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簡介
媽媽英文程度:研究生畢業(yè),通過劍橋商務英語中級(BEC中級),日常工作無英文環(huán)境
孩子英文程度:孩子從三歲開始正式英語啟蒙,到現(xiàn)在藍思值大約1075L,能夠無障礙閱讀哈利波特系列書,看BBC紀錄片、TED-EDU等科普片,跟外教無障礙交流,也可以寫一點自己突發(fā)奇想的小故事
投入時間:幼兒園期間每天一小時以上,上學后每天半小時以上
投入資源:95%媽媽牌各種資源,5%外教課,年英語科目花費1W元左右外教課,1-2k元外語書籍
02 總路線
以RAZ為主線,搭配各類網(wǎng)上能夠找到的動畫、音頻、視頻、書籍、系統(tǒng)等
啟蒙期(初章以前)分級閱讀:其他資源=2:8
章節(jié)期(初章-高章)分級閱讀:其他資源=7:3
章節(jié)后期(高章以后)分級閱讀:其他資源=2:8(逐漸脫離分級閱讀)
03 啟蒙期
階段目標:從零基礎到開口說,再到能夠自主閱讀初章書
當時我每天六點半下班到家,七點吃好飯,大概有2小時左右的時間可以陪伴孩子,除去睡覺流程,大概有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白天讓老人播放音頻,晚上大概用一個小時作為專屬“英文時間”,這段時間里,我跟她玩游戲,說英文,讀繪本。玩游戲的時候,我就當自己是老外,只說英文,家里其他人說英文,當時基本上達到了“one parent,one language”的標準,所以孩子的中英文同步發(fā)展。
大概在2.5歲的時候,開始給她聽supper simple songs,對她來說跟中文歌也沒什么區(qū)別,看看動畫片《maisy》,
大概三歲開始,我跟她每天說一些英文,做一些英文小游戲,比如走在路上,就一起唱《walking walking》,孩子不抗拒另一種語言的輸入,而且,通過走、跳、停,孩子瞬間就能明白什么是walk、hop、stop。
經(jīng)常有朋友說翻譯,我們沒有經(jīng)歷過翻譯,因為大人總是先入為主的感覺“不翻譯,孩子能懂嗎?”我覺得可以這樣想:一方面,歐美國家的孩子們學英文的時候,如何翻譯呢?不翻譯他們就可以懂啊,那么我們的孩子也能懂。另一方面,中文是世界上公認的最難的語言,孩子們都能懂,為什么英文會不懂呢?越是小的孩子,越是世界的公民,不論把他放在哪個語境里,他都能學會那個語境之下的而語言。
所以,我們只需要讓孩子處于合適的“語境”中即可。比如當我把奶瓶遞給孩子的時候,我說“Here you are”,當我們穿戴好要出門的時候,我指著門說“Open the door,please”,孩子瞬間就能意會。有些朋友說“我英文不好,不會說”,不好不會就學啊,可以看看《跟小小孩說英文》,自己都不學,怎么能指望孩子自學呢?
在有了三到六個月親子英文的基礎上,就可以開始介入動畫、繪本和分級了。我們先看了藍色小考拉動畫,再讀藍色小考拉臺詞書,再使用分級,海尼曼GK,G1,G2,RAZ aa-b都是我人肉讀,一邊讀一邊觀察孩子有沒有理解,有時候會提問“Where is XXX?”“What is XXX”“Who is XXX”“Can you jump?Can you hop?”通過這樣的提問,能夠很愉快的考察孩子是不是理解了,也許孩子并不愛開口說英文,但是讓她用手指一指畫面,做一做動作,她是非常開心的。
時而遇到孩子不會的詞語,就可以用“微軟必應”以及其他小視頻網(wǎng)站,名詞查圖片、動詞做動作或者搜視頻,形容詞我來用例句,完全不需要中文的輔助,孩子就都可以理解了,也就是使用TPR教學法。這個階段只考察孩子能不能聽懂,不考察她說或者讀。就像我們學中文,沒有人會強求半歲的孩子說話或者讀書,因為語言從輸入到輸出,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0-1歲的孩子基本不說話,但是你知道她什么都懂,因為你的指令她有反應,等到她準備好了,她自然會說。
很快,supper simple songs里面的歌曲孩子基本都會了,我們就用《清華幼兒英語0a-4b》一共10個級別,每個級別把掛圖貼在家里,聽歌曲,聽一兩個月以后,旋律都很熟悉了,就和娃一起唱,一起玩,不糾結她會不會,玩一玩自然就會了,只要不抗拒都是好的,10個級別過完大概需要一年多的時間。同時,也開始看《peppa》,四季peppa共200集左右,我們也看了一年多的時間,peppa的動畫片看過以后,我用格式工廠轉換成音頻,給孩子聽,四季全部聽完以后,她的聽力基礎已經(jīng)不錯,我們又繼續(xù)看了zoo lane 64,小公主索菲亞,海底小縱隊,螺絲釘?shù)冉?jīng)典動畫(都比較適合女孩子),晚上睡前裸聽black cat分級閱讀。
