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shù)高凈值收入家庭都會從小培養(yǎng)孩子勤勞吃苦的能力

2018-5-15 11:15 原創(chuàng) · 圖片7


80%的高凈值收入家庭都會從小培養(yǎng)孩子勤勞吃苦的能力

高凈值收入家庭的家長都會從小教會孩子吃苦的能力,只有那些目光短淺、沉溺于日常舒適圈和貪圖享受的家長,才敢放松給孩子的吃苦培養(yǎng)。

吃苦的能力,是孩子將來在人生道路上安身立命的能力。不具備吃苦能力孩子,不僅日子過得痛苦,受挫能力弱,也因為吃不了苦在競爭中被刷下來。

吃苦的能力,不僅僅指“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苦,也包括為達到長期或者短期目標而設計科學的計劃并堅持執(zhí)行,也包括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抵住各方現(xiàn)實壓力和誘惑始終堅定地付出努力,更包括能接受和承受努力過程中枯燥、痛苦的過程。

賭王何鴻燊擁有的巨額財富大家總是津津樂道,但稍微了解他過往的人都知道,他最大的特點除了“要贏”以外,還有就是能吃苦。何鴻燊在早期創(chuàng)業(yè)時做過押船生意,遇到過海盜劫船,被日艦追擊,還被競爭對手扔手榴彈,無論千難萬險,何鴻燊都不曾畏懼,養(yǎng)成了砥礪前行的意志,并將這種能吃苦的精神傳授給下一代人。

何鴻燊對子女進行教育的時候說:“我什么都可以給你,唯一給不了你的就是學問。因為學問要靠自己去學,去問,去汲取?!焙硒櫉鰰秃⒆又v自己的讀書經歷,例如早年時曾把所有教科書背完,考上香港大學,還拿到獎學金。

而這種吃學問之苦的精神,在他的兒子何猷君身上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從讀小學開始,何猷君就一直是學校里的前三名,全港數(shù)學比賽里,他拿了兩屆冠軍。18歲的時候,因為格外優(yōu)異的成績被牛津和麻省理工同時錄取,在那一年,全港考取麻省理工的只有他一個。他接著在麻省理工讀了金融碩士,用了3年時間久提前畢業(yè),成為了麻省理工史上最年輕的碩士。

80%的高凈值收入家庭都會從小培養(yǎng)孩子勤勞吃苦的能力

無獨有偶,何猷君的親妹妹也走上了哥哥的學霸道路,也同時考取牛津和麻省理工大學,也同樣選擇了麻省理工。何猷君說他自己,什么都要贏,在學校會想打敗同學們,踢球時覺得一定要贏,打游戲時覺得一定要贏,創(chuàng)業(yè)時覺得一定要贏……

越是擁有更多資源的越是容易獲得更多,馬太效應無處不在。同樣做父親的劉國梁,也是在培養(yǎng)女兒吃苦能力的道路上樂此不疲。

劉國梁的女兒3歲學高爾夫球,4歲開始全國各地打比賽,這對于這么小的孩子來說吃的苦是難以想象的。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劉國梁的教導有方。盡管帶國家隊很忙,劉國梁還是會每個星期抽出時間給女兒訓練,并且像管理球隊一樣,從小就給女兒立規(guī)矩。了解過劉國梁訓練運動員的人都知道,劉國梁的訓練方法真的是超高強度,運動員必須是要超能吃苦的。

80%的高凈值收入家庭都會從小培養(yǎng)孩子勤勞吃苦的能力

就是在劉國梁的悉心栽培和女兒的努力下,在女兒6歲那年,她獲得了高爾夫球世界亞軍,并且獲得小名“贏贏。”

80%的高凈值收入家庭都會從小培養(yǎng)孩子勤勞吃苦的能力

只有培養(yǎng)孩子吃苦的精神和品格,將來孩子才能不論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都能一次次克服生活的困難,超越自己。因為不怕吃苦,不怕付出、不怕自己難受,所以能做成許多難事。而通往成功的道路,都是一塊塊難事的磚塊鋪出來的!

而這種吃苦的能力,也是需要貫穿一個人一生的。人生的道路很長,永遠不知道會有什么挑戰(zhàn)在前面,但不論遇到什么挑戰(zhàn),只要具備吃苦的能力,克服它,就能不斷往前。

培養(yǎng)孩子吃苦的能力,你會做哪方面的努力?

有的人說

從小事著手,平時留意孩子做事情的習慣,例如是否有注意力、是否有耐心。其實這些需要耐心、需要專注的小事情背后都是一個個的小苦。連最基本的小苦都吃不了,那以后做更復雜的事情,孩子內心肯定會更難受,考驗更大。

有的人說

吃苦能力的培養(yǎng)固然重要,不過也要分階段,在0~3歲的孩子成長階段,吃苦好像不是最需要的,反而讓孩子在輕松快樂的環(huán)境中成長,有利于孩子的性格形成。太早讓孩子吃苦,擔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負面影響。

其實,不論是賭王何鴻燊還是冠軍及冠軍教練劉國梁,他們都會抽時間陪孩子,教育孩子。下面的繪本適合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在閱讀中培養(yǎng)吃苦的能力。

-小牛頓問號探尋:去旅行啦-

作者:孫靜

適合:3~10歲

80%的高凈值收入家庭都會從小培養(yǎng)孩子勤勞吃苦的能力

簡介

《去旅行啦》是以孩子喜愛的圖畫書的形式來講述科學知識的,每一段簡單的文字都配上了可愛的圖畫,孩子們在讀故事、了解科普知識的同時,也能欣賞到美妙的圖畫,不知不覺地養(yǎng)成了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媽媽們這樣評價:

從趣味的角度,分解科學知識,很棒的寓教于樂方式。

-一個孩子的詩園-

作者:(英)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

適合:4~12歲

80%的高凈值收入家庭都會從小培養(yǎng)孩子勤勞吃苦的能力

簡介

《一個孩子的詩園》在英國文學史上地位似乎不高,有些英國文學史著作,提到斯斯蒂文森的時候,根本不提他的兒童詩。但,《不列顛百科全書》對這本詩集作較高評價:“他的詩歌作品,雖然沒有顯示出詩創(chuàng)作的最高天才,但常常是精巧的,有時是引人入勝和富于獨創(chuàng)性的,有些時候,由于展示出一種特殊的記憶和敏銳感而成為有價值(如《一個孩子的詩園》中的詩。)”

“《一個孩子的詩園》中的詩,表現(xiàn)出一個成年人在重新捕捉童年的情緒和感覺時的異乎尋常的精確性。在英國文學中,這些兒童詩是無與倫比的。

-磨出我的英文耳朵2:The farmer in the dell-

作者:【美】KimMitzo Thompson

適合:0~8歲

簡介

本套書是安妮鮮花從美國Twin Sisters公司原版引進的,共分為2級。每級包含30首動聽的英文歌,8本精美的繪本。它是一套聽兒歌,讀繪本,音頻輔助的三位一體的圖書。還有兩種先進學習方法,帶孩子認數(shù)字、品文化,全方位磨出英文耳朵。

最后說說你身邊土豪朋友的育兒經驗吧~


回應 舉報
贊3
收藏8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