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場馬拉松
20241028新鮮出爐的完賽證書。
20241027我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場馬拉松,半程馬拉松。
平時最遠也就跑過15公里,還是在去年。今年工作比較忙,腳也因為不同原因受過幾次傷,跑得比較少。
知道中簽了,定的目標就是完賽,別的不強求。
前10公里跟平時跑得配速差不多,有賽場上氛圍的加持,跑得也比較連貫。后面11公里,每跑1公里就在心里默默的倒數(shù)。之前受傷的右腿膝蓋開始疼,把參賽包里配的止疼藥用上了,有緩解,但疼痛還在,只能一路跑跑走走,堅持完一公里又一公里。
如果放在平時我自己一個人跑,肯定是堅持不下來,跑不完的。放在一個集體的露天大party里,沿路的加油聲,鑼鼓聲,拉拉隊的助威,延綿不絕歡呼的觀眾,真的很振奮精神。當天,天氣舒爽,賽道平坦,各種漂亮小景,我第一次用這種角度看孝感,新穎又獨特。太棒了!
這一次我跑的非常嚴肅,既沒有照顧路邊的攝像機,也沒有自己拍視頻,甚至都沒有回復朋友們的信息,就連跟路邊的觀眾互動也有限。非常嚴肅認真的往前跑或者走,就怕一個泄氣就堅持不下去了。
支撐我的我信念是:一定要給我兒子帶一枚獎牌回去。雖然他不知道我經(jīng)歷了什么,但結(jié)果是他能看到的觸摸到的。
我人生的第一場馬拉松最大的烏龍是:半馬完賽,收到的是全馬的獎牌。就,被大神了。
我決定保留這個美麗的錯誤,不跟組委會調(diào)換了。
賽后,全身除了頭不疼,哪都疼。
孝馬,明年見。
我的第一場馬拉松,是有些緊張和焦慮的。
賽前置辦了我跑步以來最貴的裝備,一雙索康尼菁華的跑鞋,一塊高馳的運動手表。本以為專業(yè)的跑步運動鞋,會助我跑步時向前彈去,當然并沒有。專業(yè)跑鞋具體好在哪,跑渣是體會不出來的。所以,跑渣還是老老實實堆里程數(shù),量到了,質(zhì)就會飛躍,別卷裝備了。我是手表控,可以不買首飾,但是不能不買手表。主要是高馳的運動手表實在是太好看。早就想買了,最后,還是讓孝馬背了鍋。
比賽除了自主報名,我對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一無所知。我不知道半馬的關門時間?我不知道比賽時是否需要攜帶身份證?我不知道賽事方發(fā)的小號碼牌有什么用?我不知道原來跑到最后,補給就只剩水了,說好的流水席訥?我不知道完賽還分半程馬拉松獎牌和全程馬拉松獎牌?我不知道比完賽還有完賽證書?
這些問題都不影響我完成的人生的第一場馬拉松。
我從什么時候開始跑步的訥!30歲以后吧。因為身材走形了,因為生活壓力大,因為家庭的不愉快,因為工作的不如意。
我喜歡跑步,更喜歡跑步后那種把壓力全部釋放,煥然一新的感覺。我把跑步當成一種修煉或者釋放。
當我開始跑步,他們都說大體重不適合跑步;當我開始記錄跑步的日常,他們說有什么意思;當我堅持了好久之后,跑步傷膝蓋等你老了就知道了;當我早上五點起床跑步,送孩子上學,來不及梳洗就上班,他們都能聞到我身上的汗酸味;當我跑步一年后,看著并沒有瘦多少,他們說你看跑步?jīng)]用吧。
老實承認吧,雖然我跑步并沒有變美變瘦,但我知道現(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不是以前的我了。當我跑起來耳邊的風聲就能蓋過所有的碎碎念。當我困頓于現(xiàn)在,看不清未來的時候,我知道,我只要堅持的比別人久一點,那么我可能更有體力和精力去解決所有的問題。
跑步這件事是我們普通大眾幾乎唯一可以有展示平臺的項目,長跑項目馬拉松讓跑步這件事有了閉環(huán)。我們都從剛開始的小白,隨意的跑,然后慢慢的積累里程數(shù),每跑一次都記錄,有參數(shù),有反饋,參加比賽還有證書。比賽,讓我們跑的每一公里都做數(shù)。這些付出和喜愛有了反饋和展示的平臺。我們可以展示給自己看也可以展示給別人看。
跑步這件事是我乏味和平淡生活的調(diào)味劑,它帶給我積極向上的能量,我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努力對抗平凡且無趣的生活,跑步讓我的生活變得更好。
人到中年,人生依然可以是曠野。
最后,用村上春樹的話送給大家:“勇敢的面對眼前的難題,全力以赴逐一解決,將意識集中于邁出去的每一步,同時還要用以盡可能長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盡可能遠的眺望風景。我畢竟是一個長跑者,成績也好,名次也好,外觀也好,別人如何評論也好,都不過是次要問題。對于我這樣的跑者,應當盡的力我都盡了,應當忍耐的我都忍耐了。最重要的是用雙腳實實在在的跑過一個個終點,讓自己無怨無悔?!?/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