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自我認知:四個學(xué)院的口號各不相同,如果你需要被分到其中之一,根據(jù)你自己的個性,你覺得你更適合哪個學(xué)院呢?
問題的答案通常帶有孩子對于自我的認知,比如認為自己擁有哪些特質(zhì),或者自己希望擁有哪些特質(zhì)。不要著眼于孩子沒有選擇的、認為自己沒有的特質(zhì),而是關(guān)注與孩子已有的,或者期望擁有的特質(zhì)來鼓勵。
格蘭芬多以勇敢、勇氣、膽識和騎士精神著稱。
赫奇帕奇以努力、容忍、忠誠和公平競爭著稱。
拉文克勞以智慧、學(xué)識與才智著稱。
斯萊特林看重野心、聰明、精明、機智和血統(tǒng)。(這其實是娃問我的一個問題,其實孩子在看書的時候,會無意間的自我比對,希望自己如同書中人)
5. 自我愿景:哈利波特曾經(jīng)在厄里斯魔鏡前看到了與父母團聚的景象,羅恩則看到自己成為了大巫師,如果你站在魔鏡前,你覺得你會看到什么呢?
不論孩子看到什么,都可能是她心中的愿景和遠景,可能是他希望達成的目標,是他未來努力的種子,一定要記下來,并幫助孩子往這個方向去努力。
6. 厄里斯魔鏡表現(xiàn)的是心中最為強烈的愿望,我們通常說,愿望激勵著人前進,可為什么老校長不允許哈利波特經(jīng)常去鏡子前面觀望呢?
有理想自然是好的,但如果沉溺于理想,則無法腳踏實地的去實現(xiàn)它,最終的結(jié)果是距離理想越來越遠。美版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封底寫著一句話“It does not do to dwell on dreams and forget to live, remember that.” dwell on dreams 則是我們說的“空想主義”,會導(dǎo)致眼高手低,當然,眼高手低總比眼低手低要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確立了理想的情況下,小哈利波特迷們,朝著你心中的理想,邁開步伐,出發(f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