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學習型父母,方法在這里

2015
2017-8-27 15:53 原創(chuàng) · 圖片2

曾經(jīng)的我在追求一年100本書的路上努力前行,所有的自由時間都在看書,瘋狂追求那個數(shù)字的飛躍,到年底發(fā)現(xiàn),很多書我只記住了書名和封面。


曾經(jīng)有個觀點說你讀過的書和你吃過的飯一樣,都會成為身體的一部分。我不這么認為,沒有經(jīng)過思考內(nèi)化的知識,只是紙張上的文字,而非我們頭腦中的知識。

做學習型的父母,算是最近的各種父母提案中接受度比較高的一種,大家總是希望被正面認可的,即使一年看不完一本書,也希望做一個學習型父母。

而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來說,學習如何學習比學習具體知識更為迫切,與其囤課、囤書,不如先學好如何學習。

讀書不要去追求量的飛躍,更多的時候應該來進行思考、寫讀書筆記、內(nèi)化為自己能夠理解和接受的知識體系。

1

學習的好方法

根據(jù)問題找書


當需要解決哪些問題時,去尋找與之相關的書籍來閱讀,找尋出答案??赡苁且槐緯部赡苁荖本書中的一部分章節(jié),在有針對性的閱讀中,我們會更多地思考,而不是單純地看。

打破習慣性防衛(wèi)


在對方出現(xiàn)其他觀點時,第一反應不要拒絕和反駁,傾聽一下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他人對觀點的反對并不代表對你個人的不尊重。需要將“我”和“我的觀點”區(qū)分開。


喬布斯生前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我特別喜歡和聰明人在一起工作,因為最大的好處是不用考了他們的尊嚴?!彪y道是聰明人沒有尊嚴嗎?不是,是聰明人知道尊嚴不是在別人反駁自己的時候維護面子。真正的尊嚴是發(fā)現(xiàn)改進和成長的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以慢為快


把80%的時間花在20%的重要問題上,打通知識阻礙。努力的方向應該是花大力氣打通那些知識阻礙,而不是追求看似很花哨的新方法。
學習書山有路勤為徑,我們從小就學會的道理,卻被我們深深遺忘。

2

提升學習能力的方法

反思

寫反思日記;

把生活案例化而非記流水賬,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中去反思和成長;

從小事反思,深入思考。

以教為學

比如寫公眾號、在朋友圈分享讀書心得、和媽媽們分享育兒心得。有時候自己了解了80%,當給別人講的時候也許就只能表達出60%,別人聽到的只有40%,所以如果希望別人能接收80%,自己必須有150%的內(nèi)容。更加督促自己去學習、去反思、去自我懷疑,提升學習效果。

刻意練習

并不是“1萬小時天才定律”,而是突破基本核心知識、將核心知識擴大成更大的單元、在各知識能力之間構建認知框架。改變我們的思考過程。

3

持續(xù)提升學習能力的技巧

記錄

福爾摩斯說:你只是在看,而不是觀察;同理,你只是在寫,而不是記錄。如實記錄事情發(fā)展的過程并主動思考,挖掘看得見的事情背后看不見的關系。

定期回顧:每周、每月、每年、五年以上


通過回顧來審視問題解決思路、檢視基本思維方式、探尋發(fā)展規(guī)律。幫自己找回憶,在回憶中思考,而非忘記,同樣是在經(jīng)驗中成長。

付費購買

與囤課不同,這里的付費購買是指買書和買時間。

關于買書的一個新觀點,并不是要把每本書讀完,而是在需要的時候能及時查詢到所要的信息,比如最近想做一個關于“節(jié)氣”的主題文章,隨手就找出之前買的幾套相關書籍閱讀參考,雖然當時買回來后沒有讀完,但是現(xiàn)在的價值已經(jīng)值回買書成本了。

而買時間就是把自己有限的24小時花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面。比如作為全職媽媽的我覺得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和讀書,于是會把家里的衛(wèi)生工作交給鐘點工完成。

4

今天的內(nèi)容為讀書筆記,成甲老師的書《好好學習》。

去年的我以追求讀書數(shù)量為目標,什么書都讀;今年上半年在健康管理師考試的影響下,以健康和育兒方面為主;通過這本書的學習,對自己接下來的學習有了更明確的方向。

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遇到一個朋友也分享看了本書之后的改變,和我自己的讀書筆記角度完全不一樣,所謂“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作為彩蛋分享給大家。


回應5 舉報
贊4
收藏7
8年前
學習型,追求的不是數(shù)量,而是質(zhì)量
8年前
共勉,一起努力!
8年前
Samekoojoy 共勉,一起努力!
加油加油!
8年前
丟丟媽媽 學習型,追求的不是數(shù)量,而是質(zhì)量
對呀,一定要注意質(zhì)量
8年前
謝謝分享,質(zhì)量,量變?yōu)橘|(zhì)變
發(fā)布

推薦閱讀

雙姍
雙姍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