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自己的經(jīng)驗來說,我覺得碎片化閱讀不可或缺,可以作為深度閱讀的一種點綴。而且隨著我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我們不可能擁有大片或整片的時間用來專門閱讀。即使是整天與書為伴的圖書管理員,也不可能無打擾地擁有一整段的閱讀時光。除非是專業(yè)作家。
另外,我覺得碎片化閱讀并不等于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思考,我理解的閱讀精髓就是說閱讀能給讀者帶來心靈上的震撼、升華或者引起我們?nèi)ニ伎?、去尋根問底。以我們自己的體會來說, 我家孩子學業(yè)緊張,沒有整片的閱讀時間,所以只能利用早晚的零碎時間來讀書,一年下來,其收獲也是明顯的,試想,如果我們?yōu)榱说却粋€安靜的整片時間,用來一心一意地讀書,那么,我們這個階段,甚至很長一個時期都不可能完整地讀完一本書,更別提什么深度閱讀和體會其閱讀精髓了。
我自己呢,也差不多是得利用晚睡前的一段時間看看書,曾經(jīng)“長途”上班時(曾經(jīng)上班要花2個小時的車程),我也會帶一本書在車上讀(坐的是起點站,通常有座位,這為閱讀帶來了不少的便利)。所以這樣算下來,我發(fā)現(xiàn)我的很多書都是在這個緊湊的時間段完成的。有時讀完重要的一段,會停下來,透過車窗看著外面的景致,一邊思考和消化這段文字的意思、思想,這樣的“冷回憶”反而讓理解變得清晰起來,有時短暫的停頓是為了更好地思考。
話說看法國電影,特別是候麥導演的,經(jīng)??吹街鹘?、配角們在地鐵、巴士上打開一本書,看得相當投入。而這道看書的風景又顯得特別自然,好像理所當然。主人公們很可能會因為這本正在閱讀的書而發(fā)生故事,再浪漫一點,自然會碰撞出各種性質(zhì)的(友情或愛情)火花。
好吧,扯遠了。總之我的觀點是:碎片化閱讀不等于不思考,不等于沒能接受書中的信息。另外,我也希望我們的生活能慢一點,再慢一點,讀書的時間能多一些,再多一些。
不知道樓主的意思——是我理解的這樣嗎?哈哈,不會文不對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