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讀尹老師的第二本書,同“好媽媽”一樣,讀來不斷對照自我的行為,有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之感?!敖o孩子一面涂鴉墻”這也是我的愿望,盡可能保護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可惜隔代同一個屋檐無法實施?!巴甑娜蝿?wù)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內(nèi)積累”讓我們重新審視競爭和比較的心態(tài)。為了培養(yǎng)好習慣,讓孩子走向好習慣的對立面,貼標簽強化了“壞”習慣,常常懷著好的初衷做了錯的示范。同伴相處,兒童有能力自己解決問題,只要家長信任他,勇于放手。種種的案例,都讓我們回歸同一種思辨,把自由還給孩子,把信任植根于生活細節(jié)中?!皣绤柦逃薄巴昝篮⒆印薄疤嘁?guī)矩”或多或少,都能讓人對號入座,父母開始反思,教育才有希望。對于很多現(xiàn)實問題,指明了解決思路,譬如“隔代教養(yǎng)”“擇園觀”“入園準備”“藝術(shù)教育”等,而如何將教育落實到潤物細無聲的程度,提升自我觀念,說好潛臺詞,其基礎(chǔ)是尊重和信任,要克制的是家長的脾氣,了解愛要放手,終究走上分離,個體獨立,但情感牽絆的過程。明白道理不靠嘴說,靠完善自己,樹立榜樣,潛移默化。對于一些愛嘮叨的家長,也一針見血指出了問題的歸因和本質(zhì),這是有害無益的行為。總覺得一遍讀來認識總歸太淺,還需要在教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不斷反思自我,對照案例,讓教育和養(yǎng)育回歸本源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