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亦冰
2019 2012
發(fā)布于 2020-09-21
會。老大會,老二還沒開始,音頻用荔枝app,視頻用優(yōu)酷。

原因如下:

1.培養(yǎng)孩子的朗讀興趣。剛開始錄音是為了激發(fā)孩子的朗讀興趣,畢竟我家娃兒從識字起就不咋愛朗讀。老母親希望孩子多多朗讀,可不得想點辦法,錄音是其一,找同班同學一起參加朗讀打卡是其二。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孩子做好朗讀這件事。

2.記錄孩子的“成長”。相信大家都有給孩子做成長相冊的經歷,這種語音記錄模式就是另外一種“成長手冊”。

3.營造儀式感。我家娃兒不咋愛朗讀,但是一聽說要錄音、錄像,立馬變得非常認真。

4.對付孩子的“耍賴”。孩子朗讀經常會有些無意識的錯誤,偏偏錯了還不愿意改,那么錄音就是非常好的固定“證據”的方式。

5.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給他成就感。前面說了,我家娃兒不咋愛朗讀,尤其是英文。去年暑假,為了讓娃兒認真重刷自然拼讀,費了我不少力氣。大家都知道自拼規(guī)則好學好記,關鍵是“練”麻煩,因為孩子不一定配合,尤其是畏難的孩子。我當時就是每天花一小時讓娃兒學自拼,再花20-40分鐘,讓娃兒練同等程度的鞏固自拼材料。

6.便于清點孩子應得的“獎勵幣”。為了讓孩子認真學習以及多養(yǎng)好習慣,我家一直有實行“獎勵幣制度”,孩子可以通過朗讀、背誦、做家務、遵守紀律、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等等多種途徑獲取“獎勵幣”,1獎勵幣=1元,兌換后可以購買自己想要的玩具、零食,還可以儲存起來或者購買理財產品。比如娃兒在我手上有500元,我給他買了一個基金,一段時間會告訴他基金凈值。他還有幾百塊在爸爸手上存著,爸爸給利息。

總之,對于我來說,錄音是一種很好的促進孩子學習的方式,但是我要說的是并非適合每個孩子。不必為了錄音而破壞親子關系。

ps:

1.以上僅指自雞內容,學校和培訓班按老師要求來辦。

2.我家不僅英文朗讀要錄音錄視頻,中文也是如此。今年暑假還組了20來個同班同學一起朗讀背誦打卡,打卡范圍包括古詩詞、小古文、現代詩歌、散文等。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2

推薦閱讀

13歲
想法
應花編邀請來回答問題,我娃讀英語書,在可以默讀之前都要書讀出聲音的,不讀出聲音,怎么能知道娃到底會不會讀呢,是否認字呢!娃到一定程度后,就不要錄音了,老師要求的除外。因為娃默讀的速度會更快,那就讓娃默讀了?。?/span>
12歲
想法
沒有錄音過。。感覺錄了我也不會去聽,孩子也沒去聽。。。

而且孩子還小,念錯也是有的,念錯還要重錄,太費時間了,所以一直沒有這樣做過。。。

如果要錄,就用喜瑪拉雅這個app就好了,挺方便的。。。

我們以前錄過古詩。。??
會的。基本上都會使用配音的方式給錄。第一遍聽原音,第二篇錄音??梢粤私夂⒆幽男┻€沒有掌握的。錄好后發(fā)到家庭群或學習群,孩子也會挺開心的。

之前用趣配音的,現在讀RAZ用ABC Reading.讀牛津樹用有聲英語繪本。很熟練的也會錄在荔枝上讓娃可以小小嘚瑟一下(發(fā)群后七姑八姨都會上來贊美一翻,大大的滿足了他的那點虛榮心)??
13歲
想法
不會。原因很簡單,娃不喜歡,娃的想法要尊重。而且娃也大了,讀的都是厚厚的長篇小說,這個讓她朗讀出來也真的太累了。 我從來沒有要求娃錄過音,連老師都不要求。只有一次,朋友家的娃,學校里面需要讀一篇小文章,不會讀,讓我娃讀一下,錄下來給他慢慢聽慢慢學,我娃講義氣,幫助朋友義不容辭,錄得還挺認真。 對那些錄音上傳的軟件,娃說stupid. 我問娃為啥? 娃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語氣,對文章都有自己的理解,大家都讀成一個樣是不對的! 按固定的標準評分那更可笑。娃這個觀念我也贊同。
從來都沒有過。

別的事情壓力已經不小了,就讓她享受英文吧。
小娃不朗讀,不錄音,不要求跟讀。我家是小娃,raz大部分不會跟讀,牛津樹會讀的要搶著說,有時候聽音頻時候會自己偷偷跟著念。小娃聽力先行即可。

大娃初學要朗讀,因為大娃是認字學習呀,比如讀分級時候要求可以和國外娃用分級目的相同了:提高閱讀能力。朗讀時候一閱讀,二發(fā)音,三聽力,可以一起結合的,多管齊下,齊頭并進。不然很多課程設計里就不會有跟讀啦。

錄音同理,朗讀錄音就是為了自己聽自己的發(fā)音,大娃可以用,而且如果是用閱讀軟件更好。

提醒您幫孩子控制好屏幕使用時間。
15歲
想法
會的,就像中文一樣,需要朗讀出聲慢慢地培養(yǎng)語感。最好每天能進行,但是堅持不容易。我們寒暑假里會堅持得比較好。讀得話,之前朗讀的材料基本是RAZ的文章比較多,RE也打過卡。使用的平臺喜馬拉雅和荔枝都有。現在小花生的閱讀記錄里也可以錄音了。大家可以試一試。
?
10歲
想法
打卡、錄音都有,最早從少兒趣配音開始,現在用其他的錄音機器,堅持400多天了,1萬多分鐘,至少每天15分鐘的頻率,早晨起來朗讀、配音,因為只有錄音、配音才能督促孩子發(fā)出聲音來,也有將聽力詞匯轉化為認識單詞的作用。相信堅持的力量。
?
13歲
想法
根據實際情況來,如果平時開口機會不多,跟讀是相當有效的提升手段。我自己在學四外,教材過了一遍后,特意連報了兩期網上口語班,日常作業(yè)是每日朗讀打卡,老師點評,上完明顯感到舌頭轉彎靈活多了?? 聽說讀寫,個個都得實操才能出成果。

對于日常有口語輸出的,語音語調又不太擔心的,跟讀就不是必須了。我們孩子在雙語學校,從幼兒園到二年級,班主任都是外教,開口這方面不擔心,日常英語課有朗誦;暑假上了幾天機構,要求abc reading上跟讀打卡,基本句句“awesome”。這個情況下,暑假...
15歲
想法
以前5歲讀英語就有記錄,并不是刻意的,而且她喜歡錄,app是用荔枝,現在聽起來那童聲太好聽了,發(fā)音也很準,哈哈,還有她自己錄的模仿米小圈說的故事,那時她特別喜歡聽米小圈,以至于都背下來了,講的竟然有一個小時,聽起來很有意思,后來一二年級會背誦古詩,讀課文這些,我們粉絲已經達到快100了,很多人點贊,回復,尤其對她讀的英文,說實話我基本上不怎么關注這個的
若水亦冰
若水亦冰
2019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