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花編小冰約稿,今天詳細說說我家備考PET的過程。
孩子考PET時接近9歲,總分158(閱讀154,寫作156,聽力162,口語160),距離160分的卓越線差了2分。這篇文拖了很長時間,近期比較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跟很多精心籌劃和準備的家庭相比,我家的備考過程相對比較隨意,比她年齡更小還拿到卓越的也大有人在,我很難腆著臉介紹“經驗”。但今年的確是切實感覺到了MSE考試的升溫。想到有一些家長目前仍處在無處下手的階段,我就簡單分享一下我家的備考經歷,希望能幫助到仍然比較迷茫的孩子和媽媽們。
一、 匆忙的報名決定
孩子的英文啟蒙還算比較早,4歲開始上線下課,5歲多開始學劍橋的kid’s box教材,因為不滿意線下機構的進度,上小學前停了線下課,一年級下的時候感到比較迷茫又重新回到機構學習EIM系列教材。機構的計劃大概學1年-1年半可以考KET,但我后來還是不滿意機構的進度,在雙減來臨前又退掉了。那些年正是劍橋考試最火爆的時候。當年我們也計劃著1-2年級考KET,3-4年級考PET,5-6年級考FCE,但是還沒等到搶考位,倒等來了疫情和考試中心取消合作的現實,所以考KET的計劃也作罷了。
升三年級后有一天突然聽說有機構可以代報名劍橋考試了,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報KET,畢竟離開機構多年也不知道孩子水平,考KET也差不多追回了當年機構的計劃。孩子在二年級暑假結束時英語學習大概是這樣的狀態(tài):沒有線下的長期培訓課,佛系讀RAZ(假期能保證一天一篇,上學期間不保證)到T,沒有系統學過語法,跟外教線上一周一次學RE剛到RE2,偶爾背RE的單詞,除此之外沒有了。這時候一個朋友建議我給孩子做一次AR測試,嗯,作為一個偽原版娃媽,我此前從沒有給孩子做過AR測試。這次做完之后,孩子的藍思范圍在625-775L。這個朋友勸我說,可以帶孩子沖一下PET,畢竟KET成績對升學沒啥用,考完還是要考PET。說實話我心里有點打鼓,孩子畢竟從沒參加過劍橋考試,考KET的話把握會大很多,這一下就提了一個檔會不會步子太大了?但我沒有經受住勸說,感覺如果考K的話孩子確實比較輕松,經過備考可以拿到卓越,但KET卓越大概對應PET通過了,與其如此不如拼一把。于是我把已經報上名的KET改成了PET。這時候,距考試還有2個月的時間。
二、 緊張的備考過程
只有2個月的時間備考,又是臨時改成考PET,孩子也一下感覺到了壓力。來不及慢慢研究考試是怎么回事的我給孩子報了一個考沖班的錄播,大概10次課,每次2.5小時。為了盡可能的少看會屏幕,每次課都是我陪著她倍速聽,因為知識密度大,語速又快每次聽完我腦子都嗡嗡的,一次課得拆成2-3次才能聽完。而且作業(yè)的量很大,孩子一直在奮力追趕,直到國慶假期才勉強追上課程的進度。當然從結果來看,上這個課還是挺有用的,但是過程對于當時還不滿9歲的孩子來說壓力還是有點大。
短短幾次的考沖班就想提升孩子的英語水平基本是天方夜譚,但是確實能夠顯著提升孩子的應試水平。我大概說說課上老師帶著備考的順序和邏輯,如果孩子和家長的執(zhí)行力比較強,自己應該也可以搞定。
1. 了解考試題型
備考的第一步必須是了解題型和考試時間,以及折算一下目標分數等級對應每部分的最多錯題數。比如孩子比較擅長聽力,那就爭取把擅長的部分考到優(yōu)秀甚至卓越。而卓越的分數要求聽力部分最多錯2題,那相應的聽力前2個甚至前3個part就要爭取全對,給最難的部分留點空間。這樣就能從整體上對復習的目標有所把握。
2. 輔導書
整個備考過程主要用了2個系列的書,一個是PET TrainerB1 Preliminary for Schools Trainer 1 for… ,再就是改版后的真題(1+2+校園版,一共12套,B1 Preliminary for Schools 1 B1 Preliminary 1 for the Revised 2020 Ex… 劍橋PET考試B1 真題集2:學生書 英文原版 B1… )。除此之外老師還提到了語法在用Essential Grammar in Use: A Self-Study R… ,我買了也覺得挺好的,不過孩子沒有時間看。改版后的歷次考試真題是非常寶貴的資料,出的還是相當有水平,就連大人做也不免會掉進出題人精心設置的陷阱,但到最后你會發(fā)現臨近考試時做真題的水平跟實際考試時相差不大。所以不建議剛開始就用真題,一方面會打擊孩子,另一方面會浪費模擬訓練的機會。
3. 備考順序