同時,分級閱讀看似每個級別都上百本,但其實真的很薄,由于有了親子英文、peppa等動畫的基礎,每天親子閱讀的時間,海尼曼GK我基本上三天就讀一遍,G1,G2,RAZ aa,a,b級別也是一樣,一個月就能把這些書過一遍,所以我又開始加入汪培珽的I can read系列,這個系列好在主題眾多,總能找到孩子喜歡的,“量”很重要,量到了,才能達到“質”的飛躍,一般一本書讀三遍左右,我就能夠確認孩子理解了,不會為了“扎實”反復讀。這個時候,孩子已經(jīng)開始開口大量說英文,而且由于她主要看的動畫片peppa,zoo lane都是BBC出品的影響,孩子的口音是英音。
到快四歲的時候,孩子的聽力詞匯量大約有2500左右,就能夠自主閱讀牛津樹6了,在此之前,我沒有教過她認讀,但是她的基礎是一百二十多首清華幼兒英語的兒歌單詞,因為我把掛圖全部貼起來,所以掛圖里面的單詞她全部都認識了,每天讀分級的時候,她也在旁邊看著,所以沒有經(jīng)歷自然拼讀,就很順利的過渡到了閱讀階段。
(即便這個時期的孩子,仍需要學習自然拼讀,也事半功倍,比較容易,這個時候,剛剛學會認讀的孩子,可以把以前讀過的海尼曼,RAZ重新拿出來,認讀一遍加深印象)
04 章節(jié)期
雖然孩子已經(jīng)認識了很多單詞,也可以閱讀牛津樹,但是并不是很喜歡自己閱讀,畢竟聽起來更省力,所以我只能依然給她讀書。這段時間,我著實有點頭疼,大名鼎鼎的《神奇樹屋》早就積灰了,可是她就是不喜歡看,我曾想過讓她每天讀一章,但是才實行了幾天,我就實行不下去了,看書本身應該是一件預約的事情,而不應該是一件讓我按著頭才能進行的事情,能不能讀初章不重要,把孩子的閱讀興趣弄沒了才重要。所以只能讓她看動畫(主要是海底小縱隊,螺絲釘,西德小子等),聽故事,后來我們繼續(xù)人肉閱讀了汪培珽的level2-3,大偵探nate,小豬梅西、神奇校車橋梁板,蘭登2,3等橋梁書,去測AR為2.4。但是她還是喜歡聽我讀,我一直希望能夠找到屬于她的一本“全壘打”的書。全壘打的意思是說,能夠有一套真正吸引她,對她的吸引力能夠讓她戰(zhàn)勝困難的書,終于,大概在5歲左右的時候,她遇到了《Dragon Master》,簡直是大愛,當時只有11本書,我就買回來了,前幾本是我讀的,偶爾幾本讓她自己讀,后來出了第12本,一開始沒有紙質書,只有電子書,她迫不及待的開始自己閱讀,就這樣開啟了初章閱讀之路(學樂出版社的braches系列都是很好的橋梁書)。
后來她又看了初章的里程碑《神奇樹屋》,現(xiàn)在回頭看看,孩子當初不愿意讀書,可能還是因為積累不夠,對自己信心不足,看到文字多的書,壓力就有點大。但是到處找書看,始終是一件麻煩事。這時,我們開始RAZ,通過對多個級別的試讀(IJKN都讀了幾本),我發(fā)現(xiàn)N級別是比較合適她的,我打印了N級別所有的lesson plan,一本一本帶著她分析帶著她過,發(fā)現(xiàn)她理解的還不錯,所以從o級別開始,就由她自己閱讀,然后做課后的quiz,每天1-2本。
這個時期,分級是絕對的主力,之所以選擇RAZ,是因為:
(1)它的階梯最長,每一個級別里的書也最多,也就是它的梯度較為緩慢,而且梯很長。
(2)RAZ內容豐富,尤其是fiction和nonfiction的比例安排的很好,低級別以fiction為主,高級別逐漸過渡到nonfiction為主,即便是作為開拓眼界的書都是可以的。
(3)RAZ自帶循環(huán)體系,一方面是有一些文章直接設置成多個級別都有同一篇不同難度的文章,另一方面是不同級別有針對同一主題的文章。這就省去了復習的煩惱,高頻詞會不斷的出現(xiàn)在孩子面前。
(4)RAZ的Quiz特別好,既有詢問文章大意的main idea,也有細節(jié)題,還有單詞題,更有詢問作者意圖、推斷等類型的題,比某些系統(tǒng)全部都是細節(jié)題要全面很多。但是只從中高級別開始做quiz就好,低級別沒有必要做quiz。
(5)Lesson Plan直接寫明精讀應該怎么做,比如閱讀前的準備,閱讀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閱讀以后讓你總結整片文章的幾個因果關系(cause and effect),非科普類文章的KWL表格填寫,比如遇到人物傳記類的文章要著重關注哪三點(personality,accomplishments,influence),讓孩子總結人物的timeline等,教會孩子不同題材的文章應該如何閱讀。所以,我每一本書都會先自己做功課,看lesson plan,把我需要提問的問題畫出來,然后根據(jù)Lesson Plan的閱讀前問題,閱讀中的講解,閱讀后的討論,需要總結的表格,嚴格按照Lesson Plan做一遍。
