錚錚2011
2011
發(fā)布于 2024-05-17 · 圖片7

七年級238天 20240425

龐余亮作家到訪,娃買了他的親簽書《小先生》
晚上初罰值,因為話多。
好朋友的媽媽反映一天不刷卡吃飯,長身體這樣真不行,可能要找老師聊一下。
娃的幼兒園同學被香港民心港人子弟錄取,她走的又是另外的賽道。有空聽一下她分享。

《達芬奇?zhèn)鳌?《蒙娜麗莎的微笑》的奧妙

“蒙娜”在意大利語中代表著夫人,“麗莎”是人名,因此畫作“蒙娜麗莎”的原意,是麗莎夫人的意思。后世人們經過資料驗證,畫中的女性名叫麗莎·焦孔多,是一位富商的妻子。這一幅畫整整畫了16年?。

暈染法帶來的栩栩如生。

據現代X光分析,蒙娜麗莎的臉部,有多達三十層釉料,每層的厚度不到兩微米。

在達·芬奇的筆下,很少看到生硬尖銳的線條。他很少像當時的畫家一樣,用清晰地線條直接勾勒對象的輪廓,而是用非常朦朧的線條,加上一層一層的色彩,當我們的目光在畫面中移動時,反射的光線也隨之移動。

蒙娜麗莎的構圖

說完了“暈染法”,我們再來說說《蒙娜麗莎》的結構,《蒙娜麗莎》用了大半身像來構圖,這種結構可以更好地展現人物的面部,讓人物的表現更加靈動,也更有親和力。

神秘的微笑

那說到蒙娜麗莎的臉龐,我們就不得不說說那一抹神秘的微笑了。

作為一幅肖像畫,蒙娜麗莎之所以特殊,主要有以下三個問題:

一是,為什么她的微笑看起來是似笑非笑的?

二是,她為什么看起來在動?

三是,為什么從任何角度看她,她的眼睛都在注視著你?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為什么她的微笑看起來是似笑非笑的?

相信看過這幅畫的朋友都會有這種感覺,當你剛看向她的眼睛時,你會覺得她在對你微笑,但頃刻間,這個笑容似乎又消失了。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上百年來,很多人對此有過研究和探討,始終不得其解。直到近代,哈佛大學的視覺生物學家瑪格麗特·利文斯通教授,通過她的研究,為我們解開了謎團。

瑪格麗特教授通過研究視覺神經發(fā)現,人類有著明視覺和暗視覺兩種不同的視覺機制。我們在聚焦的時候,使用的是明視覺,這會幫助我們發(fā)現很多細節(jié),但我們也會因此忽視陰影。而暗視覺則負責識別事物周圍的陰影,但是此時,我們視覺對于精準度的把控就沒有那么準確了。

達·芬奇應該很早就懂得了這種光學原理,于是他在蒙娜麗莎的嘴角周圍,畫了陰影,這樣當我們用明視覺注視蒙娜麗莎的眼睛時,暗視覺功能就會掃射到嘴部的陰影,讓我們產生蒙娜麗莎嘴角微翹,像是在微笑的印象。但當我們把視線移到蒙娜麗莎的嘴部時,明視覺功能又占據上風,開始捕捉嘴部的細節(jié),忽略那些產生微笑的陰影。這樣一來,我們就會感覺到剛剛的微笑又消失了。

你看,達·芬奇又用科學“欺騙”了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的視角在蒙娜麗莎的眼睛和嘴角不停地跳躍,從而產生笑與不笑的細微變化,這就是蒙娜麗莎神秘微笑的原因所在。所以說,神秘的盡頭是科學。

好,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問題,蒙娜麗莎為什么看起來在動?

