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閩
2017
發(fā)布于 2022-08-08
每天應該也沒有一小時吧,就是保持了閱讀的習慣,每天的輸入時間也不算太短。應該說,四五年下來,孩子的認識中至少閱讀是生活里蠻重要的一個部分?慢慢長大一些,感覺她能接受的閱讀類型也總算豐富起來?!谖壹倚℃さ那闆r里,就是那種一開始聽兩句就跑的小朋友,一歲以后看到英語書就扔,三四歲對大部分科普書還是完全不感興趣,直接說不好看、不要看。到了五歲,愿意學一點英語,能聽一些非虛構的書,也是一種可喜的改變吧。
大體情況如上述。平時其實幾乎沒參與過小花生的什么話題,為什么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說兩句呢?就是非常想說,目前來看,堅持閱讀沒看出什么特別的“效果”…… 以及,我們在這里討論的,想要的“效果”,究竟是什么呢??
捫心自問的話,我最終希望自己的孩子任何時候都喜愛閱讀,時常從讀書中獲得力量和智慧;直接效果上,希望她有更好的理解和表達能力,對這個世界和他人有更多層次的理解。理解能力上,我個人覺得娃還是不錯的,但也未必能說就是堅持閱讀的“成果”?表達上,當然她語言邏輯還可以,但是在不小的閱讀量的基礎上,疊加了一點點app識字課,小妞對字形的敏感度仍舊相當?shù)?,識字量相比同齡人真是可以忽略……此外,旁聽她的幼兒園直播課時,也有好幾次讓我默默地深受挫敗……比如不能很完美地領會老師的“考點”,仿寫出形容詞/擬聲詞+名詞的描繪夏日的短詩句。班上有些同學就能做到,猜測可能是語言敏感,或者上過課外語文培訓,做過針對性的練習?總之沒有特別感受到閱讀方面的耕耘,有很讓人驚喜的成果吧……
或許我們的親子閱讀的規(guī)劃和策略,是有不少可以提升的地方。但總體上覺得自己也盡力了。過程是比較愉快而自然的,效果目前而言還是不大可見的。
回應1 舉報
贊5
收藏1
1年前
留個言,似乎跟我家情況類似,共鳴下
發(fā)布

推薦閱讀

每天堅持讀書一小時,成果非??捎^哦!
比如這個暑假,我們就是每天晚上堅持讀書一小時左右,截止到上周末,已經(jīng)完成費孝通的《鄉(xiāng)土中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朱光潛的《談美》。目前開始讀李娟的春牧場,打算讀10篇,然后再讀王開嶺的《古典之殤》,計劃6篇,再然后讀讀小說,選的是世界文學雜志出品的《小說中的小說》,長篇來不及,讀點短中篇?!犊茖W技是美麗的》也在計劃中,希望開學前能讀幾篇。另外,我們每天的讀書項目中,除主書,還會安排讀一至兩篇作文或者雜文。
17 17 13
10歲
想法
娃長這么大,做的最對的事,就是堅持閱讀。
有段時間是用花生記錄,慢慢的,也不去記錄了,因為娃養(yǎng)成了熱愛閱讀的好習慣,這個好習慣著實是好。

①娃的見識增長了,好多事沒講他就懂,問他,說是從書上看的;
②不知不覺認識了幾千個字,現(xiàn)在跟成人的識字量幾乎持平;
③語文不用怎么做練習,大部分就都會做;
④數(shù)學題從來不用別人讀題。
5 1 8
10歲
想法
不怕慢,就怕站 每天閱讀一小時,接近4歲到接近5歲,英語啟蒙聽力、閱讀從零基礎到初章/中章。
每天晨讀半小時,一年,小古文可學習200-300篇+古詩詞背誦300首。
學習生涯十幾二十年,這是馬拉松,不是百米跑,不用爆發(fā)力,要耐力。每天閱讀一小時,長時間積累下來,非??捎^的閱讀量。
說到閱讀量,按照我家目前速度,一小時,1-1.5章節(jié)書,或150-200頁的中文書。這一年下來,幾個人等高?
7 4 1
7歲
想法
如果沒人陪沒人玩的時候,能自己主動拿起書看,不再是那個無時無刻都需要陪伴的小孩了…
看完新書新故事,哪怕是RAZ,不單能復述,能講出故事的寓意,經(jīng)常會說“給了……啟發(fā)”…
如果沒有疫情,可能也不會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啟蒙,啟蒙兩年多,收獲不少…


沒做過這種定量的實驗,也沒精確地計算過每天的閱讀時間,
對我娃而言,閱讀不是一件需要“堅持”的事,而是一件愉悅自己的事。
有些天閱讀的時間長,有些天閱讀的時間短。
至于變化和收獲,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得看從哪個角度來說,參照對象是什么,討論的目的是什么……
10歲
想法
每天閱讀一小時會帶來很多積極效果。

從知識積累方面來說,長期堅持能收獲大量知識。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無論是文學、歷史、科學還是其他領域,都能拓寬視野。例如閱讀歷史書能了解不同時期的事件和文化,閱讀科普書籍可以學習自然科學知識。

在語言能力提升上,能夠增強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接觸到豐富的詞匯、多樣的句式,有助于提高閱讀理解和寫作水平。比如經(jīng)常閱讀經(jīng)典文學作品,能學習其中細膩的描寫手法。

從思維能力培養(yǎng)來講,有助于鍛煉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比如閱讀推理小說可以培養(yǎng)邏輯推理...
12歲
想法
古人說,“一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確為良言。讀書其實面臨兩個問題,一個是讀書時間,另一個是讀什么書。我認為后者比前者更重要。讀書時間如果緊張,哪怕每天讀半個小時也可以,書卻一定要選好書。好書的定義很廣泛,不可一概而論,舉凡對人生富有建設意義的書,都可以。我讀書很雜,文學的、歷史的、心理學的、社會學的、中醫(yī)的、養(yǎng)生保健的,可以說不是特別偏理工科的,都有所涉獵。二十余年下來,不僅是知識量大增,人的氣質有著很大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心胸、眼界都更開闊,現(xiàn)在雖年過四十,卻越來越喜歡更...
2 1 2
9歲
想法
收獲 4歲半時,每天堅持讀巜學前快讀600字》,到5歲半讀完,識字量700+。
然后開始指讀繪本,橋梁書。6歲開始自主閱讀。
6歲又開始朗讀《日有所誦》一,二年級。有拼音的版本。讀完識字量大概1300左右。
可以自讀《湯小團》注音版。
現(xiàn)在巜75+80》朗讀快結束了,讀熟了160+首詩。
還混了一個運動耳機,感謝小花生?。。?!
7歲
想法
熱愛生活,懂得感恩 讀書,就像吃飯睡覺,慢慢變成了娃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慢慢地有些東西就像種子一樣會無聲無息地不知道什么時候就種在她心里了。

最近,她明顯變得體貼、寬容,懂得共情,明白同理心,比如她看到嬰兒車里的小寶寶會問我:“媽媽,我也是從這么小一丟丟長這么大的嗎,把我養(yǎng)這么大你一定很辛苦吧,你真不容易,我以后會更加聽你的話……”

閱讀會在無意識中教會孩子愛的能力,學會愛自己,學會愛父母,學會愛生活。。。

10歲
14歲
想法
給平均數(shù)拖后腿 我家妹妹是中文閱讀達不到一天一小時的。每天半小時,勉勉強強吧
閱讀量:2023年400萬字,2024年是200多萬字,25年第一季度大概90萬字
這個就順其自然吧,不勉強。還是優(yōu)先保奧數(shù)英語,閱讀量不能直接反應到語文成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