我們的備考順序是讀-聽-寫-說,開始就用trainer那本書。以閱讀為例,先解決閱讀的part1,就把trainer里從Test 1到Test6的part1都拿出來一起做,分析每個正確答案對應原文里的哪個詞或哪個說法,多做幾次就能發(fā)現PET考試答案設置的一個規(guī)律——答案中如果出現了原文中相同的詞匯和說法往往是干擾項,真正的答案多是用不同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這個規(guī)律在閱讀的part2和part3中也經常出現。Part4的段落中填連接句比較考察語感,需要聯系上下文確認答案,重點需要關注選項和上下文中的代詞,以及關聯詞的順承、遞進和轉折關系。Part5-6主要考察固定搭配、語感和一點點語法能力,反倒沒有太難。
聽力的準備。整體來說的備考方式與閱讀一樣,也是每個part逐個攻破。聽力內容的設置通常有1-2次轉折,本身并不難,最大的難度在于有時候口音比較重,越到關鍵時刻越是說得含糊不清。我家的主要解決方式是日常練習時倍速聽,這樣到考試時反而聽得清晰了。再就是除了備考做題外閑時聽樹屋,跟讀RE的文章。
大部分原班娃都是聽說好于讀寫。在我一直的印象中,PET最難的是寫作,45min寫2篇習作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從實際備考來看,整個過程中在閱讀和聽力上花的時間是最多的,因為寫作看似困難,但是總結歷次考試內容就能知道,考察的范圍并不大。第一篇回信或回郵件通常是先表達很高興收到來信和邀請,然后按照題目的提示,說出自己的選擇、安排、理由、建議等等,完全可以提前準備一些比較固定的表達。第二篇我們選的是論述文,因為相較于編故事,這個反而更容易準備??梢蕴崆皽蕚涠温浣Y構和關聯詞,背一些好的句子??谡Z的準備也類似,可以提前準備些好的表達方式,多用關聯詞把時間撐住。唯獨閱讀和聽力,只能靠真實的水平去沖。
4. 背單詞
背單詞這個事情貫穿于整個備考過程中,但跟校內那種背完聽寫的模式不一樣,PET備考階段的背單詞主要是熟悉單詞和常見詞組的意思,至于拼寫反倒沒有想的那么重要。家長們可以看看考試中用到寫的幾個部分,除寫作外,閱讀的最后一部分常寫的都是一些代詞、介詞和連詞,聽力的倒數第二部分需要寫的經常是關于時間、地點之類的,難度并不高。至于寫作,看看真題參考答案所附的例文和打分標準就知道,哪怕是滿分作文,可能也有一些拼寫錯誤,只不過這種錯誤沒有影響到理解,所以不扣分。
PET考試的詞匯表手頭肯定要有一份,沒事就讓孩子多翻多看。特別是在做題過程中遇到的不認識的單詞,一定在詞匯表中標記下來作為記憶的重點。多滾上幾輪就會發(fā)現其實考試是有一些高頻詞的。此外,不要每次都從a-z這么去看單詞表,可以看看分類詞匯表,比如與職業(yè)相關的單詞一起看,與情緒相關的一起看,這樣一方面記得更牢,另一方面在看到某一個話題時,很容易聯系到與此相關的一系列詞匯。
5. 保持備考節(jié)奏
人算不如天算,緊鑼密鼓準備了2個月后,11月的考試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搞黃了。考試取消后孩子一下泄了氣,考試進程一中斷,備考便不再放在首位,加上后來疫情來勢洶洶,我們的生活重心已不在考試上了。直到元旦過后,得知再有10天就要考試,孩子的狀態(tài)還是遲遲回不來,我才有點著急,抓著讓她背一些寫作和口語中的表達,每天限時做真題,大概花了5天,才重新找回些狀態(tài)。當真是應了那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在此也希望各位媽媽吸取我家的教訓,盡量保持好備考的節(jié)奏。但是我后來總結,之所以水平還沒有下滑太多,還得益于疫情在家時間比較充裕,保證了每天至少讀一篇RAZ,在家的將近兩個月孩子的RAZ從U讀到了X,要不然可能考優(yōu)秀也費勁。
三、 考試的收獲
總體來說,這次考試實現了以考促學的目的。孩子考完以后明顯對自己的英文水平更自信,以前只是自己覺得自己英語好,現在能有個證明了。我也很感激當時勸我給孩子改報PET的朋友,如果沒有逼孩子和自己一把,可能現在還在備考PET的過程中。這也是孩子第一次參加比較重要的考試,整個備考過程中哭了好幾次,開始做真題時被虐得體無完膚,對著答案就哭起來了,大概做了2-3套以后情況才逐步好起來,成績也趨于穩(wěn)定。孩子當時跟我說:這是我第一次這么想做成一件事情。當我聽到她這么說的時候,我覺得這次備考的意義已經實現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我這個當媽的再推一把,盡可能拿個滿意的成績。
現在,雖然我們拿到了PET的證書,但是越往后學才知道孩子的水平差距有多大,真是學無止境,而且如果學到現在就放松了,現有的水平也保不住。從這個意義上說,考不考證書并不重要,一直處在學習和前進的軌道上才重要。
希望孩子們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P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