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愛仔仔
2016 2009
發(fā)布于 2020-12-04

同學、朋友,從玩伴變成了“學伴” …

娃小時候在蹦跳機構學了兩三年英語,英語沒學成啥樣,但是結識了幾個好朋友,主要是媽媽們每次陪娃上課都在機構大廳聊一上午天。后來上學后,家里有了老二沒時間再去機構學習,加上那時候認識了小花生,發(fā)現(xiàn)機構學英語太慢不如自學,共同堅持的五個孩子里娃第一個退出了。有一經常和她媽媽交流心得的娃和我娃性格互補,不鬧矛盾,從一年級起就每年冬夏都約著一起冬夏令營,一起參加過無人機營,兩年滑雪營,皮劃艇營,最近疫情,耽誤了兩年沒出去。后天我娃英語在家自雞一段時間后還是要上課,上了兩期境思覺得不錯,想找個伴,就想起她娃(她娃一直在機構學的很不錯),正好疫情機構停課,她娃就試著報了一期,結果一發(fā)不可收拾,她娃大愛這個課,就一直約著上了一期又一期,開學忙,目前停了,又約著一起報了寒假班的課。有固定伴上課真的很好,娃們就是為了上課前三分鐘互相見個面也會堅持不是。
回應 舉報
贊3
收藏

推薦閱讀

8歲
14歲
想法
特意找過,說說經驗… 我屬于找過,而且親自上陣雞娃的老母親。發(fā)揮專業(yè)特長,帶跟心嶺志趣相投,三觀相合的三個小男孩,每周三小時精讀寫作。一篇《古文觀止》的文章精讀(從內容角度精讀,而不是從古漢語角度。那個角度留給初高中老師去做吧!),一本書。
目前我們已經讀過7次,精讀了《鄭伯克段于鄢》《曹劌論戰(zhàn)》《宮之奇諫假道》《介之推不言祿》《燭之武退秦師》,四個小伙子從懵圈到愛上文言文,我確實費了不少心思。
整本書讀《森林報》,準備讀完了讀“讀小庫名人傳記”,然后精讀《西游記》。
小學畢業(yè)前,精讀背誦《古文觀...
20 24 17
6歲
13歲
想法
特意找過,說說經驗… 找過,且新“學伴”正在進行中。要說經驗,就一個——辦線下讀書會。

1.先說原因。我家老大是那種比較慢熱的娃兒,雖然從小閱讀習慣養(yǎng)得很好,但是他在人際交往方面不太主動。4歲的時候,除了一個從小玩到大的小伙伴,居然沒有一個能稱得上朋友的玩伴。我覺得這樣不行,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人際交往的能力不可或缺。

除了上面這個原因,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也是我所希望的。那段時間我正好讀了兩本書,《閱讀的力量》《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非常認可其中的觀點,同意孩子應該多與人討論、交流,進...
11 28 10
沒有,媽媽就是最好的“學伴”… 妞六年級時和她一起上過水彩課和彩鉛課。
因為我和小妞都算有學過素描的底子,因此學彩鉛時便跳過了基本筆法練習的階段,最初的臨摹從植物開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
第一節(jié)課畫百合花,恰好隔壁辦公室插了一大束,雖然剛開始畫時心里完全沒底,但經老師適時的指導和示范,畫完跟實物一對照,還挺像,多少感受到了那么點鼓舞。
第二節(jié)課畫狐貍,看到圖片就打退堂鼓,硬著頭皮畫毛畫得手軟,一根一根地描著,感覺看不到盡頭,如果不是上課的話絕對沒有耐心和毅力堅持下去。
第三次課畫鸚鵡,經過前兩次課的練...
18 6 4
7歲
7歲
想法
沒有,媽媽就是最好的“學伴”… 沒有,雙胞胎女娃,自己小姐妹就是玩伴,只覺得二個人太煩,一個人有時候還乖點,能安靜下來看看書,二個人,一個會影響另外一個,反而很煩,不過有時候二個人一起玩還可以,可是這個年齡,還是需要家長一起陪著,二個人還是不能自己玩
2歲
13歲
想法
沒有,媽媽就是最好的“學伴”… 我們家小朋友完美繼承了他老爸老媽不擅人際交往的特點,比較內向,所以從來沒特意找過其他小朋友做學伴,如果要說有那就是老母親自己。

