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某天做飯前給小朋友念的一篇文章里提及的一個歷史小故事:張良撿鞋??赡苁堑涔视幸酥?,也可能是當(dāng)時自己念的時候有些聲情并茂,小朋友聽得津津有味。
做飯的時候就尋思著該如何趁熱打鐵,利用小朋友剛?cè)计鸬膶@個典故的興趣。把家里囤了許久的兩套歷史書用起來。決定從《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的秦朝開始,一是圍繞秦始皇有太多的歷史事件,二是飯前那個張良的故事里還提及到劉邦,而這圍繞兩個人的很多典故都和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的時事變化有關(guān)。
Day 1:
先是給小朋友列出被秦始皇占領(lǐng)的其余6國。然后把《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4的從秦始皇開始的篇章大致讀給小朋友聽。一邊讀,一邊按事件隨手畫了圓圈圖幫助小朋友加深印象和理解。現(xiàn)在上傳的思維導(dǎo)圖是第二天根據(jù)手稿重新畫的。秦始皇這一段書中提及的人物不多,小朋友還算容易理解。
到了秦二世后,提及的人物較多,小朋友開始對人名有點混繞了,尤其是劉邦和項羽。便配合畫圖,用不同顏色的筆替代人物,小朋友大致摸到了一些頭緒。
Day 2:
繼續(xù)趁熱打鐵,翻出《穿越報》的秦漢卷,在小朋友放學(xué)前,自己先過一遍,捋出要講的典故及重點人物。吃過飯,小朋友被《穿越報》的插圖所吸引,拉著我要求開講。
先是拿出重畫的氣泡圖和小朋友把秦始皇的大事件重溫一遍,昨天講的基本都記住了;然后順帶把昨天念《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時沒講的“指鹿為馬”這個典故講了一遍。(《穿越報》對這個典故的描述篇幅稍長、還配了圖),所以小朋友挺感興趣。
然后再對應(yīng)之前列出的條目,從反秦的起義軍開始。以劉邦和項羽為主,把書中逐個典故給小朋友講了一遍。到了這一段,人物,事件較多,小朋友開始有點懵圈,還好后來比對著《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其中一頁(恰好一左一右畫了劉邦和項羽),再配合畫圖慢慢分清了這兩個主要人物。而韓信和張良這兩個人物,因為此前給小朋友講過胯下之辱和張良撿鞋的故事,所以只要一提這兩個典故,就馬上能分清,還感嘆這兩位好厲害!
因為怕自己講得太平淡,小朋友會失去興趣,講的過程真的是調(diào)動了所有神情和肢體動作,所以當(dāng)晚講到項羽烏江自刎,就講不動了。
Day 3:
妹妹還惦記著昨天《穿越報》那幅公主嫁給匈奴的插圖,要求繼續(xù)講。因為當(dāng)天收到《揭秘二戰(zhàn)》,晚上的閱讀時間被飛機大炮占去一部分,所以從劉邦登基講到呂后,劉盈那段就打住了。并通過一幅雙氣泡圖,把劉邦和項羽的一些特點進(jìn)行了對比和進(jìn)行了一些簡單的討論,也順帶回顧了這兩天的故事內(nèi)容。
三天的故事時間,小朋友對這幾位歷史人物(秦始皇,項羽和劉邦,韓信和張良)印象較深,其他書中出現(xiàn)的人物,象呂后等,有印象,但記不得名字。圍繞其中的一些歷史典故,也印象頗深。希望通過這些有趣的故事,環(huán)環(huán)相扣,日后能激發(fā)出小朋友對歷史的興趣。
Ps:因為自己對歷史知之甚少,共讀的過程也是自己學(xué)習(xí)的過程。本文如有任何寫得偏差的地方,還請花友不吝賜教。
~~~~~~~分割線~~~~~~~
整理這幾天閱讀記錄的時候,恰巧有花友發(fā)了一篇關(guān)于激發(fā)孩子對歷史閱讀的熱愛的帖子,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也讓自己對歷史啟蒙和推進(jìn)書目有了更清晰的認(rèn)識。
下面貼出一些帖子里精彩的回復(fù),有興趣的花友可以找原帖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