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及我的孩子,是沒有福氣得到這樣的素質(zhì)教育。我們只是一代又一代地期盼,期盼我們的后輩,能擁有真正的素質(zhì)教育。
——————————我是傷心的分割線———————————
我對于“素質(zhì)教育”這個詞兒,一直不甚了解,直到看到1934年度的《淮安新安小學第六年計劃大綱》后,才若有所悟。
這所小學是按照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思想來辦學的,由陶行知的弟子汪達之創(chuàng)辦。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合一。陶行知認為,從前的教育是“讀死書,讀書死。舍書本外無教育,所以造成許許多多‘書呆子’?,F(xiàn)在要從整個生活出發(fā),過整個生活,受整個的教育”。
這份《大綱》分4部分:經(jīng)費、生活、環(huán)境、口號。其中吸引我的是最有特色的“生活”部分。此部分有5項“生活目標”:健康的體魄;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趣;生產(chǎn)的技能;自由、平等、互助的精神。為了保證這5項目標的切實貫徹,大綱又詳細制定了“生活的方法”,下分“個人生活”和“團體生活”。
前者共29項,其中前6項是這樣的:1. 每天做一次運動。2. 每天做一次整潔。3. 每天寫一篇日記。4. 每天喝開水5大碗和豆?jié){1大碗。5. 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時。6. 每天看本埠和外埠報紙各一份。其中沒有提每天要做多少功課。我看到第五條“每天大便一次”時忍不住笑出來,笑罷又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說完了每天要做的事,接下來是每年要做的事:7. 每年種痘一次。8. 每年洗澡約80次到100次。9. 每年和國內(nèi)外小朋友通信12封。
可以看出,制定者很注意身心的平衡,同時也為了便于操作把每條內(nèi)容都“數(shù)字化”了。
《大綱》在規(guī)定了每個學生“每天”和“每年”要做的事之后,進一步擴大到人對環(huán)境的認識上:15. 要認識環(huán)境中最易見的動植物各10種以上,并且要觀察一種以上的生長過程及與人類的關系。16. 要認識每晚容易看見的恒星和行星12顆以上,并能懂得風云雨露等自然現(xiàn)象的成因以及和人生的關系。17. 能欣賞名歌、名畫和自然風景。
我看到第十六條時忽然心生敬意,我到現(xiàn)在還不認識一顆星星,總要靠別人的指點才能分辨哪顆是北斗星,哪顆是牛郎星或織女星。
此外還有幾條頗具體的要求,如會唱12首新歌,會一種樂器,會制作科學玩具及動植礦物標本各10種以上等等。
而最后3條既實在又頗有意味:27. 會運用10種以上的普通藥品。28. 要認識社會生活,并選擇一種構(gòu)成社會生活之基本的工人生活,如,瓦匠、木匠、鐵匠的生活,詳細觀察并記載,作為研究社會科學的基礎。29. 要學會游泳和撐船。
此外,在“團體生活”部分,也有一些值得回味的內(nèi)容,如“每日輪流做主席和記錄”“每日輪流燒飯和抬水”“每年長途旅行一次”等。
看到這里,我不禁想:一個七八歲的孩子,進了這樣一所學校,經(jīng)過五六年的教育熏陶,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呢?
(摘自《金羊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