小時候陪畫畫,畫車標,畫花鳥(找到了幾年前娘倆一起畫的花鳥??),再到后面老母親黔驢技窮,現(xiàn)在已然陪不動了,他自己隨便畫啦。

再大點陪著聽英文兒歌,陪著看原版動畫,還有親子閱讀陪讀了500多本英文繪本,中文《漢聲中國童話》300多個故事,全套《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和《畫給兒童的三十六計》,再到如今的《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陪著背誦古詩,玩飛花令,...
1 2 14
13歲
想法
沒有,媽媽就是最好的“學伴”… 現(xiàn)在找個學伴談何容易。一是時間湊不到一起:每個娃都有各自的興趣班,平常要給作業(yè)讓路,所以都安排在了周末,時間上沖突,有時候連約了一起玩都很難。我的工作也沒有這么多空余時間,周末假期都要加班。二是家長沒有這個能力好好教娃!其實挺羨慕小花生里能有學伴一起學習的孩子,絕對是事半功倍的!
同學、朋友,從玩伴變成了“學伴” … 小學時有過學伴,是從同學變成學伴的。因為那孩子十分活躍,自理能力超強,閱讀廣泛,雖然學習成績在校是中上,但我覺得他有一種學校教不來的東西,如果說魅力也可以。就是非常自信那種,反應快,知道的東西多,大人的談話他也能參與交流。能很快與陌生同齡孩子建立又好關系,比如和一群不認識的孩子在江灘玩耍,他很快就會融入到他們的游戲中。他爸媽都是老師,媽媽還是校長,家長很注重培養(yǎng)他的獨立,他一直都是自己上鬧鐘自己上下學,能弄簡單的飯菜吃,自己做車或地鐵去上培優(yōu)課。我當時看中的就是他這種能力,所...
8 3 6
8歲
14歲
想法
同學、朋友,從玩伴變成了“學伴” … 沒有刻意找過學伴而,但是娃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幾個特別要好,志趣相投的朋友。
自出生起,去小區(qū)樓下玩,每天都有好伙伴一起曬太陽,后來有一個比他要一個月出生的好伙伴出生了,兩家的老人經常相約一起樓下遛娃,漸漸地,玩到三歲多一同上幼兒園,同一個班,發(fā)展了一群伙伴,大部分周末的公園,短期旅行,都是以我們兩家為中心,組織了很多小伙伴一起外出玩。
因為和家長們都很熟悉,興趣班經常和其他同學一起上,圍棋,合唱,運動館,基本都是其他媽媽介紹給我,或者我介紹給其他媽媽們,每年要參加很多生日...
6 3 6
10歲
想法
特意找過,說說經驗… 一直在找的路上??,真的好難好難,孩子年齡要差不多,認知水平要相近,家長教育理念要一致,還需要家長有差不多的執(zhí)行力,家長要相處輕松和諧,種種原因導致找學伴確實比找對象還難,太難了!希望全部寄托在小學,看看能不能遇到。

我們英語一對二,到現(xiàn)在也沒有固定的學伴,有學了一期不學了的,有覺得老師不適合換老師的,有年齡相差太大倆娃不在一個點上的,有水平相差懸殊,相互拖累的,有倆娃相看兩厭的......我們現(xiàn)在已經習慣了網課只上自己那一半兒??。
2 3 7
11歲
想法
沒有,媽媽就是最好的“學伴”… 我就是娃的學伴。。。
因為周圍小朋友雖有同齡好友。。。但是都是放羊娃。。。所以不可能一起學
所以,目前,從古文古詩,數學,英語,硬筆,我都是和娃一起學習。。除了聽力。。。別的我比娃還努力。。。????
妞妞愛仔仔
妞妞愛仔仔
2016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