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1999
2009 2007
發(fā)布于 2023-06-08 · 圖片3
真真是一本可怕的書啊,
里面獾對蛤蟆做的差不多就是我爸對我叔叔做的,我叔叔60歲,還被我爸像訓斥孩子一樣的訓斥。
。。。另外,這種把依賴當成生活方式的人是不會真順從的 最多是擺爛,嘴上說著是是是,并不會真的主動去做。
——
把暢銷讀物當成專業(yè)心理書籍,也是危險的行為。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8歲
17歲
想法
寫給“卡住”狀態(tài)的溫暖小書們之一 網頁版不知道怎么寫書評,索性把喜歡的字句段落摘抄,標注出來分享,很適合與頌缽共振的雨夜……

我相信,你會好起來,不會永遠卡在哪兒,一切都在改變。
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有解決自己問題的全部能力,不需要從別人那里借力。
【這句…好難理解,等我慢慢體會…
每個人的細胞里都有DNA,每個細胞中的DNA都包含著形成一個人所需指令——并且綽綽有余?!?br/>
一、賦能與權責:
“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
“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份工作了。我無法保證事情一定會變好,但我...
8歲
17歲
想法
寫給“卡住”狀態(tài)的溫暖小書們之二 今天繼續(xù)摘抄寫評,書與動畫片,也可以是“鏡子”。

四、探索童年【被看見被允許的憤怒和悲傷】

“greeting~這一周(或今天)過得怎么樣?”
“你認為是什么讓你有這種感覺?”

“你看,悲傷的原因是真實可見的:你想起了不快樂的時光,你自然會有悲傷和不快樂的情緒,所以你哭了。你能接受這個解釋嗎?”

“你肯定不喜歡,可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緒做聯(lián)結,并理解這些情緒。如果你否認它們,不論是用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體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
6歲
想法
讀書記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
蛤蟆先生做心理咨詢的過程,讀完感覺是自己經歷了一場心理咨詢,很多內容值得反復思考。

人有三種自我狀態(tài),兒童狀態(tài),成人狀態(tài)和父母狀態(tài)。
兒童自我狀態(tài)分為自然型和適應型。
自然型兒童自我狀態(tài)包含的自然情緒有:快樂和深情、憤怒、悲傷和恐懼。
自然型兒童遇到嚴厲挑剔的父母,就會調整自我以應對父母,從而進入順從和依賴的狀態(tài)。
父母自我狀態(tài)分為養(yǎng)育型和挑剔型。
成人自我狀態(tài):理性狀態(tài)。
這三種狀態(tài)會貫穿人的一生,只有處于成人自我狀態(tài)才能自我思考和成長。

讀第一遍的感受是,童年對人的...
8歲
書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
[英] 羅伯特·戴博德 著; 陳贏 譯 / 天津人民出版社
很是喜歡這本書,運用動物的形象來寫人,特別形象。看完這書之后,我還真的是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有時候還是會展現兒童時期狀態(tài),只有真的想明白成長了理解了,才會展現出成人自我狀態(tài),提高自身的情商,值得思考的東西還是挺多的,如何能做到你好,我也好,有時候還是挺難的,繼續(xù)努力吧。
6歲
11歲
想法
最近讓我受益匪淺的音頻 強烈安利喜馬拉雅的一個音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通本書音頻感受很舒服,最增值的一項是增加了10期治療師回答的10個問題,感覺能量密度特別高。配著這本書服用,效果好極了,打算多聽多看幾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
書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
[英] 羅伯特·戴博德 著; 陳贏 譯 / 天津人民出版社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
在沒有看過《柳林風聲》的情況下看完了這本書,最喜歡的是最后一章,感覺好溫馨好放松好期待,馬上種草了《柳林風聲》。
說實話,我是看不太懂一些專業(yè)性的內容的,只是覺得蛤蟆和蒼鷺的對話是非常細致的自我剖析、自我認識的過程,蛤蟆從原來的“做什么都覺得無趣,對生活的有種深深的無力感,怎么辦?誰能來幫助我”的狀態(tài),通過蒼鷺的引導,一點點的展開對自己幼年童年時家庭的回憶,對父母之間的關系,自己與父母的關系,父母對自己的反應,自己的感受,如身臨其境般的回憶。最終意識覺醒...
14歲
書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
[英] 羅伯特·戴博德 著; 陳贏 譯 / 天津人民出版社
關于情緒調整的故事!心理活動描寫的很細膩,看病過程也很詳細!朋友的關懷和熱心幫助,加上心理師的循循引導,讓主角自省自悟,自己調整過來了!想表達的是,生活中,還是要結交一些真心的朋友,遇到困難能相互拉一把,當然,很多事情別人是沒法感同身受的,最終解鈴還需系鈴人!
1 3
10歲
書評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
[英] 羅伯特·戴博德 著; 陳贏 譯 / 天津人民出版社
蛤蟆本是一個熱情時尚又愛冒險的家伙,惹出過不少麻煩和笑話,可他現在陷入抑郁不能自拔,他的朋友們決定出手相助,其中包括智慧又威嚴的歡,關心朋友,但有點兒絮叨的何屬,還有體貼善良的鼴鼠,他們商量來商量去決定,督促蛤蟆重視這個問題,并帶他去接受心理咨詢,于是本書故事就此展開。
14歲
想法
因為孩子,愛上閱讀 隨著孩子自主閱讀,我也有時間閱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書,今年迷上了科幻小說。
輔導作業(yè),脾氣變差?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發(fā)現當媽的還要學點心理學!
和孩子一起成長,做更好的自己!(最近孩子愛上烘焙,讓懶媽又一次拿出烤箱,聞到久違的餅干香!)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
7歲
想法
我的減壓方式:
有時候看看書:比如一些育兒書之類的。正面管教 遇見孩子, 遇見更好的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
有時候收拾屋子緩解壓力。比如整理書架,或者徹底的打掃一遍屋子,收拾完以后,看著干凈整潔的屋子,心里立馬就敞亮了。
有時候是健身一小時釋放一下。盡情的用運動釋放心情,鍛煉完大汗淋漓,身體也放松了很多,心情也就好起來了。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
作者:[英] 羅伯特·戴博德 著; 陳贏 譯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07
ATM1999
ATM1999
2009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