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中心書城偶遇這本繪本,覺得新奇,腦洞大開,果斷收入,帶回家給女兒共讀。這本書有幾個創(chuàng)意點(diǎn),第一是他翻開的形式不是翻頁,而是向右打開卷疊的紙張。所以,最終打開之后是有六頁,拉伸的寬寬的開頁面。第二個倡議是,出來的,有一個短短的小小的蝸牛的尾巴。每打開一次,尾巴變長一點(diǎn)變長一點(diǎn),再變長,最后成了變色龍的長長的舌頭啦!那這本書其實(shí)也蠻小貴的,總共就是這一張紙打開,花了我二十人民幣。文字的內(nèi)容是,我是一只小蝸牛,背著房子到處走,我會變成誰呢?變,我變成一只小蜻蜓,飛來飛去,真高興,我還能變成誰呢?變,我變成一只小老鼠,逛逛公園,散散步,我還能變成誰呢?變,我變成一條小紅蛇,我長腿沒胳膊,我還能變成誰呢?變,我變成一只變色龍,長長的舌頭,愛吃蟲,對啦,在書的左下頁有一只長著翅膀的小昆蟲。一開始,女兒把蜻蜓看成了小蝴蝶,把變色龍變當(dāng)成了青蛙,你別說,還真的像呢。媽媽特別拓展,介紹了變色龍這是動物的特性,同時鞏固了《自己的顏色》繪本中對變色龍的認(rèn)識和理解
什么時候我也能帶寶貝創(chuàng)作出一張屬于自己的變變變小繪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