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我們每年必修的功課,志在帶兒子用眼睛和心靈去感受世界的自然景象、人文情懷。還沒到兩歲,我們就邁開了走向世界各地的腳步,國內(nèi)的上海、杭州、成都、長沙、青海、香港、澳門,國外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塞班、新西蘭、澳大利亞、德國、奧地利、芬蘭、瑞典等等,看過大自然的各種秀麗、壯觀,領略過各地人文風情。對比下來,蘊含著人文歷史故事的地方更讓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和震撼。
漸漸地,兒子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對于他的教育,除了課內(nèi)知識和成績外,我非??粗卦跉v史地理人文領域的啟蒙和興趣引導。記得,一二年級,我們把希利爾兒童世界歷史、地理、藝術(shù)這套系列聽了一遍,也把Magic tree house整套52本原版書聽和閱讀了兩三遍。書中穿越古今,橫跨上下五千年,兒子體現(xiàn)出相當濃厚的興趣,曾經(jīng)多次表達要去羅馬、北京、西安等有著濃厚歷史氣息的地方看看。
暑假前的這個學期,兒子把陳衛(wèi)平的《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都看完了,對中國朝代發(fā)展和當時的人文有了更深的認識。再加上平時誦讀、背誦古詩的時候,我都會和他一齊去探究其中的歷史背景,了解文人寫作意圖,在潛移默化中,兒子對詩中提及的一些古代城市有著好奇感,尤其是唐代,在小學階段要求背誦的90多首古詩中,大部分都是唐代詩人的經(jīng)典之作。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非常想帶兒子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文化之旅,親身領略感知當年的歷史風貌、盛世繁華、王朝衰敗。
暑假來臨,我們把目的地鎖定在高鐵沿線的西安。在中國四大古都中,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時間長達逾千年,文化氛圍應該是最濃厚的。兒子在書中、詩中讀到的智人時代的半坡村、秦漢的五陵、兵馬俑,唐朝的華清池,到底是怎么樣的呢?我希望他能在耳濡目染中研習其中的點滴。
于是,以“跟著古詩去旅行”為主題,開始了我們第一次的游學之旅。四天的行程,我們所到之處皆是書本和古詩中的歷史遺跡。
西安周邊建有73位皇帝的72座陵墓,黃帝陵、秦始皇陵、漢五陵、武則天乾陵等等,陵墓都是在皇帝生前就開始建造,從設計到動工,花上十幾二十年是最起碼的。兒子也是漲了見識,跟著講解員,聽著各種故事。
#五陵之漢陽陵#
出發(fā)前一天,兒子自己選了首孟浩然的《送朱大入秦》:
游人五陵去,
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
平生一片心。
我給他普及了下這里的五陵指的就是漢朝五位皇帝的陵墓,詩人泛指當時的長安。
我們選擇了五陵之一的漢陽陵進行參觀。漢陽陵是西漢是漢景帝劉啟及其皇后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從當時西漢帝王的葬禮制度,不難看出當時的繁榮。
走入地下陵墓,踏在鋼筋玻璃上往下看一個個排列有序的長方形坑,數(shù)以千計的陶俑人、動物,堆放糧食的倉庫、各種兵器,讓人聯(lián)想起景帝的生活、飲食喜好(從坑內(nèi)的陪葬物可見當時已經(jīng)有了海鮮作為皇帝的食物,雞是不允許吃的,因為要下蛋)。
(由于地下墓室光線很昏暗,我們并沒有拍照)
#兵馬俑#
作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工程浩大,供游人參觀的只是一小部分,已經(jīng)足夠我們驚嘆不已。自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陶俑殉葬,到了秦始皇時代,兵馬俑成為了典型。我不斷跟兒子嘮叨,你看兩千多年前的古人,雕塑技能已經(jīng)那么高超,你要知道這些兵將們都是參照著當時八千個真人雕刻的,高矮肥瘦、臉部表情都是不一樣的,可謂栩栩如生,雄偉壯觀。當天晚上,我百度了玉溪生的《兵馬俑》:
一派誠心護帝靈,
誰言土偶不無情。
龍騎北去咸京遠。
陣勢東臨渭水明。
只有親眼看到,才能體會都這段詩句的含義。
#華清宮#
典型的唐朝建筑,兒子說是他最喜歡的景點。亭臺樓閣未必是吸引他的地方,那一個個玉石搭起的湯池,和那些年那些故事,倒是極度熱愛。上學期,兒子背過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三首之一的:
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當時知道有華清宮這個地方和楊貴妃這個人物,現(xiàn)在親眼見過,看到貴妃曾經(jīng)沐浴過的海棠池,青石鋪墊,非常講究;也聽了導游細細道來當時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浪漫故事,回去再閱讀相關的歷史書目,會更有深刻體會。
我們還游覽了黃帝陵、武則天乾陵,參觀了陳列著各時代典型文物的陜西歷史博物館,一睹壺口瀑布的磅礴氣勢。兒子在過程中,不時會想起書中讀到的一些人和事,提了很多問題,我也鼓勵他回家后找些相關的書再看看。
兒子在書本中讀到的種種,在這個夏天,親眼見證。行者無疆,意義非凡!有了這一次的經(jīng)驗,我們往后會策劃更多的文化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