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成為初中生已經整整三周了,都說21天就會形成習慣了,借這個特殊的日子,記錄一下最近的狀態(tài)和想法。
首先是作息時間。
每天6點起床,6點30出門,6點50到校。娃聽到鬧鐘就能起床,這點不用我操心。但娃的胃顯然還沒有起床,最初兩周的早餐根本吃不下去。第三周,應該是適應了,能吃下正常的量了。
晚上睡覺的點仍然是10點—10點半之間,不過小學時是玩到這個點,而現(xiàn)在是學習到這個點。所以娃感覺身心俱疲,數(shù)次抱怨沒有玩的時間了。
老母親也明顯覺得缺覺,上班時嗜睡,從周一就開始期盼周末,好能睡個懶覺回回血。
然后說說作業(yè)量。
小學時的作業(yè)一般1小時內完成。而且因為放學早,即使寫完媽媽牌作業(yè),一般也能8點前結束戰(zhàn)斗。娃還有時間做點她想做的事情。
現(xiàn)在呢,6點半放學,到家吃完飯,7點半開始寫作業(yè)。每門功課?;貋淼牧看蟾?0-30分鐘,架不住多呀,累計起來寫到9點就算常態(tài)。然后語文復習一點,數(shù)學拓展一點,眼瞅著娃哈欠連天,不好意思再堅持,只好放娃去睡覺。
周末也是如此。過去的周末是真放松啊,能抽空額外做套卷子就得對娃猛夸。現(xiàn)在呢,除了周六不能占用,周日全天都在寫作業(yè),想帶著復習一下小四門都得見縫插針。不僅娃累,老母親也累?。?
學習狀態(tài)。
娃學東西快,但非常不細心。跟性格、習慣以及態(tài)度都有關系,問題表現(xiàn)為都會但準確率欠缺,總丟基礎分。小學我的要求是95+,基本能做到。進入初中,我們的目標是110+。目前開學三周,不好用分數(shù)來判斷狀態(tài)。但用娃自己的話說,她現(xiàn)在用了70-80的心——比小學多一點,離目標還有不小差距。
第一周,娃想給老師和同學留下好印象,能明顯感受到她的雞血狀態(tài)。幾次小測均是第一,基本展現(xiàn)出“學霸”潛質。
第二周,開始松懈,關注點和聊的話題從學習分數(shù)排名逐漸轉變?yōu)橥瑢W關系,班級瑣事。
第三周,她自己說“新鮮勁過了”,感覺“沒有動力了”。這才到哪啊,萬里長征第一步剛邁出去,就要松懈了?所以這周老母親特別心焦,忍不住發(fā)了火,也嘮嘮叨叨很多。后來老母親主動調整狀態(tài),理解和接納,表示會支持娃相信娃。果然,不焦慮了就不那么挑剔了,坦然接受,靜待第一次月考的洗禮吧!
眼下我倆都非常清楚,娃的狀態(tài)距離考上目標學校還有不小的差距。但娃基礎不錯,只要她真正想要并做起來,還是有希望的。況且真正的車手是娃,得她內驅力爆發(fā)才行,老母親再著急也沒有用,能做的也只有陪伴和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