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Hope
2016
發(fā)布于 2018-06-19
1.韻律。寶寶天生喜歡語言的韻律感。有一次他在車上安全座椅里面要求“媽媽抱抱”,直接說到了目的地再抱,效果一般,他還在哼哼。然后我突然靈光一閃,編了一段順口溜“媽媽抱,媽媽抱,媽媽沒有抱;回家抱,回家抱,現(xiàn)在還沒到”,小家伙頓時就定在那兒了,開心的說:“媽媽還要說”。于是乎就靠著這段相當湊合的rap,反反復復一直把他講到睡著。

2.故事。這個階段的寶寶特別喜歡親身經(jīng)歷的,有一點點簡單情節(jié)的故事了,比如修空調(diào)的故事,媽媽修車的故事……一看就知道這不是編的故事,就是剛剛發(fā)生過他能理解的事情,情節(jié)也就極其簡單的三步,第一步東西壞了、第二步找人修、第三步修好了,小家伙樂此不疲,要求無限循環(huán)的講述,自己磕磕巴巴居然也能說出個差不離。

3.擬人。2歲的小小孩目前還是萬物有靈論者。比如有一天剝香蕉皮,我說是給香蕉脫衣服,他覺得特別有趣,從此剝皮的樂趣超越了吃香蕉本身。又比如修空調(diào)的時候,師傅帶了一個罐子給空調(diào)加氟,寶問“這個是什么”,我們的回答是空調(diào)水,空調(diào)肚子餓了,他立刻明白了“哦,原來空調(diào)肚肚餓了”,跟著還補了一句“Are you hungry?”太有意思了。

最初的語言都是機械的模仿,或是大人的語,或是繪本的話???歲時,小家伙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表達,也就是完全根據(jù)語境根據(jù)積累脫口而出,我無法判斷是誰教的在哪兒學的。比如我問他一個問題,他直接回復“不知道,媽媽沒有教”。喏,的確壓力很大呀。
?
回應 舉報
贊4
收藏1

推薦閱讀

9歲
想法
謝邀。

自己做一個有趣的人,不對問題設限,充分開腦洞。

葉圣陶和夏丐尊在《文心》里面有一章是“觸發(fā)”,也就是關聯(lián)性,這是我和娃聊天的基礎以及拓展所在。

舉個栗子。

上圖是位于廣州時代廣場大門前的一個噴水池。特別有意思的是噴水池里面的球是不斷地轉(zhuǎn)動的。
?
當時2歲三個月的娃到了求知旺盛期,看見自己不懂的一定會發(fā)問:“這是什么?”
?
如果你兩歲的孩子問你:這是什么?你是怎么回答的?

你的答案:___。

我是這么做的。

第一次經(jīng)過的時候,我告訴他:這是一個噴泉,噴...
10歲
想法
謝謝花編邀請。

孩子的語言能力,和孩子的其他能力有顯著的不同。

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個電腦的話,孩子的語言能力妥妥的可以算成輸出能力,所以要想孩子說的好,必須讓孩子肚子里有貨。

想讓孩子說出更多的句子,更多的語言,必須有大量的語言的輸入。

很多人都以為孩子是一兩歲才開始學說話,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孩子在張嘴說出第一字之前,必然有相當長期的語言積累期。孩子其實是從一出生就開始了他的語言積累。

多跟孩子說話,是最直接最有用最有效的語言積累方式。很多家長會有題主的困擾,孩...
11歲
想法
舉個自己的例子。

我是個幼稚的人,我跟孩子有很多話說。

有時玩積木,我會情不自禁地開始演繹情節(jié),并配上音,帶上表情。比如玩偶摔倒了,我會配音咚kua!并大喊,哦no!救救我的屁股!到底是誰扔的香蕉皮?!看到我的表現(xiàn),孩子總是哈哈大笑。我還很善于裝死,裝傻,裝大驚小怪,裝小動物,還可以一人分飾多角。跟孩子玩,重要的是動作要大,表情要夸張。你自己瘋起來娃肯定也會跟著玩。

有時候在外面,孩子不想走路要抱,我就說,小馬寶寶,快跟著媽媽回家吧。然后自己率先學著小馬嘚嘚嘚地跑起來。...
8歲
想法
我們家目前還沒有到2歲,不過和孩子一起玩可以把自己變成一個話癆,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都可以說啊,還有就是每天和娃一起讀繪本。

1??【三段式教學法】

娃在學說話前有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之前看孫瑞雪的《捕捉兒童敏感期》里有提到幫助有效兒童認知的【三段式教學法】簡明扼要,實踐證明真的很有用。

舉例來說{見到“?!庇檬种钢f“牛”;這是什么?“?!保慌T谀睦??在這里}

2??、【復盤】陪娃去公園散步、超市買東西等去的時候可以和孩子說說我們的計劃,回來的路上把今天我們一...
9歲
想法
我家有個兩歲三個月的寶寶。話嘮一個。見啥說啥。我的經(jīng)驗:首先媽媽要成為話嘮。從她沒出生在我肚子里時,我天天散步就指這指那給她看,見啥說啥,出生后我就是把她當成我的朋友一樣聊天,比如幾個月的時候看到布娃娃,我會說“寶寶,你看,布娃娃毛絨絨的,小手還可以動,你來感受一下吧”不管她有沒有理會,但是我每次跟她做任何事,我都會與她交流,包括換紙尿褲,覺得我以前就是一個人在演相聲,還演的繪聲繪色。第二,親子閱讀。我覺得繪本真是不錯。平時生活中再怎么說有些詞匯也說的不多,但是繪本不一樣,根...
10歲
想法
我個人感覺無所謂“有趣”或者“無趣”,孩子重視的是“回應和陪伴”。

兩歲開始我家寶寶問很多為什么,我一度糾結(jié)該如何回答,經(jīng)常被孩子問到詞窮,后來思索了一段時間釋然了,孩子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問的問題我們可以用他們理解的語言講明白原理的就給他們講,講不明白的就換一種方式,方法有很多,比如反問法,把問題拋給寶寶,問寶寶這是為什么,或者干脆告訴寶寶自己也不懂這個問題等寶寶以后研究要是知道了答案告訴爸爸媽媽,或者就讓孩子接受這個“現(xiàn)象”,告訴寶寶它就是這個樣子的,再或者“蝦扯蛋”都...
9歲
13歲
想法
我家正好有一個兩歲的娃,話不多,但偶爾也語出驚人。原因可能有二。1.家里有個姐姐,老愛模仿姐姐小大人的說話方式2.看的書多。
8歲
10歲
想法
我家大寶兩歲時根本不搭理我。完全是我一人自說自話,自問自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