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魚泡泡說
2017 2014
發(fā)布于 2023-09-16 · 圖片1

百物一味

小時候吃飯前有一個習慣,無論吃啥東西前都得先讓“鼻子大哥”掌掌眼聞一下。也不知道這吃前一聞的意義究竟何在,但彼時必須得聞才能吃。家里人都說這是一個壞習慣,于是它也很識趣,漸漸地從我的生活中消失,直到有一天,我吃飯前再也不需要這個小小的儀式感了。這兩天感冒突然嗅覺失靈了,無論吃啥好料都是百物一味,雖也能品出個酸甜苦辣咸,但沒有嗅覺的味覺看起來就像失掉翅膀的小鳥,沒有辣味的白酒,不放小米辣的川渝菜,完全沒了靈魂。其實,暫時沒了嗅覺也是有些許好處的,包容性和開放性比以前增強了。對于像我這樣對味道極其敏感挑剔的人來說,面堿味絕對屬于我的雷區(qū)和禁區(qū),但剛才早餐時我竟然無障礙地吃完了一碗黃面釀豆腐湯。但仔細一想,嗅覺盡無也挺可怕,如果有一天遇到了有毒氣體或變質食物,在危險面前完全喪失了防御能力更加可怕。

#習慣培養(yǎng)# 

回應 舉報
贊2
收藏

推薦閱讀

12歲
想法
取東西方所長 養(yǎng)成最好的學習習慣 前兩天在微博上看到大V 屠龍的胭脂井 討論了“什么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話題,個人覺得好詞用盡都無法贊同更多。她的觀點我先提煉,原文附圖:

東方定義的學習習慣是“行為上的”,西方定義的學習習慣是“精神上”的。

1. 行為上的學習習慣包括:“卷面要干凈,書桌要收拾好,自己要弄書包,要坐直,計算完了要檢查,要打草稿紙,要畫書寫筆記--等等這些外化的行為上的定義。”

優(yōu)點是讓孩子形成“肌肉記憶”。缺點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學校任務與社會任務完全脫節(jié)。

2. 西方的學習習慣...
15 24 2
匿名花友
想法
#童言童語# 孩子長大了,看的書多了,嘴巴里經常蹦出一些有趣的大人話。
今天中午吃飯回來,她發(fā)現空調開著,說:“我記得出門前特地關了?。 ?br/>我回答:“我也來關了一次,所以你可能不是關空調而是開空調呀!”
娃笑嘻嘻地說:“看來好習慣還是得看情況??!”
我重復了一遍她的話,看來好習慣還是得看情況啊,多么發(fā)人深省的感悟?。?br/>娃說不是書上看到的,是她自己的感受。
我不禁竊喜,最近幾天娃頻出“金句”,看來有了閱讀量的堆積,娃對成長感受輸出得很是順暢自如呢!
5歲
6歲
想法
每天都很珍貴 9月22日是2021年的倒數第100天。真是細思極恐。
每天都想記錄下來,但是時間就一笑而過了。
以前總覺得有照片傍身,可以無所顧忌,當天沒記的就改天再記吧!拖延癥頻頻現身,且一拖就望不到邊。
可惜了當時的情景交融、心潮澎湃,以及每一個美好的細節(jié)。
一、不熬夜
二、讀書健身記筆記
三、記日記
7歲
想法
今天一天手機不離手,Sunny不停的讓我手機去充電,或者說媽媽不要玩手機,線上開課回答學生問題一方面,還有就是老是在琢磨有關英語啟蒙的問題,老是看到好書就想買的沖動,像入魔一樣,同時又在告訴自己不能太跟風。心里一直疑問難道大家英語啟蒙的目的都是想讓孩子出國留學嗎?說實話即使有那個條件我也不想讓Sunny出國(當然了沒那條件哈)所以我在今天之前貌似有點跟風,看別人都買好多書甚至下功夫進行英語啟蒙,然后我也坐不住了,別人買的所有書,恨不得都要給她買回來,什么點讀筆,什么原版書的,...
3歲
想法
好書根本買不過來呀 1歲開始讀書,慢慢的堅持著,一天1本,2本,3本,5本這樣的慢慢變化著,孩子的語言等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都慢慢的凸顯出來了,現在晚上不管再晚都要讀書,不讀書都不睡覺呢,媽媽,媽媽,再讀一本吧,然后倒頭呼呼大睡了。很開心孩子有這樣的成長變化,會一直再買的路上的,一起成長讀來自世界各地經典的繪本#閱讀習慣培養(yǎng)# #習慣培養(yǎng)#
8歲
想法
雞娃之路: 獨行快,眾行遠 找云雞娃搭子

