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哥哥認字特別早,量也很大,但是我從來沒有指讀或者教他認字,就是每天親子共讀自然而然學會了。所以對于妹妹,我也抱著“自己聽故事也能學會吧”這種想法,沒想到妹妹遲遲沒有認字的跡象。直到三歲八、九個月的時候,妹妹還是大字不識一個。
不過當時我們開始了日語學習,她每天看看五十音的小動畫,跟著讀讀,居然把五十音給學會了,還會自己寫。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娃和娃是不同的,如果娃本身對于文字不是那么敏感,那么家長適當引導一下,增加一些重復性、有針對性的識字訓練,還是很有幫助的。
于是在認完大部分五十音之后,我又給妹妹買了小羊上山,開始認中文。可能是識字敏感期到了,娃一口氣從第一級讀到了第三級,基本上常用字都認識了。主要是利用上學前的十分鐘,隔三差五把書拿出來讀讀,每次一兩個故事。
今年暑假前,娃機緣巧合開始學自然拼讀。原因是之前上的線上口語課開始有閱讀內(nèi)容,她不認識單詞所以上不下去了。老師建議我們先換下教材,試試自拼?,F(xiàn)在學習了快三個月,一些基礎(chǔ)的繪本她都可以自己閱讀了,偶爾不認識的字也能用自拼拼一拼,猜出個大概的讀音。
總的來說我們識字不算早,順序也有點奇怪,居然是日中英娃的識字能這么順利,主要是抓住了她的敏感期,在她主動想讀文字,想寫文字的時候,順勢而為推了一把,加上有大量的親子閱讀打底,認字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