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本文首發(fā)于公號無敵大薇薇,主張通識教育,從語言到全學科,從三觀到批判性思維,幫助大人和孩子一起成為積極的終身學習者。
這段時間在上海,去朋友家玩,她說書荒了,讓我推薦點繪本。我在書架掃了一圈,書不少,但是有一類非常重要的書,一本都沒有!
我說的是人物傳記類。不夸張的說,這類書在孩子的閱讀書單里,占據(jù)很重要的地位。而且是從2歲開始就可以讀的,且年齡上不封頂。
先先后后在讀
"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
中國現(xiàn)代冰川學奠基人施雅風的故事
很多家長覺得傳記類孩子太小聽不懂,實際上我家倆娃也就是這個年齡開始的。對于他們來說,這類故事既新鮮又有趣,能讀到主人公的故事,能學到很多知識,還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這里我放上了昨晚我給3歲多后后講"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系列里醫(yī)學家林巧稚的故事。講的時候我開了手機的錄音按鈕,所以完全是現(xiàn)場純真實錄音,娃和我的互動都在里面。
大家可以點擊下方鏈接直接帶娃聽,小朋友們會特別喜歡聽這類互動性很強的音頻,大人也可以從中學到和娃溝通講故事的方法。
故事時長是半小時,這里放上的是開頭10分鐘。在整個30分鐘的音頻的最后,我也留出了給家長們發(fā)揮的空間,
另外還錄了一個可以直接給小朋友聽的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的故事。有畫面描述,有啟發(fā)提問,有文字朗讀,也有知識拓展和三觀引導!
整個故事講了40多分鐘,
分成了兩集,
這里放上第一集
這兩本書,就來自目前我看到的,無論文字和畫面都最符合我對兒童傳記類期待的,中國偉大人物傳記繪本——"共和國脊梁"科學家繪本叢書。
一共兩輯,每輯8本。讀下來特別振奮人心,還是不可多得的愛國教育好繪本。
劃重點!音頻說明!
給娃講故事,一定不是讀字這么簡單基礎。這兩本故事的音頻,整個團隊的小伙伴都聽過,表示價值非常高,而且大家的娃們都聽到停不下來。
我建議家長們一定要帶娃拿著繪本,跟著一起聽,這樣能直接學到方法!尤其是這類看起來不太好講的繪本,要怎么讀孩子才會喜歡,還能真正學到東西樹立積極三觀!
希望拿到剩下音頻部分的,找小助理領取哦。
想了解更多關于傳記類讀物,以及這套書的介紹說明、價值所在,請繼續(xù)往下看:
為什么傳記類如此重要?我們都知道,讀物分為兩大塊,虛構故事類(Fiction)和非虛構類(Nonfiction)。
相較大部分非虛構類的科普內容,很多娃會更傾向于虛構類故事性強的內容。但非虛構類,無論在未來學術進階上,還是深層閱讀和思考上,都必不可少。
所以讀傳記,是個特別好的切入點。
首先,都是人物故事,沒有不愛聽故事的孩子,尤其是這些真實存在的名人生平,孩子接觸起來沒有壓力。
其次,每一位值得用傳記來記錄的人物,背后都有一個行業(yè)、一類人群、甚至是一個時代的特點和背景,對于孩子們了解歷史人文,梳理世界觀,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換句話說,在讀傳記的時候,順便就會把歷史和社會、科學、人文也一起讀到了。除此之外,還會有不少日常孩子接觸不到的詞匯,這就是高質量的語言,也是深度閱讀的基礎。
同時,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能體會到人物當時的心境和狀態(tài),這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共情力有很大的作用。
這些能力,一方面能支持孩子進一步閱讀和學習,一方面能很好的構建他們的積極三觀,這些都是讓孩子未來能走更遠、且不走彎路的必要條件。
之前我也給大家推薦過《名人來了》,還有英文版的《普通人改變世界》,都很不錯,但全是國外的知名人物。
而對于我們中國孩子來說,了解中國、尤其是新中國的偉大人物,非常必要。我希望書籍出版方權威專業(yè)、文字優(yōu)美、畫風清新不夸張、資料詳實又有趣、三觀正,讀完能讓人真正感受到力量。這套"共和國脊梁"科學家叢書繪本,就完美符合我的全部要求。
這套書有多權威呢?它依托中國科協(xié)的“采集工程”,受到官方認可,并由知名院士、中國科協(xié)領導等組成顧問委員會,由“采集工程”學術團隊研究者擔任撰稿!
每一本還有每位科學家的秘書、家人或研究者來把關,確保內容權威,不夸大不偏離事實。比如,梁思禮的女兒梁紅;吳征鎰的秘書呂春朝;劉東生之女劉麗等等。
還有包括鐘南山在內的四位院士的真摯推薦!