這里啊,其實是達·芬奇用了一個狡猾的光學技巧,讓我們的大腦誤以為蒙娜麗莎是在動的。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蒙娜麗莎背后的背景,并不在一條線上,而是高低不平。這樣一來,我們的大腦就會很難受,面對相互沖突的視覺信息,大腦會不停地在兩個圖像之間跳躍,試圖找出它心目中的正確答案。

那具體到這幅畫里,因為地平線的兩邊高低錯落,大腦就指揮我們的眼睛,在蒙娜麗莎的左右反復跳躍,于是我們看這幅畫的視角就成了一種動態(tài)視角,產生的結果呢,就是我們似乎看到蒙娜麗莎在動,她的嘴角在微笑,她的眼神注視著我們,并且這一切,完全是在沒有意識的情況發(fā)生的。而這,也是《蒙娜麗莎》這幅畫讓人們感到很神秘的原因之一。

下面,我們再來看第三個問題,那就是你會感覺到,不管你站在這幅畫的哪個位置,蒙娜麗莎的目光始終都在看著你。這種現象,也叫作“蒙娜麗莎效應”。

那么,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答案還要歸于科學。研究表明,當畫中人物的凝視視角小于5度時,就會產生這種效果。

所以,蒙娜麗莎并非有多么神秘,它的那些所謂的未解之謎,背后其實是科學的機制。這也是它被稱為 “人類歷史上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的原因所在。


回應 舉報
贊3
收藏2

推薦閱讀

7歲
想法
陪娃看BBC出品的10部原版繪本動畫短片 這個五一計劃一堆,只是天氣實在太不友好了,連續(xù)兩天都是大雨,再加上疫情,出行完全是自討苦吃的節(jié)奏,眼看著假期就要過一半了,著急啊…… 昨天就在各大論壇扒拉能給娃消遣的“糧食”,這不收獲滿滿~

10部繪本動畫,BBC出品,必屬精品!

1、《海螺與鯨魚》故事是一個關于地球自然奇觀的歡樂、鼓舞人心的故事,它告訴我們,無論你多么渺小,你都可以做出改變。

半小時的改編電影講述了一段不太可能的友誼,小海螺和灰藍色大鯨魚無意間成了好朋友,他們一起航海到世界各地旅行。從來沒離開過地面的...
想法
逛公園

今天天氣超級好,氣溫竟然沖上了25℃。
我已經宅家很多天沒有出門了,難得今天天氣好,下午收了衣服,趕緊跑到梅花公園賞梅花。再不去看看,花兒都要謝了,就得等明年啦。
公園里人很多,還有隔壁小學剛剛放學的一年級小豆包,加上接娃的大人們,好熱鬧。
逛著逛著,竟然看到了我高中的物理老師和一個小女孩在說話,雖然是高中畢業(yè)以后第一次重逢,但是歲月并沒有改變老師帥氣的容顏,特別是他的獨特嗓音,就算不看他的臉,我也完全可以認定是物理老師!看他滿眼的慈愛,小女孩不是他孫女就是外孫女無疑,大...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

1912年,錢偉長
出生在江蘇無錫的一個書香門第
受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
錢偉長的國學功底非常扎實
18歲那年
他以中文和歷史兩個一百分的成績
考進了清華大學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爆發(fā)
錢偉長在一夜之間
做了一個決定:
棄文從理,科學救國
錢偉長屬于嚴重的“偏科生”
在之前的錄取考試中
物理只考了5分
數學、化學共考了20分
英文因沒學過是0分
錢偉長除了吃飯睡覺
全部時間和精力
都撲在物理和數學上
四年后
他成為8名順利畢業(yè)的學生之一
并且成...
2歲
16歲
想法
強烈推薦?全科核心知識英語讀本?幼兒園全科核心知識英語讀本 這套書,從幼兒園開始,到六年級,每套書里都包含了各種學科。當然,我這里的跨學科指的僅僅是英語作為一種語言的融合。其實學科學習,語言類的是算不上的。因為我們本來就是通過語言來進行各種學科的學習。
但是,我還是要安利這套書。這套書就像是美國孩子的教輔書,用英語講了各種學科,比如文學、數學、戲劇、科學、傳記、英語文法、歷史、地理等等,大部分科目都涵蓋了,還是非常值得一讀的。
4 13 3
11歲
想法
《你是誰的媽媽》筆記精讀(誰能躲開,不暴躁,不回避,積極科學解決) 我與兒子的故事

誰家的孩子都躲不過12歲。我的兒子也是從12歲過來的,也是沉迷于游戲,電腦聯網的游戲,失控地玩到凌晨。影響身體健康,影響正常的學?;顒?,耽誤學生階段的學習任務。長期被媽媽的沒有窮盡的啰嗦壓抑,以及無數次重復毫無新意的說教包圍,早就在心理層面形成堅固的抵抗,并視之為無物。

