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開始小古文啟蒙,利用朱文君的《小古文100》小學生小古文100篇(上下) ,每天早上20分鐘左右,第一天先讀,再講意思,第二天還是讀再講意思,第三天提問大意,關鍵字詞意思,再度,第四天,讀熟基本上根據意思可以捋順背下來。第五天復習。周六周日不學,寒暑假只復習,現在8歲二年級,小古文一百快學完了,還剩下3課左右。小時候用過《笠翁對韻》《日有所誦》,背過一些詩,能記住的多為,可理解性輸入的詩歌。無論古詩還是古文,一般會普及一點詩人朝代背景,或者所著文章的背景。
問題一:按照我們現在的進度,下一步應該學什么教材更合適,能否提供一個適合螺旋式上升的書單,甚至只列文章也可以,比如古文觀止等。
問題二:有些高頻詞,遇到還是經常記不起來意思,整篇文章可以記住,具體詞經常忘記。還有些一次不同語境多種意思的,這個年齡需不需要讓他去主動總結,會不會破壞讀書的意義。因為古文也是古人的現代文,像我們當代一樣,沒人看書的時候愿意在樹上寫上好幾個不同的解釋,破壞了書本身的興趣。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讓孩子記住一些高頻或是特殊字詞的意思。
問題三:分給古文的時間很穩(wěn)定,就是早上飯后二十分鐘,但是晚上寫完作業(yè),做完必備的,可能沒有時間再去閱讀現代文的書,或者時間變短了,導致現在孩子做數學題,不是數學題不會,而是讀題識字量不夠,和閱讀約到很多字詞不懂,又不愿意去差詞典,總在問我們,我們一旦去忙,沒有及時回答,他就不愿意去看了,從時間上和內容上如何平衡?
#古詩文學習# #古文啟蒙# #閱讀習慣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