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六年級時和她一起上過水彩課和彩鉛課。
因為我和小妞都算有學過素描的底子,因此學彩鉛時便跳過了基本筆法練習的階段,最初的臨摹從植物開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
第一節(jié)課畫百合花,恰好隔壁辦公室插了一大束,雖然剛開始畫時心里完全沒底,但經老師適時的指導和示范,畫完跟實物一對照,還挺像,多少感受到了那么點鼓舞。
第二節(jié)課畫狐貍,看到圖片就打退堂鼓,硬著頭皮畫毛畫得手軟,一根一根地描著,感覺看不到盡頭,如果不是上課的話絕對沒有耐心和毅力堅持下去。
第三次課畫鸚鵡,經過前兩次課的練習,好歹有了點信心,因時間緊迫,樹干部分被簡化了。剛發(fā)現上面一張圖中桃面鸚鵡有只爪子居然還未上色!
下一步是畫照片,先是動物,模特是小妞最愛的貓哥,但此照片像素不夠高,放大看更是模糊,確認眼神頗費心思。
以上都是一個課時兩個小時完成。
第一次畫人物,頗為緊張,花費了一個半課時。小妞畫到半截想放棄,左看右看一口牙都像拉鏈,還有仿佛老二十歲的古怪笑紋,但老師一再鼓勵,"挺好的,繼續(xù)畫。"才堅持下去,畫完之后只覺心灰意懶不忍直視,然而第二天再看居然順眼了,雖然還是不覺得好。
算是一個挑戰(zhàn)吧,外婆的母親節(jié)禮物妞準備送她一幅彩鉛畫。這幅畫用了兩個課時,一個課時畫一個人,重點放在人臉上,其他部分都簡化了。為了保持神秘感,暑假回老家之前小妞一直沒向外婆本人展示。外公外婆見到實物的那一刻非常感動,再仔細看看,被畫中外婆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逗得忍俊不禁。
接下來是我筆下的妞和妞筆下的好友,總覺得我把妞畫成熟了,臉蛋上沒有那種可愛的嬰兒肥;右邊妞畫的那張,大家都夸很有味道,她自己也非常滿意,作為畢業(yè)禮物,完工后的第二天她便迫不及待地送給本人了。
最后一次課的作品,我和小妞畫同一個人物的不同的神態(tài),畫了一學期,終于找到了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