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簡單中發(fā)掘不簡單——和孩子來一場腦洞大開的花式閱讀吧

2016-7-7 23:14 原創(chuàng) · 圖片1

認識小花生時間不長,但是收貨頗豐,很多家長都分享了優(yōu)質的繪本、圖書。教育確實是一場投資,有時我不禁反省,為什么買的書越來越多,越來越貴,而孩子的進步卻與我預期的相去甚遠。

孩子尚在肚中,我就給他念書,因為我和娃爹的職業(yè)關系,大都念弟子規(guī),念湯頭歌,雖然嬰兒啥也不懂,但總比跟他胡說八道強。眼看馬兒就要3歲了,我買過的書便宜如平均每本2塊多的《小小孩系列》,最貴的是一套百來塊4本的觸摸書。今天我反思,可能我跟孩子從中獲益最多的就是2元一本的書,關鍵在于你是怎么閱讀的。

我們以《拔蘿卜》這個故事為例

這個故事真是簡單到沒朋友,內容不必贅述,來看看我和兒子是怎么開腦洞的吧。

反復讀了幾次,孩子對故事梗概已經了如指掌,但是依然纏著我讀這個故事,反反復復,直到現在,每晚睡前必讀。我自己也覺得煩了、累了,這樣重復有什么意思?,但是小朋友就是對它情有獨鐘。怎么辦?開……腦……洞?。?/p>

初級階段——讓孩子“填空”,目的:培養(yǎng)語言能力。

我讀故事,讀到某些地方就停下來,讓孩子“填空”,母子合作,最終講完整個故事。例如:我讀到:“老公公每天都給蘿卜……”就停下來,孩子接道:“澆水、施肥、除草、捉蟲”。

關鍵點:一定要讓孩子參與閱讀,而不是一味聽故事,這也是為今后孩子可以自己講故事做準備。

小貼士:故事本身很簡單,語言不夠豐富,家長盡管繪聲繪色的“添油加醋”,充實的故事,聲情并茂的講解,小孩才會被吸引,變得專注。

中級階段——讓孩子學會觀察,目的:細節(jié)培養(yǎng)。

給孩子讀故事,最忌完成任務性質的。我一般讀之前都會跟孩子說,你要好好聽哦,聽完媽媽可是要提問的,答對了,媽媽才會給你讀新故事或出去玩之類的。這樣“利誘”之下,孩子就更認真一點。

我提的問題簡單如:現在有幾個人在拔蘿卜?。空l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蘿卜有沒有拔出來之類。老公公有沒有胡子,什么顏色的?

這個沒什么關鍵點和小貼士,我就說一點——意外押題成功。這個故事帶給我和孩子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幼兒園面試時,20個小朋友圍坐一圈,老師就用的這個故事考孩子:他們在干什么,幾個人啊,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等。幸虧平時我們母子倆腦洞開的大,這些問題絕對的小菜一碟。當其他小朋友告訴老師,老師手里拿的是書時,我兒子立即糾正說:不對,是一本書,拔蘿卜的書。自然收獲老師和其他家長的側目,也讓我小得意了一下。

高級階段——任孩子“想象”,目的:培養(yǎng)聯(lián)想及想象能力。

再好的故事,反反復復也容易形成思維定式,這其實并不利于兒童潛能開發(fā)。還是《拔蘿卜》有一次,我和馬兒講故事的時候,他說了一個故事里沒有的動物——大象,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就逗他,為什么要找大象來幫忙?他說,大象鼻子長,力氣大,一拔就拔出來了。當下我覺得這孩子太棒了。

后來,每次讀這個故事,我都會給他設置一些難題,比如,蘿卜地里不僅有蟲,還有老鼠,應該怎么辦。比如,去喊小花狗的時候,小花狗正在打架,應該怎么辦。比如在說到喊小狗來幫忙時,馬兒不僅學狗叫,還會拽著我真的用力往外拔,然后自己腦補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來幫忙拔蘿卜的畫面,我們就這樣一起編故事,有時編的很搞笑,比如原來故事里除了小貓,小狗,小老鼠,并沒有其他動物出現,我就增加了小青蛙,小老虎這些角色,讓孩子模仿叫聲,行為動作,這是鍛煉孩子應變能力。有時我們也“互換”,讓孩子給我出題。

關鍵點:不要限制孩子的想象,孩子三歲前語言表達能力弱,有時一句話,一個意思,他不能流利的表達,或詞不達意,家長千萬不要打斷他,替他說,一定要耐心的等他自己說,這是個過程,急不得。

小貼士:孩子容易收外界影響,如果他的聯(lián)想中出現違反常理的內容,比如打架,浪費等,家長要適時,技巧的糾正。

無極階段——角色扮演,目的:身臨其境,親子關系的培養(yǎng)。

角色扮演時,我讓孩子自己挑,比如他挑了老公公,我們就演澆水、施肥、除草、捉蟲,他演時,我總愛挑刺,“挑水你不累啊,累了是怎樣的?”,兒子就故意大聲喘氣;他演找人幫忙時,我說“你找我?guī)兔Γ瑧撓惹瞄T啊”,他假裝敲了門,我又告訴他請人幫忙要用“請”“謝謝”等詞語。最搞笑的是兒子跟我這樣演的多了,有時也會瞎演,各種橋段,演成小品的節(jié)奏,但是很有意思,我們甚至把《拔蘿卜》跟《小貓釣魚》進行糅合,劇情大概是:小花貓拔蘿卜時不專心,一會兒捉蝴蝶,一會兒捉蜻蜓,小花狗就教育他了,最后大家不僅拔出了蘿卜還釣到魚,最終煮了一頓蘿卜鯽魚湯,有意思吧。美中不足的是娃爸工作太忙,沒能參與我們的表演。試想,若能一家三口一起在游戲中學習這畫面該多好。

結語

諸如《拔蘿卜》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歷經多年,經久不衰,每一代人都從閱讀中得到不同的收獲。這些簡單到沒朋友的故事之所以能成為經典,除了其中蘊含的大道理外,也許還需要父母做個有心人,引導孩子閱讀故事,體會故事,延伸故事。就是不要讓閱讀僅僅只是閱讀。

所以腦洞開的大一點又有何妨呢


回應26 舉報
贊13
收藏8
9年前
這是你昨天碼的?
9年前
碼完論文后碼的這個
9年前
閱讀后的延伸,很??。
9年前
真的好厲害。
9年前
真心的,書不追求數量和價格,讀精了就很棒了
9年前
學習了
9年前
這是把薄書讀厚的好方法。在平時的親子閱讀當中,我和童童也會這樣玩,孩子非常喜歡。學習了!
9年前
個人覺得,媽媽的方法確實不錯。不過也可以挑一些更好的經典繪本給它,那里的世界更大更美哦??
9年前
學習了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寧靜的馬兒
寧靜的馬兒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