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61. 讀寫是孩子英語學習的分水嶺。
在這篇小說中,我領略了兒子對細節(jié)的細膩描述,比如第三段中關于柯林斯的穿著,以及最后三段中對寒冷的天氣的描寫。他已經(jīng)不是簡單地說清楚事情,而是開始賦予這些事情文學的色彩,句式和用詞都越來越豐富。聽說是孩子的天賦,讀寫則是孩子的能力。孩子在英語聽說上不需要費很大的勁,花很多的時間,就能有所進步。但遇到讀寫這道坎,差距一下子就能夠看出來語法、語感、詞匯量、邏輯思維全部都是鐵證。閱讀的收獲最終體現(xiàn)在說和寫的提高上,而且只要堅持,這樣的收獲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結果。
62. 給孩子ー個舞臺,他們就會大放光彩。
我們應該為孩子提供課堂之外的各種嘗試機會。在中規(guī)中矩的課堂中,孩子們表現(xiàn)得再出色也就是分數(shù)高一點兒,高到滿分也就到頭了。但是,在課堂之外,我們門會發(fā)現(xiàn),只要我們給孩子一個舞臺,他們就能夠給我們驚喜。
63. 讓英語有點兒用。
兒子的英語寫作一直只存在于他不著邊際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現(xiàn)實生活中他難得有機會實際應用一把。這次發(fā)言雖然沒有曲折的故事,也不需要華麗的語言,卻實實在在地為校爭了光。我們能否多創(chuàng)造這樣的機會,讓英語不再只停留在課本和考試卷上?
64.英語需要廣博的知識來支撐。
兒子開始引經(jīng)據(jù)典了。在這段故事中,俄刻阿諾斯是希臘神話中的泰坦普羅米修新是希臘神話中的盜火者,潘多拉是希臘神話中打開魔盒的人。當然這部小說中也不乏《圣經(jīng)》和《達?芬奇密碼》中的人物。孩子在多元信息的“刺激下、給我們來了個大融合
65. 英語有盡頭,認知沒有。
英語基本的語音、拼讀、語法學習都是有盡頭的,詞匯雖多、但常用的就2000多個,再多也是個慢慢積累的過程。所以,就語言本身來說,學到這個程度就足夠用了。沒有盡頭的是孩子認知的成長,這是不用學也攔不住的,所以,語言學習只有很好地與認知成長相結合,才能使語言學習的意義最大化孩子喜歡CNN課程,不只是因為能夠學到英語,更是因為它能夠帯來知識。
66. 物竟天擇,適者生存。
這次美國之行讓我意識到其實教孩子英語簡單,只要肯花時間就行了而培養(yǎng)孩子的素養(yǎng)才是真課題,素養(yǎng)一旦形成了,要改變,時間和說教都是蒼白的。適者生存,達爾文的理論雖然講的是自然界的競爭,但是在社會環(huán)境中,一個人是快樂還是苦惱,也是這個理。我們如此呵護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讓他們受一點兒委屈,其實是在削弱他們的生存能力。
67. 體驗孩子嘴硬的智慧
兒子的英文創(chuàng)作發(fā)展到這個程度,語言本身似乎已經(jīng)不被我關注了,因為再錯也錯不到哪里去。他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豐富的想象力、寬廣的知識面以及機智的幽默讓我回味無窮。孩子總會給自己做得不好的事情找理由,如果不是原則性問題,我們就不要太計較了吧。
68. 我們就舍不掉單詞和翻譯情結嗎?
