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起點可以算作0或者0.5?去年暑假,我嘗試蒲公英英語拼讀給兒子。我覺得沒有效果,失敗。我一直認為自然發(fā)音法不適合非英語國家。除外,偶爾看看小豬佩奇、跳跳蛙、字母積木??吹妙l率不高,怕對視力不好。
這個假期看了英文繪本140本,從體驗英語的1級到3級,活生生地提高了,我贊同繪本來做啟蒙。每本2個生詞,以一本100為基準線,我估計目前140本總計400個詞匯量(有沒有媽媽和我估計差不多?)。400詞匯,可能是市面英語啟蒙班1-2年的水平。我猜的,希望朋友來指正。
1.活人如我,賽過網(wǎng)課。
我嘗試了2個機構(gòu)試聽網(wǎng)課,一共聽了4-5次課。效果不好,老師不一定都是會調(diào)動孩子的,同班小朋友事賊多掉線也多。很多盯著屏幕的時間是浪費的,或者是單調(diào)的。事后我問兒子,你媽媽我一個大活人亂蹦亂跳地給你講教你學英文,比屏幕里的老師好吧?那肯定是的。而且我拓展繪本,有時候和中文一樣,去探究、去情感導入。
我手機上沒有任何給小孩學英文app。自己教是辛苦些,但是如今上學一年級了,有學校也教起來,一起配合繼續(xù)讀繪本吧。我計劃就是分級閱讀一天2本走下去。
2.神經(jīng)重復。
我之前看聾子、啞巴的成因探索,轉(zhuǎn)發(fā)大數(shù)據(jù)唐詩一個字后面預測下一個字的可能性的文章,意思都在于:學英文,需要耳朵多聽,刺激神經(jīng)反復,然后跟讀。這也是語言的過程吧。觀察孩子,舉個例子,很有意思,兒子I can讀多了,一個新句子,一上來就口誤成I can。為什么,因為I can的神經(jīng)反復的頻率太高。我在做什么事?神經(jīng)重復。特別是CD機壞了,我要經(jīng)常repeat地口干舌燥。各位有什么好的耐用的CD機推薦嗎?
3.我的定位。
看到小花生的牛娃一個暑假能讀500多本,一定是閱讀效率很高。否則吃力的話,從早讀到晚嗎?我猜測小小年齡效率高,一定是啟蒙很早。即便效率高,一天也要8本左右才能一假期500多本,這個時間付出是幾個小時每天?我估計很大,4個小時有嗎。
腦科學家說4-6歲啟蒙最好,最能接近母語水平。我家是晚了,算作大童(6歲半了),但是我也不后悔。
我問自己目標是什么?但凡上面那樣的家長,本身就有出國定居的本事(經(jīng)濟地位、社會地位),定位就是國際人。我眼下沒有這種定位,不想跟風,只想孩子成人后能看英文專注、電影,和老外能YY幾句就可以了,何況口語溝通涉及不到什么深度。
但是,英文一定要會,英文的好書、電影、文獻質(zhì)量高出我們民族很多。
4. 未來計劃
簡單說就是:不需要太多宏觀規(guī)劃(起碼眼下),從一個微習慣開始吧。每天花15-20分鐘。每天1-2本繪本,就是這樣繼續(xù)。繪本都配有正版CD。
教材:除了體驗英語之外,我也配了別的三套(牛津典范、蘭登一級,我的一圖)??磧鹤舆M步水平,揉進來。更高級的,我也買了些,到時候也揉進體驗英語。我以體驗英語為主線,它循序漸進,我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