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4周歲,現(xiàn)在上小班。一個多月前的幾次事件,讓原本能夠在幼兒園安心睡午覺的他、安心等候外公和媽媽來接他的兒子,現(xiàn)在在幼兒園睡不好、一到下午接孩子時間如果不是前幾個接孩子的家長、他會傷心哭泣。
第一件事:一般下午都是外公接孩子回家,如果外公有事、就我接孩子回家。一個多月前的一天,外公出差,按計劃我去接孩子,但是因為工作原因我預計自己會遲到,所以本應該15:50接孩子,我在16:00給老師電話告知會16:30到園,拜托她和孩子說一聲。這是他上幼兒園以來,第一次被接那么晚,以至于教室里只有他和老師,他見到我來的那一刻質問我:媽媽,你為什么來的那么晚?帶著傷心的眼淚質問我。我解釋說:媽媽有很重要的話要和一個醫(yī)生說。所以媽媽來晚了。他似懂非懂。我問他:是不是只剩一個人感覺孤單?是不是怕媽媽不來接棟棟?他點點頭。走出校門的那一刻,他還嘀咕著:媽媽,你知道嗎,人家小朋友都走了,只剩我一個人。媽媽,你為什么來的那么晚?
第二件事:距第一件事發(fā)生后約十天,我16:00到達他們的教室,這時他們班級里又已經只剩他一個人了。他又哭地像一個小淚人似的。他問我:媽媽,你為什么來晚了?我告訴他:媽媽在考驗他,是不是一個男子漢?他馬上擦擦眼淚,說:但是我希望媽媽早點來接我。我告訴他:媽媽會盡量早來的!你看,還有很多家長進來接他們的孩子,你不是最后被媽媽接走的。我指著那些進入校園的家長,他看著。我不是故意遲到,但是確實希望兒子能夠堅強起來。
這兩件事情后,每天早上送他到幼兒園的路上,他都會不厭其煩地重復問:外公會早一點來接我嗎?是較早嗎?送到教室,臨走時兒子會提醒我:媽媽,早點回家哦!
國慶節(jié)后這種送幼兒園的提醒一天不落,并且,午睡開始出現(xiàn)了問題:睡不著的天數(shù)有所增多。我以為這是國慶節(jié)后的后遺癥,時間長了就好了。但是,我錯了。幼兒園的阿姨告訴我孩子睡覺不實,容易驚醒,醒后哭泣,說想媽媽。告訴我這個情況時,我的心像刀割一樣——我的兩次遲到竟然那么傷害了他本就脆弱的心。
我在自己有空的一天下午主動去接他,第一個站在教室的門口,看著他興奮、開心地沖到我的懷中。我告訴他:媽媽只要能夠早來,媽媽一定早來。媽媽、外公都最愛棟棟的,一定會早來接棟棟的。因為這次第一個來接孩子,兒子一度焦慮、不安的睡覺稍微好了一些。
但是……
第三件事:兩周前,我一個人帶孩子去上畫畫課。在他畫畫期間,我到外面溜達了一下,想買他早飯吃的面包。他需要上課一個小時,我在他上課半小時的時候回到教室,但是剛到門口就聽到他傷心的哭泣:你幫我找找我媽媽??匆娢易哌M門,他埋怨我:媽媽,你到那里去了?我告訴他去買面包了。他說:下次你等我出來,我們一起去買。我把哭泣的他送進了教室,沒過三分鐘,他出來看我。發(fā)現(xiàn)我沒有坐在他指定的椅子上非常不開心,拖著我坐在了那個椅子上,旁邊的一位爸爸說:你放心,我?guī)湍憧粗銒寢尅K@才安心進教室。回家的路上,我看他情緒穩(wěn)定了,我和他討論:媽媽能否在他畫畫的時候出去一下,媽媽剛才沒有告訴老師,媽媽做的不對。他說:不要出去,等我出來。我和媽媽一起買面包。
第四件事:一周前遇到外公又出差的一天,我早上盤算今天的工作,如果順利可以按時接他。但是不敢保證肯定順利;所以我吸取前幾次的教訓,我在送他上幼兒園的路上告訴他媽媽可能會晚到、做個堅強的孩子等媽媽來。他一下子慌了,眼淚刷刷流了下來,反復說:媽媽會晚到嗎?我告訴他可能會。但是我沒有意識到對孩子來說“可能會”就意味著“不會”,我還繼續(xù)說:媽媽可能會晚到,但是媽媽會盡量早到;如果會很晚,媽媽會讓外婆來接棟棟。孩子竟然馬上接話:那就讓外婆來接我吧。到了下午,我看自己肯定不能按時接他,只好電話外婆,請腿腳不便的外婆接孩子。
第五件事:昨天,上午音樂課。上課前他有些不情愿,他說:希望媽媽陪他一起上。我告訴他,媽媽在教室外看著他上課,上一會兒老師會通知媽媽進來和寶貝一起上課的。他乖乖地進去上課了。上課內容還算有吸引力,他雖然會屢次看我,但是也能跟著老師的指示。大概上了三分之二的課,我離開位置給他倒水,很快就聽到遠處穿了他找媽媽的哭聲。“媽媽你怎么不在了呢?”他傷心地問我。還好到了親子活動的時間,我們結束了音樂課。
第六件事:今天,周一,我接孩子。我雖然不是最早站在教室門口的家長,但是也是前五位。就是這樣,當我到的時候,兒子臉上已經掛著淚水。我問他:媽媽來晚了嗎?他說:嗯。天啊,難道只有第一個接才不晚嗎?哦,對了,今天是禮拜一,兒子禮拜一一直不太適應幼兒園。聽說他今天下午沒有午睡,我問他為什么,他說:我怕媽媽不來接我。我想媽媽來陪我。
這些日子送幼兒園的路上,兒子都會問:今天誰來接我?會早點來接我嗎?外公會不會騎得飛快來接我?每天晚飯后,原本會看好一集動畫片再由外公送回家,現(xiàn)在都是吃好晚飯馬上要求回自己家。
“早一點來接我”、“我怕最后來接我”、“我想媽媽”、反復回憶“媽媽你那次很晚很晚才來接我,為什么啊”……這些話讓我心情沉重,我的遲到、短暫離開竟然讓他情緒波動那么大?
我該怎么辦?我仿佛失去了孩子對我的信任一樣,并造成了他嚴重的不安全感。
我應該怎么和孩子解釋,我又該做些什么,讓孩子能夠擺脫這樣不安和焦慮?
請媽媽們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