一開始一本書要一個半小時,到了后面依然需要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所以我只把N級別的Lesson Plan過掉,其他級別就算是已經(jīng)“授之以漁”了,只需要讓孩子自己做quiz,八九本單冊做完,統(tǒng)一批改和改錯,一般情況下,孩子的正確率都在80%以上,改錯之后,偶爾有個別書仍然有一個錯誤,我就看看文章,給孩子挨個分析一下每一個選項為什么選、為什么不選即可。把N級別講過以后,我們的英語時間也從一個小時,降低到了半個小時左右。每一本RAZ,只要quiz正確率在80%以上,就算通過了,不會再回頭讀第二次,畢竟RAZ自帶循環(huán)體系。
自從攀上了RAZ這棵大樹,為娘真是太省心了,我只需要操心買書、投喂、批改作業(yè)就可以了,她也開始上了小學,時間有限,每天就讀一篇RAZ,不怕慢,就怕停,兩個月就能過一級,一共就那么多級別,兩年完不成就三年。同時,由于孩子中英文幾乎是同時同步發(fā)展的,所以對她來說,中英文的認知水平和閱讀水平基本一致,假期就讀一讀羅爾德達爾、懷特的一些小說,當時還有一些外教網(wǎng)課,就隨便上一上,練一練口語。疫情過后,發(fā)現(xiàn)PET模擬考也已經(jīng)接近滿分了,接下來劍橋考試全面叫停,看看什么時候能考FCE再說吧。假期刷了Reading Explore的F,2,3,(1級別感覺簡單了),基本上一小時刷一單元的速度,RE 4 開始有一些難度,文章的邏輯結構更復雜了,二年級以后就暫停沒有繼續(xù)刷。
從一年級寒假的N級別到三年級接近期末,RAZ已經(jīng)刷到了Z2級別,預計6月底能夠通關。刷RAZ期間,AR測試從2.4,到4.2,到4.5,再到6.8,閱讀速度從每分鐘142詞到174詞,看完了哈利波特1-5,后面孩子不喜歡,就沒有繼續(xù)看。期間均以RAZ為主線,雷打不動,業(yè)余時間看看其他的書。
05章節(jié)后期
目前:寒假和疫情接踵而至,孩子也不能上學,也很少能夠出去玩,怎么辦呢?那就看書吧,市面上絕大部分兒童讀物都沒有障礙了,寒假看了usbone出版社的莎士比亞故事16本、希臘羅馬神話10本+、狄更斯小說10本左右、亞瑟王系列10本左右、樹屋百科系列30本+、可怕的科學20本,可怕的地理10本……
周末看看BBC紀錄片,每天早上看看TED-EDU動畫,閱讀的速度也明顯加快,大約200詞左右,反正比我快多了,眼看RAZ結束,我入手了A3000系統(tǒng),因為孩子本身就很喜歡nonfiction,這下簡直是老鼠掉進了米缸里,經(jīng)過藍思測試,目前藍思在1075L。希望能夠把握一條主線,逐步進階吧!
TIPS:
1.把握一條主線,逐步進階,不要東一榔頭,西一棒子,RAZ真的是非常好的一條線,能夠穩(wěn)穩(wěn)的從大字不識,捧到哈利波特
2.相信孩子的能力,大孩子由于中文太過強勢,不翻譯就心里不安全,所以可以翻譯故事大意,但是不要落實到句子,更不要到字,比較small和little都是小,big和large都是大,大人很難解釋清楚,遇到不認識的詞,最好也用英英字典,歐陸字典是個好東西
3.學不學自然拼讀?有了2500以上的詞匯,有些孩子完全可以不學自然拼讀就掌握規(guī)律,即便剩余的,要學的孩子,在這些詞匯打底的基礎上,學起來也很容易,如同串珠成線。所以,先不要著急自然拼讀,先搞出2500詞匯量再說
4.學不學新概念?當孩子的閱讀水平已經(jīng)達到藍思1000L的時候,新概念2對他們來說已經(jīng)很簡單了,也許背誦還是會覺得很煩,但是讀過幾次課文,看著中文背英文已經(jīng)不是什么難事,至于里面的語法,很多孩子憑著自己的語感就能寫對很多,剩余的稍微注意一下,掃掃尾效率也是很高的
5.有些孩子抗拒RAZ,需要看看是不是級別難了讀不懂?是不是每天讀一本復習四本,讓他反復讀了?在舒適區(qū)與學習區(qū)徘徊的活動,是最容易增長水平的,而反復在學習區(qū)與過難區(qū)徘徊容易降低自信。
最后,如有其它朋友愿意交流,歡迎加我的小花生,花友號513037,或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歐思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