在漫漫育兒長路中,“雞娃”已成為眾多家長掛在嘴邊的熱詞。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們便懷揣著對孩子未來的美好期許,踏上了這條充滿挑戰(zhàn)與希望的道路。有人說,在雞娃路上,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這句話深刻地道出了雞娃過程中單打獨斗與攜手同行的不同境遇和意義。

一個人在雞娃路上,或許可以憑借著自己的決心和行動力,迅速做出決策并付諸實踐。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為孩子制定獨特的學習計劃,不受他人干擾。比如,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在學業(yè)上領先一步,會...
11歲
想法
升小學前,我們養(yǎng)成的好習慣有哪些,怎么做到的? 說到這個話題,突然想題詩一首??
幼小銜接很重要,習慣培養(yǎng)是王道。知識隨時能學好,自理不行自卑到。
幼兒園階段習慣培養(yǎng)很重要,比如閱讀習慣就可以通過每日的親子共讀去培養(yǎng);比如如廁習慣就可以在園在家一樣做,同標準同要求;比去書寫習慣就可以通過平時涂鴉繪畫讓孩子時刻保持正確的坐姿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良好的品質也需養(yǎng)成,比如講衛(wèi)生、懂禮貌、尊老愛幼、遇事冷靜不慌張不以哭鬧的方式去解決,這些良好品質的養(yǎng)成就需要家長的自律、老師的示范、同伴的榜樣作用、繪本的引導以及對孩子行為積極的鼓...
6歲
11歲
想法
家庭教育六句經典 【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
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每一個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學習相關的知識,關于怎樣做父母的意識和知識準備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
優(yōu)秀父母,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費盡心思。
【好習慣都是養(yǎng)出來的】
很多父母將孩子的不好習慣怪罪到學校身上,怪罪到老師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獨沒
有怪罪到自己身上。其實孩子身上的多數習慣--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是我們做父母的有意無意培養(yǎng)出來的。
【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
幫...
2歲
3歲
想法
??【育兒成長】No.1 口欲期
??口欲期里的孩子什么都要塞到嘴巴里啃一啃咬一咬,這是他們和世界接觸的方式之一.

??口欲期的階段,一般是一歲前,這期間嬰兒的快感中心集中在口腔,吃東西和用嘴感知事物,都會給嬰兒帶來快感.

因此,家長會發(fā)現,即使寶寶不餓,也會時常吮吸自己的小手甚至小腳,以及所有可以抓在手里的東西,以此來獲得快樂的感覺.

??同時,這也是寶寶探索和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在舔食的過程中,寶寶能夠感覺到物體的材質、溫度等,雖然寶寶還沒辦法用語言描述出感受,但是...
8歲
想法
開學第二周
逐漸適應了幼兒園生活,早上不哭了。
不過老師反應上課多動坐不住,不能聽老師的指令,會走神,和同學容易打鬧,真是我最討厭的學生了。
沒辦法,開始洗腦和打坐,效果不大,感覺他能懂但是控制不住自己。只有我一對一上課效果還可以,這就很麻煩了。幼兒園我也就希望他養(yǎng)成生活能力和好習慣?,F在生活能力還行,好習慣可能得花一些時間了。我已經開始尋找附近的專注力修復早教,自己也學習下感統(tǒng)失調,希望能找到解決辦法。
幼兒園的第五天,發(fā)燒請假了,不過還好,應該是著涼,很快就退了,希望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