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應該也沒有一小時吧,就是保持了閱讀的習慣,每天的輸入時間也不算太短。應該說,四五年下來,孩子的認識中至少閱讀是生活里蠻重要的一個部分?慢慢長大一些,感覺她能接受的閱讀類型也總算豐富起來?!谖壹倚℃さ那闆r里,就是那種一開始聽兩句就跑的小朋友,一歲以后看到英語書就扔,三四歲對大部分科普書還是完全不感興趣,直接說不好看、不要看。到了五歲,愿意學一點英語,能聽一些非虛構的書,也是一種可喜的改變吧。
大體情況如上述。平時其實幾乎沒參與過小花生的什么話題,為什么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說兩句呢?就是非常想說,目前來看,堅持閱讀沒看出什么特別的“效果”…… 以及,我們在這里討論的,想要的“效果”,究竟是什么呢??
捫心自問的話,我最終希望自己的孩子任何時候都喜愛閱讀,時常從讀書中獲得力量和智慧;直接效果上,希望她有更好的理解和表達能力,對這個世界和他人有更多層次的理解。理解能力上,我個人覺得娃還是不錯的,但也未必能說就是堅持閱讀的“成果”?表達上,當然她語言邏輯還可以,但是在不小的閱讀量的基礎上,疊加了一點點app識字課,小妞對字形的敏感度仍舊相當?shù)?,識字量相比同齡人真是可以忽略……此外,旁聽她的幼兒園直播課時,也有好幾次讓我默默地深受挫敗……比如不能很完美地領會老師的“考點”,仿寫出形容詞/擬聲詞+名詞的描繪夏日的短詩句。班上有些同學就能做到,猜測可能是語言敏感,或者上過課外語文培訓,做過針對性的練習?總之沒有特別感受到閱讀方面的耕耘,有很讓人驚喜的成果吧……
或許我們的親子閱讀的規(guī)劃和策略,是有不少可以提升的地方。但總體上覺得自己也盡力了。過程是比較愉快而自然的,效果目前而言還是不大可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