可以享受各種有趣的原版初章和中章故事,在故事中潛移默化的學習英語,已經是非??鞓妨恕@夏赣H大學四級的英語水平開始捉襟見肘,心甘情愿的當一個資源提供者,為他們不斷提供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