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因為悠悠學習的時候走神被我批評,她情緒很激動地哭了一場。我也被她一談到學習就開始拖拖拉拉哭哭啼啼的狀態(tài)給弄得很抓狂,狠狠地訓了她一通,母女倆都在很郁悶的狀態(tài)下僵持了快一個小時。最后悠悠還是很不情愿地完成了學習,但是前后時間拖拉超過2個小時,一個晚上的時間又泡湯了。
她上床之后我自己漸漸冷靜下來,也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最近心態(tài)好像有點兒失衡,看到周圍的孩子每天的固定學習量,特別是見到幾個比悠悠小很多的孩子識字量還比她大得多時,自己心態(tài)開始急躁了。于是每天晚上都忙著盯著她學習。只要看到她有一點兒空閑時間,就要跟她約定再玩幾分鐘就要學習了。她心里其實是很不情愿的,但是又沒有辦法反抗,所以就用消極學習來抗議。而我的脾氣又比較急,看到她這樣的狀態(tài)就忍不住要提醒和批評,給她造成了更大的壓力,所以動不動就哭,覺得自己委屈。然后我看到她哭就更著急和生氣,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這樣的狀態(tài)和我的初衷其實是完全背道而馳的。我最初讓她學英語也只是希望今后有機會走體制外的路線,不要再去體驗體制內的“水深火熱”,希望她有更多機會參加課外活動,有更多的自由時間。但是隨著學習的推進,我自己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希望她什么都能夠學一點兒,什么都不能太落后,看到別的孩子比她強的地方就盯著她要去加強。以至于她現(xiàn)在幼兒園中班就沒有自己的自由活動玩耍時間了,想到這一點兒之后我很驚心。冷靜下來之后給自己再次明確了方向:幼兒園時期還是以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為主,學習習慣的建立是第二位的,鼓勵為主,不再強迫。另外目前每天的學習量還是要減量,不要企圖語數(shù)外一起上,一起抓。
想通了以后,昨天晚上開始實施。整個晚上基本以運動項目為主,一節(jié)芭蕾課,一個小時游泳。晚上回到家已經(jīng)是9點左右了,讓悠悠自己選擇是玩一會兒還是聽我講故事。悠悠選擇了聽我講故事,我講了一個中文故事之后,悠悠主動給我讀了一個中文故事。因為心態(tài)和緩,她遇到不會讀的字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著急了,還算順利地讀完了一本。
我以后要經(jīng)常把自己寫的這段話翻出來看看提醒自己,希望自己在育兒的道路上能始終保持一顆不焦不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