我們是不是到現(xiàn)在還執(zhí)著地認為英語不這么學單詞,不翻譯成中文,就是沒學會?為什么我們不能更關注孩子們是否會在句子里正確地使用這些單詞表達意思呢?這難道不是學習英語的基本訴求嗎?別讓單詞孤零零地出現(xiàn)在孩子面前,別讓孩子一看到英文就想翻譯成中文。
69. 愛是前提。
我們有時侯喜歡用自己不懂英語來推脫讓孩子接受英語教育的責任。雖然懂英語肯定會為這件事助力,但對孩子的愛和關切才是根本,不會英語的家長照樣能培養(yǎng)出英語超棒的孩子。
70. 尋找讓孩子樂于寫作的“密碼
看了這篇《龍之密碼》,我覺得兒子和馬杜克一樣瘋掉了。我曾經(jīng)和他說過“別老講希臘北歐神話,那不是你的專長,你應該用英文把中國的神話介紹給世界。”正值龍年,于是他創(chuàng)作了這篇小說,以中國龍為主角,卻把美國英國、秘魯、墨西哥走了個遍,還把古埃及、古巴比侖、古印度和古中國來了個大鍋燴。他的成長不僅體現(xiàn)在英語上,更體現(xiàn)在史實和幻想的融會貫通上。每個孩子都有潛力無窮的“密碼”,讓我們來解開它。
71. 不斷挑戰(zhàn)孩子
我們總有各種各樣的擔心:孩子的英語水平如果超過了課內英語教學內容,會不會對他們產生消極的影響?上課是不是就不聽講了?我們不需要為此擔心,孩子們都是越“戰(zhàn)越勇型,我們只需不斷向他們提出挑戰(zhàn),并且欣賞他們應戰(zhàn)后的結果。
72. 學到一定階段要梳理。
雖然兒子的英語聽說讀寫已經(jīng)毫不費力了,但將這些技能運用到考試中時還是暴露出了他的短板。題目考察的是精準的語言能力,而不是大概理解。閱讀雖然是英語學習的重要路徑,但畢竟這樣的語言輸入是零散的、不規(guī)律的。孩子對情節(jié)的關注遠遠多于對語言細節(jié)的關注,所以學到一定階段,有了些積累后,需要對語法和詞匯進行梳理,把閱讀中所學的知識分門別類地講清楚,オ能讓孩子在有意識的狀態(tài)下把語言輸出變得更加精準,以應對考試??荚嚭腿粘糜兄举|區(qū)別,所以應試不是一句空話。
73 .快樂學習是個偽命題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永遠快樂地學習,但別說學英語、學任何本領到了一定階段都會碰到一個或幾個“龍門”,跳過去就到了新的境界,但跳過去不那么容易。這時候我們要當好孩子的拉拉隊,在細微處給予他信心,而不是說大話。
74. 如果是孩子必須面對的,那就讓他們快樂地面對
兒子能夠如此充滿智慧地把枯燥的英語學習變得快樂有趣,我要向他學。我常和兒子說、“If this is something you have to do, do it happly"(如果這是你必須做的事情,那就快樂地去做。)看來兒子領悟得很好。
(他兒子自己寫的詩??)
以上這些是曹文老師教育孩子的感悟,之所以花這么長時間全部照搬是因為這些話句句中肯,字字戳心,每一條我都覺得如同真理。在看書的時候我不停的的被他兒子寫出來的文章所震撼到,也不停的懷疑這真的是一個小朋友寫的嗎?所以,以下是我對自己的一些鞭策:
1.孩子要養(yǎng)成愛讀書的好習慣,與英語說的好壞無關。(正好與最近聽到關于查里芒格的故事觀點一致)
2.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在孩子身上反應出來,不要怪孩子有問題,該找問題的應該是自己。3.學英語的目的要端正,不是為學而學,是因學而用。
4.切勿扼殺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支持和等待。
5.孩子的多元化發(fā)展會讓他永遠有一個有好奇心的驅動力,而后他的創(chuàng)作即來自于這里
6.刻板的教育體系不可打破,可能打破的是父母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
7.孩子的見識不僅來自于課內,還來自于父母能夠給他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
8.調動孩子的自主能動性比命令他學習更重要。
9.要重視孩子的愛好,再小也要重視。
10.英語學習只是孩子學習的一點,不是全部。多學科的結合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11.學習不只是枯燥的課內聽講,生活處處是學習。不要局限了孩子的發(fā)展空間?!巴嬉嗍菍W,玩中亦有學”
12.家長是輔助,不能代替。怎樣激發(fā)孩子的動力才是要思考的重點。
13.孩子的任何學習行為都離不開興趣和好奇。
14.孩子學習是為了更好地生活,為了學習而學習只會偏離正常的生活軌道。
15.培養(yǎng)孩子從當下點滴做起,改變從父母開始。
16.愛是基礎。
這些是我的一些讀書體會,愿每個孩子都能:
“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