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當然會 。
因為學校教育僅僅是提供給我們的一種商品或者福利品而已。它不可能也無必要無縫貼合每個人每個家庭的需求。只要能賣得好,商品就不必調(diào)整;只要民怨在可控范圍內(nèi),福利品就無需改變。甚至,福利品必須體現(xiàn)公平,也就是說,滿足大多數(shù)人的要求。
當你的進步速度和學校設定的進步速度存在差異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不匹配的情況,因而造成了負面影響。但是這并不等于,你完全不超前學習,你的速度就恰好和學校的設定相同。因為任何才能在人群中都是正態(tài)分布而不是均勻分布的。
對于某些方面本身學習速度更快的孩子來說,哪怕不超前學習,他同樣會認為上課講的東西簡單。老師第一天講過他已經(jīng)會了,剩下四天老師在不斷重復教給其他孩子,你覺得他還愿意繼續(xù)聽么?
超前學習,孩子可能會認為上課不用聽了,可能會養(yǎng)成上課不聽講的習慣。但是不超前學習,孩子可能還是會認為上課有80%不用聽,同時還不用額外努力,從而可能養(yǎng)成凡事不努力的習慣。你更愿意接受哪種?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我寧愿選前者,學到更多,然后通過誘導、說服、哄騙、獎懲——防止他養(yǎng)成不聽課的習慣。
更何況,不去聽無聊的課,似乎,也并不是一件多壞的事。因為在超前學習的時候,他在努力聽超前學習的課呀!
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超前學習有利無弊。它只是在學校與學生不匹配的時候,不得不做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