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會動物。
唯一,有兩面性。
無論你出于何種原因,需要讓孩子選擇成為“唯一”的那個。除了思考老師會不會有意見之外,我認為更需要觀察一下孩子的表現。
和老師同學們在一起吃午餐、在一起上課后的興趣班/補課,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孩子的社交機會,如果主動放棄這個機會,那請思考一下如何能夠讓孩子更加融入集體。
再者,“雙減”本身就是新事物,學校老師也都是在摸索。參加課后班的同學少,是不是意味著孩子們都去上補習班了?這樣一來是不是就和雙減背道而馳了?這些也許是老師的顧慮。
相信隨著逐步深入,家長、老師、學校、教育局都會找到更加合理的“后雙減”節(jié)奏。
“雙減”之后,養(yǎng)兒育女請握緊這個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