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深山開辟了一塊地,和家人一起,建造木屋,留了一塊田種時令蔬菜,還可以觀察森林里的鳥兒,真讓人羨慕!
故事的時間線是從冬天開始,跨越四季。同一個視角,同一片地,同一座木屋,同一家人,由于時間不同,天氣不同,光線不同,樹木的狀態(tài)不同,周圍的鳥兒不同,人與鳥兒各自做的事情也不同,像一幅流動的畫面。
作者在每一篇的右側(cè)畫面上標注出不同鳥兒在做什么,這些都是特定時間里最真實的活動,難怪被稱之為“日記”。以圖畫的方式表達出來,每一副都是一個小故事。所以這本書的內(nèi)容量其實非常大。
單純按著每幅圖下的文字讀,會覺得枯燥無味。但如果圖文結(jié)合著看,會發(fā)現(xiàn)作者在圖和文字里埋了許多細節(jié),很有意思,是一本非常細致、真實的“日記”。太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