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繪本界里,有這樣一條蟲子,紅腦殼,綠身子,從這個國家爬到那個國家,"爬"進無數(shù)孩子的心里,這就是好餓的毛毛蟲。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好餓的毛毛蟲》)是繪本大師卡爾爺爺?shù)牡靡庵?。講的是一條毛毛蟲從一個蛋孵出,不停地餓,不停地吃,最終變成蝴蝶的故事。
第一次給Eric讀這本書時,十三個月的他表現(xiàn)出很大的興趣,趣味的洞洞和色彩鮮艷的拼貼畫風(fēng),一下子吸引了他。配套的毛絨絨的毛毛蟲玩偶更是讓他愛不釋手。愛好手工的媽媽在陪伴Eric讀了幾個月的《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后,做起了不織布手工,想以此來配合毛絨玩偶,給親子閱讀來點不一樣的體會。
當(dāng)毛毛蟲吃的水果:蘋果,梨,李子,草莓,橙子和其他食物:巧克力蛋糕,蛋卷冰淇淋,酸黃瓜,瑞士奶酪,薩拉米香腸,棒棒糖,香腸,杯形蛋糕,櫻桃派和西瓜都從繪本里變出來該有多好玩呢!本文分享艾瑞克媽媽的手工制作和親子閱讀的樂趣,另外還有從外網(wǎng)下載的超精美的毛毛蟲PDF 學(xué)習(xí)資料送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大家的親子閱讀。
繪本欣賞
先來感受下原版繪本的精彩吧:
On Monday, he ate through one apple,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Tuesday , he ate through two pears,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Wednesday, he ate through three plums,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Thursday, he ate through four strawberries,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On Friday, he ate through five oranges, but he was still hungry.
星期一,它吃了一個蘋果,它還是覺得餓。
星期二,它吃了兩個梨子,它還是覺得餓。
星期三,它吃了三顆梅子,它還是覺得餓。
星期四,它吃了四個草莓,它還是覺得餓。
星期五,它吃了五個橘子,它還是覺得餓。
On Saturday,he ate through one piece of chocolate cake, one ice-cream cone, one pickle, one slice of Swiss cheese, one slice of salami, one lollipop, one piece of cherry pie, one sausage, one cupcake and one slice of watermelon. That night, he has got a stomachache.
星期六,他啃穿了一塊巧克力蛋糕,一個冰淇淋蛋筒,一條酸黃瓜,一片瑞士奶酪,一截薩拉米香腸,一根棒棒糖,一角櫻桃餡餅,一段紅腸,一只杯形蛋糕,還有一塊甜西瓜。 到了晚上,他就胃痛起
手工制作
首先以pickle(酸黃瓜)為例,介紹不織布手工的制作過程:
1. 選擇綠色的不織布,在不織布上用水消筆畫出酸黃瓜圖形-兩片主體,兩片莖部半圓形和根。
2. 裁剪出形狀,備用。
3. 在兩片主體正面分別用回針縫繡出酸黃瓜的紋絡(luò)。
4. 用綠色線將兩片主體用鎖邊縫縫合,留出返口,塞棉直至材料看起來飽和。
5. 將一片半圓形和一片條形材料用回針縫縫合,重復(fù)同樣步驟,再將兩片材料(兩片連接在一起的半圓形和條形)重合用鎖邊縫縫合。
6. 將步驟4材料塞進主體邊,用鎖邊縫縫合。最后大功告成!
Process of Sewing One Pickle
另附一張制作過程圖,奶酪和櫻桃派上面這些小點點小圓圓可挑戰(zhàn)視力和耐力了!
Process of DIY
然后毛毛蟲吃的水果來啦!
Fruit of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接著一發(fā)不可收拾的作品來啦!
This reading mama is crazy.
然后成品匯集圖來了!噹噹噹!有沒有被驚艷到!在小花生上被稱贊專業(yè)級手工,捂嘴偷笑。
Food of《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和繪本原型對比圖
Handwork VS Picture
閱讀體驗
Eric's reading, using mummy's handwork.
親子閱讀小游戲
Match game. 在閱讀過程中我會和Eric 邊讀邊拿著不織布道具比對。通常是我讀到哪個單詞,他就把對應(yīng)的不織布食物拿出來,有時我會和他一起放到繪本上,然后兩人滿足地來個high five(擊掌)。
What's missing? 一次準(zhǔn)備三四個不織布食物,先復(fù)習(xí)每個食物的名稱,然后快速拿走其中一個,讓孩子猜不見的是什么。這個游戲很好玩,每次都可以玩很久。在游戲中,孩子體會到成就感和趣味。Eric會很大聲地讀出英文,又期待又興奮。不過,一開始玩這個游戲,他經(jīng)常只是想要從我手中去搶回道具,有時還會淘氣地把不織布塞到嘴巴里。讓人哭笑不得。需要提醒的是,一次不要用上所有的道具,孩子經(jīng)常完成不了指令會容易失去參與游戲的興趣喔!
經(jīng)常使用到的句子:What's missing?
What's in my hand?
What can you see?
Is it a/an …?
3. Role play. 小孩最想做的就是像毛毛蟲一樣 吃掉食物!有時,在閱讀的時候我們在周圍擺上所有不織布道具,Eric 手握毛毛蟲,扮演起毛毛蟲,當(dāng)我讀到毛毛蟲吃掉一種食物時,他就拿起毛毛蟲找到對應(yīng)的不織布道具,做出毛毛蟲吃掉食物的動作。他可能真的覺得自己是毛毛蟲,常常特別嗨,還大叫。
4. Let count. 拿不織布水果來數(shù)數(shù),可要比數(shù)書上的水果有趣多啦!我會說The caterpillar ate through one/two/three/four/five oranges. 此時,Eric則需要數(shù)出對應(yīng)數(shù)字的橙子。兩歲不到的他還是經(jīng)常能數(shù)對的。哈哈。
我們還一起玩了很多游戲,基本在上文四個游戲變過來,換湯不換藥。游戲嘛,寓學(xué)于樂。除了親子閱讀的時`候,平時這些手工道具也是Eric 的玩具,常常自己玩得不亦樂乎。
艾瑞克媽媽的嘮叨
對于一名熱愛少兒英語教育的老師來說,設(shè)計游戲制作卡片什么的自然難不倒我。把繪本里的圖案用不織布材料做出來卻是我第一次去嘗試的事情。孩子總是帶給媽媽神奇的力量去做一切有意義的事。經(jīng)過一遍遍閱讀,Eric對毛毛蟲吃的食物已是如數(shù)家珍。同樣,我今天寫這篇文也不需要拿出繪本來,對全書的內(nèi)容早已爛若披掌。我們常說的,在潛移默化中習(xí)得語言,也是這樣。
在閱讀《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之前,即便學(xué)了十幾年英語,我也不清楚salami究竟是什么樣子,做了手工以后,印象更加深刻了。并且,書中科普了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自然現(xiàn)象,閱讀之后,我也可以用簡單生動的語言來描述這一自然現(xiàn)象。繪本里,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感覺真好!
貼心的艾瑞克媽媽還為大家準(zhǔn)備了好多超清精美的外網(wǎng)免費打印資料,請在公眾號回復(fù)"毛毛蟲"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