鐘南山院士的題字
即使單就文字來說,整套書都非常巧妙,用對話和白描相結合,文學性強,但文字本身并不多,不會給孩子壓力。
同時,從這些科學家小時候、年輕時候的經(jīng)歷講起,非常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鳴??傊x下來,是一套既能讓孩子愛上科學,又能感受到人文力量的書。
這套書第一輯我們在去年給大家推薦過,第二輯是這個月剛出。我家倆娃愛不釋手,我也給他們講過N次,讀的時候自己也會被深深感動。
下面,我再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套讓我非常感動,并且愿意為之錄精講的書。
1孩子的學習榜樣 家長的育兒楷模
兩輯一共16位科學家,橫跨不同學科,均為中國科學事業(yè)的開拓者。他們和我們普通人一樣,小時候也有過調皮搗蛋,也愛做夢,長大后他們懷抱“救國興邦”的理想,在各自領域為新中國貢獻力量。他們是這個時代最酷的人,是當之無愧的“共和國脊梁”。
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從小就是個身壯如牛的“小牛犢”,他還有不小的牛脾氣。
為了新的研究興趣,居然寧愿放棄北京大學的學業(yè),重新考入清華物理系。
要知道,當年3000人報考清華物理系,全國錄取28人,最終僅僅畢業(yè)10人。
而且第一名就是錢三強的夫人何澤慧,第二名才是錢三強。
共和國脊梁系列的第一輯,我們就介紹了這位同樣偉大的中國“居里夫人”。
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他們父母開明的教育方式。
比如,錢三強的爸爸就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錢玄同。
兒子突然要退學換專業(yè),一般家長肯定會覺得不理智,錢玄同不但沒有阻攔,還給兒子題字“從牛到愛”。
一是為了勉勵兒子發(fā)揚屬牛的那股子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牛勁兒;二是希望兒子向牛頓、愛因斯坦學習。
這四個字飽含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愛和支持,讓錢三強戰(zhàn)勝一個個難題。
那副字直到多年后,還掛在錢三強的書房里,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銘。
《共和國脊梁》系列創(chuàng)作時,不僅找到了相關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從學科專業(yè)上進行把關,更關鍵的是尋找了科學家們的家屬、秘書,用生動的生活細節(jié)去還原他們的成長軌跡。
最終,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就是一位位有血有肉,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有成功也有失敗,有情懷也有性格的科學家們。
2 科普生動簡潔 插畫生動細膩
這套傳記繪本,不僅僅止步于科學家的生平介紹,還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他們的科研成果和行業(yè)相關的科學知識。
有些孩子不喜歡科學,一聽到科普就覺得肯定乏味枯燥,而且還聽不懂。
可是,如果是這樣的科普呢?
介紹什么是核動力:
作者把核潛艇比喻成游泳健將,而核動力就是這個“健將”強有力的心臟。
解釋大亞灣核電站為什么不會爆炸:
彭士祿說:“原子彈像酒精,用火一點就著;核電站卻像啤酒,怎么點也點不著?!?/span>
不僅文字生動簡潔,這套書圖畫也頗具質感,讓我們一下子穿越時空,回到了過去,回到了這些科學家們生活、奮斗的年代。
看,古香古色的廣州街道,報童、人力車夫還有報紙上澎湃之子被捕的新聞,一下就讓我們認識了這個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彭士祿。
看,一個小小孩用自制望遠鏡凝視星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就是從這里啟程。
長大后,他挑燈夜戰(zhàn),辛苦地工作但卻幸福和滿足。
看,中藥店里上百個抽屜,排列地井井有條,滿滿的中國味道。
誰能想到這會啟迪了一個科學家,讓他學會了把知識用“抽屜分類”的思維方式?
3 專家把關 科學嚴謹
這套繪本由嚴謹?shù)膶W術團隊+新銳的繪畫團隊+嚴謹?shù)膶徃鍒F隊歷時兩年,匠心打造而成。
因為叢書涉及到“孩子”與“科學”,編輯便采用了更為科學的方法,更為專業(yè)嚴謹?shù)膽B(tài)度。
叢書依托中國科協(xié)及“采集工程”,受到官方認可,“有勢可依,有力可借”。并由知名院士、中國科協(xié)領導等組成顧問委員會,由“采集工程”學術團隊研究者擔任撰稿,由資深繪者創(chuàng)作繪圖。
并且這套書是由這些科學家的家人、身邊近友來做內容審核的,確保真實性。同時,還有韓啟德、鐘南山、劉嘉麒、周忠和4位院士誠摯推薦。
每本書后面,都有科學家的個人小傳,進一步拓展了科學家的生平背景。
補充了那些文中沒有講到的信息,幫助孩子們了解更多關于科學家的故事和貢獻。這個我建議讀完繪本后,也再給孩子讀一讀。
還有科學家年譜,也幫小讀者們捋清科學家的生平。
然而,要講給孩子好科學家的故事,可并不容易。
本套書介紹的8位科學家涉及原子核物理學、量子化學、應用物理、光學、冰川學……等許多專業(yè)學科,一些專業(yè)詞匯無法避免。
為了不給孩子理解文本造成障礙,每本書后專門開設了詞匯園地欄目。
比如什么是光的折射?什么是地磁?什么是應用光學?
都盡量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向孩子解釋清楚。
想聽有聲故事,了解我國的科學發(fā)展進程的,還有封底的專屬二維碼。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