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朵啊
2016
發(fā)布于 2024-01-14
買的70+80必備,里面的東西會講給孩子。再多的沒有分享,有毛豆愛故事,孩子倒是愛看
回應(yīng)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12歲
想法
選書時找本可靠的選本就解決了 文化常識平時讀的時候就要求注意了。孩子背詩時,并不要求速度,但要求看選本的題解、注釋,評價部分則不作要求。正規(guī)古籍類出版社作為學(xué)術(shù)讀物的古詩選本,基本上題主所說的文化常識都有正確的注釋。如果還不夠,用王力的那本文化常識(實際是王力主編四冊本《古代漢語》中文化常識的匯編)。
當(dāng)然,也許多可能超出注釋部分的文?;驈?fù)雜點的事情,偶爾會解釋一下,當(dāng)然不是自己的觀點,也是從靠譜的學(xué)術(shù)論文或書籍中來的。舉個例來說,白居易《琵琶行》的“江州司馬青衫濕”,為什么“江州司馬”穿...
1 2
11歲
14歲
想法
沒有特意去積累,就平時看書看到了會記下來,一般書里遇到的不是很多,這方面的知識??是比較少的。
前段時間跟風(fēng)買了文學(xué)常識的書,小盆友也不感興趣,放那里積灰了。寒假馬上就要來了,讓她看起來,每天看一點。
匿名花友
想法
就這本書吧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插圖修訂第4版)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為人父母的樸素情感。努力激發(fā)孩子潛力,寄托著家庭的熱望,也體現(xiàn)出我們對教育的重視。但怎么個重視法,值得思考。是順勢而為還是揠苗助長,是“一把尺子量”還是“多個角度看”,大不一樣。
14歲
想法
邊閱讀邊積累 文常最好的方式是邊閱讀邊閱讀,
最好入手的肯定是古詩,
跟孩子講古代詩歌的時候的意思時候要注意給孩子講一些古代常用意像,比如月亮可能代表思念,大雁也代表思念,梅蘭竹菊所代表的品質(zhì)等。
這些在生活中能夠見到的事物通過講解孩子自然就積累下來了。
6歲
想法
我小時候喜歡看電視……
那個年代,港臺的多一些吧,雖然很白話,也吊起我對古裝劇的興趣。
后面長大一些了,能理解一些了,時代發(fā)展起來了,國產(chǎn)劇緊跟著也起來了。
大漢天子,一代女皇武則天,千古帝王康熙,雍正,走西口,下南洋等等各種朝代,各種‘古裝’劇,都看。
看的多了,對致仕這樣的詞就懂了。
我的經(jīng)驗,首先是興趣,其次是橫向擴(kuò)寬,想理解古文,可能得到小學(xué)高年級,或者初中。小學(xué)低年級階段還是背背古詩,慢慢積累比較好。
3歲
想法
古詩文里頭的文化知識,歷史人物,歷史故事都很多的,沒有刻意給娃灌輸或買什么書。就是平時閱讀的時候,碰到了,她會自己百度一下。而且有的時候訂閱的學(xué)科類雜志里也會有一些介紹。特別是看了《長安三萬里》之后,她對這方面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2歲
5歲
想法
沒有特別去拓展,但是買了一大堆兒童歷史書,我覺得文史類都是想通的,多讀肯定會融會貫通。還有空閑碎片時間可以多聽,畢竟現(xiàn)在的娃時間都緊張,打算聽平哥的讀懂詩人才懂詩也可以了解很多著名詩人的生平,寫作背景和歷史事件以及詩歌鑒賞等。
10歲
想法
也不會特意的去積累,也不會故意的不積累,反正順其自然吧。古詩,古文什么的,盡量趁著低年級的時候多背一些,一個是培養(yǎng)一個比較好一點的學(xué)習(xí)習(xí)慣。一個是不背的話,到了以后很麻煩。嗯,基本上可能背的都比較淺,所以背完了他還都能理解
9歲
想法
沒有對這些做積累。倒是堅持帶著孩子去背古詩詞,開始是自己背打卡,然后就開始找?guī)讉€小朋友孩子的同學(xué)一起打卡背誦,現(xiàn)在加上了古詩后面的簡單習(xí)題,也算是對古詩內(nèi)容的一個加深理解吧。??????????????????
8歲
9歲
想法
她問了就說,或者我找個契機(jī)給她說,沒有刻意去講,這些需要平常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