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621
2009 2009
發(fā)布于 2021-05-24
看過類似的文章,也是抨擊刪改的。課本里確實非常多都是“有刪節(jié)”的文章,如果沒有拿原文對比,那是根本不用糾結的,基本沒什么問題。但是不幸讓你找到原文,你可能會發(fā)覺大師們還是比編輯們強啊然后才發(fā)現(xiàn),有的改得真是,念起來都不順。恩,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樣情況,我一般認為編輯們在刷存在感,要不然課本都沒有變化,國家以為他們吃白飯呢,瞬間理解他們,都不容易啊。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

推薦閱讀

首先,作為沒有話語權的平民百姓,對語本課本的改動,就算知道,可是在意能怎樣?不在意又能怎樣?

其次,語文課本的內容有限,在我們的中文閱讀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對孩子的文學審美影響不大,因此無所謂了;

再次,語文課本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學習然后應試,因此與其在文字上玩投入產(chǎn)出比為零的找不同游戲,我更關心如何將有限的精力和時間運用到提高考試分數(shù)上;

最后,不要說語文課本,我娃隨便在雜志上發(fā)表個什么文章也多半不是原文,都有編輯修改的痕跡,所以可能也是見怪不怪了。
12歲
想法
不會

語言是工具,是載體,只要方向不錯誤,多一篇少一篇無所謂的

尤其是那些現(xiàn)代文,大多數(shù)深含了8090后的情懷,才被這些人拿出來吃流量紅利

我認為,不管現(xiàn)在的課本怎么變(2013人教),大方向沒有錯,對語言學習的把握更體系化,更符合當下年輕人的認知

唯一可以吐槽的,就是那百年不變的插畫了,毫無水準
10歲
想法
我不會在意語文課本的這些改動。

我可能是屬于思想比較“紅”的,相對不太喜歡動不動批判(dang、guo、ZJ、ZF…)的。

相比語文課本的刪改,其實我比較想懟的是罵刪改、對刪改冷嘲熱諷的人。正是是這些刪改的文章教會了他們鑒賞出原文比刪改文好,教會了他們在網(wǎng)上發(fā)牢騷懟專家。

語文課本本來就是學習漢語言文學基礎的教材,而不是文學專輯。

我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會選擇名著簡寫本,自然也應該能接受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用“簡寫本”進行學習。

我自己水平不夠講不明白,試著說一點。教...
12歲
想法
壓根不介意。我覺得學校的語文課就是用來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一定的閱讀寫作技巧的。學好了后你愛去哪個書的海洋去暢游你就去,愛看原著你看原著,你愛看改編你看改編。我一年級、二年級一直在關注孩子的學校語文課程,不但不介意,我反而覺得編的很好??,符合小朋友的認知水平,也在選材上很努力的去拓展孩子的眼界認識和提高閱讀寫作水平。哪里不好了?
16歲
想法
哈哈哈,的確是男盜女娼啊。
9歲
13歲
想法
選為課文的文章,總是有“使命”的,或是傳達思想,或是在“識字”或“閱讀技巧”等語文學習任務中為孩子們搭臺階。故此,有所改動,理所應當。

一般的名著,不也有各種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讀者的改寫嘛。

義務教育和應試教育,本來就是“被投喂”、“給啥吃啥”,沒啥好議論的。
16歲
想法
改動太頻繁了。就拿部編版的新語文教材來說,去年的六年級教材里面的朱自清的名篇《匆匆》,今年改動不少。說起來呢也是細微的個別的字改動,但是這是精讀和需要背誦的課文,哪怕改動幾個字,也需要按原文默寫正確才得分。更不要說其他版本的,不同年代的課文了。有些文章已經(jīng)改到連原文都面目全非的地步,只是為了這個年紀的孩子可以接受。
12歲
想法
從我們小時候語文課本中就有很多是被刪減的,修改的……對于當時的我來說,每次老師講到文章的背景,表達的意思的時候就特別不能理解………

后來大了,看了很多原著,可能也是隨著年齡增長有了自己的思考,才能感悟其中的深意……

反正我感覺相對以前的刪或不刪,都不如鼓勵孩子多看原著
7歲
想法
所以現(xiàn)在老師都會要求孩子在學完一課后去找到它的原著來閱讀
13歲
想法
作為一個屁民家長,在意或者不在意有毛線用。課本的改動是難以避免的,無論是文章的選擇或者文章本身。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要求或者訴求。在意又怎樣?家長不同意有用嗎?還是不學了?就算是不改動,不同教參有差異的時候一樣以老師手里那個為準。這就是現(xiàn)實,接受它。
春暖花開621
春暖花開621
2009
2009
作者熱門分享
小二生的歷史之旅開始啦~  贊103 · 收藏583 · 評論90
2018——浸在小花生里的一年  贊78 · 收藏395 · 評論79
揭秘學霸的學習方法  贊49 · 收藏258 · 評論35
手工:六面魔術書做法  贊36 · 收藏119 · 評論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