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老大會,老二還沒開始,音頻用荔枝app,視頻用優(yōu)酷。
原因如下:
1.培養(yǎng)孩子的朗讀興趣。剛開始錄音是為了激發(fā)孩子的朗讀興趣,畢竟我家娃兒從識字起就不咋愛朗讀。老母親希望孩子多多朗讀,可不得想點辦法,錄音是其一,找同班同學一起參加朗讀打卡是其二。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孩子做好朗讀這件事。
2.記錄孩子的“成長”。相信大家都有給孩子做成長相冊的經歷,這種語音記錄模式就是另外一種“成長手冊”。
3.營造儀式感。我家娃兒不咋愛朗讀,但是一聽說要錄音、錄像,立馬變得非常認真。
4.對付孩子的“耍賴”。孩子朗讀經常會有些無意識的錯誤,偏偏錯了還不愿意改,那么錄音就是非常好的固定“證據”的方式。
5.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給他成就感。前面說了,我家娃兒不咋愛朗讀,尤其是英文。去年暑假,為了讓娃兒認真重刷自然拼讀,費了我不少力氣。大家都知道自拼規(guī)則好學好記,關鍵是“練”麻煩,因為孩子不一定配合,尤其是畏難的孩子。我當時就是每天花一小時讓娃兒學自拼,再花20-40分鐘,讓娃兒練同等程度的鞏固自拼材料。
6.便于清點孩子應得的“獎勵幣”。為了讓孩子認真學習以及多養(yǎng)好習慣,我家一直有實行“獎勵幣制度”,孩子可以通過朗讀、背誦、做家務、遵守紀律、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等等多種途徑獲取“獎勵幣”,1獎勵幣=1元,兌換后可以購買自己想要的玩具、零食,還可以儲存起來或者購買理財產品。比如娃兒在我手上有500元,我給他買了一個基金,一段時間會告訴他基金凈值。他還有幾百塊在爸爸手上存著,爸爸給利息。
總之,對于我來說,錄音是一種很好的促進孩子學習的方式,但是我要說的是并非適合每個孩子。不必為了錄音而破壞親子關系。
ps:
1.以上僅指自雞內容,學校和培訓班按老師要求來辦。
2.我家不僅英文朗讀要錄音錄視頻,中文也是如此。今年暑假還組了20來個同班同學一起朗讀背誦打卡,打卡范圍包括古詩詞、小古文、現代詩歌、散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