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啟發(fā)兩點
一、聞而得,不如求而得來之深固。
我的問題:自知是個不會提問的媽媽,如何提問題、還有如何提開放性問題?!
解決:取別人經(jīng)驗、看書學習?!(求指導)
二、不用滿足于單獨的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而是站在它們的肩膀上,個性定制獨一無二的深度閱讀
緩解了我的焦慮,第一個月人類主題讓自己很挫敗,一提問小朋友就回答不知道,焦慮同時反思問題出在哪?
1.老大中文閱讀量、時間都壓縮厲害,沒量的基礎上想質的改變基本不可能;
2.自己知識面窄,完全消化伴讀手冊后在和老大一起完成幾乎做不到,耗時又低效,伴讀手冊量力而行,得有取舍;
3.娃長期選書的柜子我疏于整理,一直都是英文繪本,沒有做調整,現(xiàn)在將每月主題書及相關的書換上,增加閱讀頻次。
【我的想法、計劃】
關于人體主題
人體主題圍繞著三個問題1.如何感知世界(五官感受世界);2.如何生活行動(各器官協(xié)調配合,最終傳遞給大腦);3.如何成長延續(xù)(出生、飲食健康、運動);
計劃
第一階段:
a、利用繪本、游戲傳遞五官功能,讓孩子了解認識事物,需通過多種感官接受信息、綜合識別和判斷事物。
形狀游戲、五官思維導圖、五官盒子猜物游戲(咖啡、毛絨玩具、水果、樂高等)聊聊去海邊的感受)童行公號相關視頻,引導小盆友關注各五官及感受。
b、傳遞各器官工作原理(結合現(xiàn)象輸入,如老大坐飛機耳鳴感受很不好,說再也不坐飛機,為什么會耳鳴;為什么會打噴嚏)
第二階段:
a、認識和熟悉自己的身體,引導孩子學會體會身體各部位的感受并表達出來。
b、讓身體有能量,引導女兒正常作息,吃飯睡覺運動能保證我們身體正常運作
c、戶外如何保護自己身體,地鐵、小區(qū)、公交車等日常生活中哪些標志是提醒我們有危險,要注意什么;
第三階段:
a、了解自己的消化系統(tǒng)如何處理食物;
b、身體需要什么,喜歡不喜歡什么,不健康的食物會給身體帶來影響,健康成長需要如何做
c、結合日常買零食的時候會和女兒看看食品成分和日期,哪些對身體有益或有害.
d、整理女兒和弟弟的出生到現(xiàn)在的照片對比,看看自己的成長和弟弟對比有什么一樣和你一樣的地方;
【我打算怎么做讓孩子“自然而然”地得到以下收獲,思考如何把伴讀手冊的內(nèi)容用合理的方式展現(xiàn)】
1、書本信息所得
《我聽到了酸黃瓜》了解五種基本感官,分別對應器官。眼睛可以看,鼻子可以聞,嘴巴可以嘗,耳朵可以聽,手能摸東西。
《嗨、身體各部位》了解身體各部分名稱及表達感受,身體的構造。
《肚子里有個火車站》了解各器官如何幫助我們消化吸收食物以及身體喜歡不喜歡什么。
《寶寶從哪里來》了解寶寶如何來的,寶寶的成長
2、思路所得
利用家中關于人體的書,提高閱讀頻次,在孩子關注的點上發(fā)散,把知識點散開在日常生活小事上來輸入,
3、理念所得
《我聽到了酸黃瓜》
使用一種感官來認知世界可能會出現(xiàn)偏差,為了避免這種偏差,我們需要動用五種感覺立體來感知世界;
眼見不一定為實(舉例)給女兒未拆封和已拆封放置了兩天的海苔,讓她說出感受及分別用什么器官感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