14歲,出現好轉,可以自控,重新校正了自我的認識,并樹立了自己的人生發(fā)展方向。兩年的時間大量細致的工作,科學地按照步驟一點一點地推動孩子的轉化,事實證明,按照青春期發(fā)展的規(guī)律建...
8歲
想法
??3歲1個月
周小結
【英語】
親子閱讀:razH全部二遍結束,有一半已經三遍,接下來一周復習剩下部分第三遍復習。
magic school bus 還有一本未讀
科一 5本,都是ar值2.5以下
視頻:starfall 學完字母,在學cvc,每天20分鐘
偶爾看奇妙365問、brainpop jr
聽力:卡由、raz h i
【語文】
各種繪本、小海貍、生命的故事、親親科學圖書館
識字暫停,暫時不想用識字app,先開始英文識字。
【數學】
根據摩比愛數學設計游戲
不做題
...
8歲
想法
請不要抱“僥幸心理”
今天,本地的朋友圈很多傳,從武漢回陽泉的一個人在春節(jié)期間,不僅不自動隔離,反而到處走,今天已經確認感染病毒,其家人今日起已被隔離。
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跟老公還在討論:知道自己有可能感染病毒,為啥不主動隔離,家人也為啥不讓他隔離起來,不怕傳染。這就是典型的僥幸心理,以為自己沒事。
后來,我看到早上寫的讀書筆記,突然間就釋然他們做法了?!皟e幸心理”在心理學上指在危險面前自認為可以避過,也叫作“控制錯覺”。在一些概率事件面...
15歲
想法
青春期只言片語~正向反饋 前段時間,小子學習很不得勁,問他為什么,說是沒有什么正向反饋,數學難度越來越大,大題總是錯,物理全對的越來越少,英語的新語法錯的太多,直呼學習沒意思,悶悶不樂,于是我跟他一一分析,
數學本來這個單元就是難度比較大的,寒假也是領教過,認真對待錯題,不跟他人比較,關注自己的一畝三分田,不求全對,但求每次進步一點點??。
物理,不可能跟上學期難度一樣,后面會越來越難,數學上的方法可是試著用在物理難題上,允許自己有不會的,問同學問老師,或者老師講的時候認真聽,不要急著下筆,筆記可以課...
7歲
想法
成天“屎尿屁”?一本爆笑“身體分泌物科普繪本”幫娃度過敏感期 媽媽,你又放屁了。

爸爸,臭屁給你吃。

媽媽,你來看看我拉的便便像不像蚯蚓。

最近娃的日常畫風真的很有味道,即便家人們放屁小心翼翼,孩子還是能立馬發(fā)現,然后大聲說“爸爸又放屁了”,更可氣的是不管你是在吃飯還是在干啥,當他要放屁的時立馬悄摸摸的跑到你跟前,背對著你來一個臭屁然后跑開,留下你一個人在那懷疑人生。

我們也曾經和讓孩子溝通不要再說屎尿屁,可結果發(fā)現,越是阻止孩子的興致越高,現在一提到屎尿屁,興奮度比看汪汪隊動畫片還高漲。

后來翻閱育兒書籍才知道,3-6歲是孩...
蜘蛛女俠 今天,為女兒讀了三本繪本。
1,自然科學課《蜘蛛》。
教給孩子關于蜘蛛的一些知識,它的八只眼睛,八條腿,怎么捕捉食物,怎么吃食物,隨風旅行,螨類動物等等,里面有個蜘蛛俠的圖畫。
為了讓女兒更加生動的了解蜘蛛俠,接著從某站上搜了蜘蛛俠飛檐走壁的精彩片段,女兒看了以后,非常感興趣,看入迷了,看了一段又一段,不讓看就哭,最終我們通過商量再看一段的方式,讓她既滿足了蜘蛛俠癮,又適時的中斷。此后,她開始玩蜘蛛俠的過家家游戲,不斷重復模仿蜘蛛俠的動作,噴絲,爬墻頭等等,玩的不亦樂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