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MM
2016
發(fā)布于 2022-08-25
對我來說很難,我只能保證孩子的基本生活和教育,學習成績好壞還是看孩子自己。如果孩子沒有內(nèi)驅力,也是孩子自己對自己的未來負責。早點兒跟孩子講清楚她自己的家庭狀況,早點兒認清現(xiàn)實,父母沒什么關系和資源可對她提供的,未來的路靠她自己想辦法。利用現(xiàn)有的這些條件,未來能夠選擇什么工作就靠她自己奮斗努力了。不想努力也沒有辦法啃老,我覺得小學到初中這個階段就可以開始思考未來了。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2

推薦閱讀

11歲
想法
自驅力 自驅力是近年最容易讓我有情緒,最想說兩句的話題。

舉例兩個失敗的嘗試:
? 放學后自由閑逛—上學期有個階段,我們嘗試了讓小朋友放學后可以不回家,直接在外面閑逛一小時,吃完晚飯六點準時回家開始寫作業(yè)。他大部分的時間去了家附近的商場,去了他感興趣的幾個商店(玩具、食品、文具、超市)打樣,晚飯通常都是麥當勞或者賽百味打包帶回家吃。有一次甚至還和同學一起去盒馬試吃了半小時。本意是想把在家磨蹭吃飯的一小時給他自由度,希望這能讓他后面的作業(yè)狀態(tài)、效率提高。實際實施的結果就是,他確實很愉...
26 32 7
8歲
14歲
想法
佩服佩服 從中學到小學,以前接觸牛娃多,但是對他們背后的家庭教育了解并不多,因為初中生家長已經(jīng)跟老師溝通的很有限。
后來,調(diào)入小學。近距離觀察和了解牛娃后,我發(fā)現(xiàn),我接觸的幾個牛娃娃都夠都有父母的身影。
牛娃一:
翟,今年初二,德勝某有名初中的年級前幾名。這孩子小學時候已經(jīng)考完了cpe。最令我佩服的是這孩子的改變能力和閱讀量。當年帶娃們讀托爾金的《魔戒》,他特別喜歡。于是他的爸爸媽媽把能買到的所有托爾金作品都買了回來,有中文買中文,沒中文就直接買原版。然后,這個孩子就給我們講托爾金的中...
36 15 8
11歲
想法
這樣的媽媽有問題嗎?不應該是媽媽屆典范嗎?至少孩子每天看到的是媽媽努力學習的樣子,而不是葛優(yōu)躺刷抖音。
再說自驅力,哪有什么天生就有自驅力的孩子,只不過因為一點小優(yōu)秀贏得贊揚,繼而獲得正反饋,督促自己更優(yōu)秀,久而久之,就有了自驅力。相反,如果沒有正反饋,沒有老師同伴們的贊賞,原本自驅的孩子也可能意志消沉。我的學生中有太多原本優(yōu)秀的孩子,高中可能全校數(shù)一數(shù)二,進入大學之后,迷失自我,沉迷于網(wǎng)絡和游戲,一蹶不振。
再說回那位虎媽,如果她在推動孩子學習的同時,給他足夠的肯定,給他一...
36 15 2
9歲
想法
沒有自驅力,就培養(yǎng)自驅力 這個問題的預設限制太大。如果是我,我的重點首先在:“沒有內(nèi)驅力,那就培養(yǎng)內(nèi)驅力?!痹趺磁囵B(yǎng),那真是另一個可以說很久的話題。反正,我家目前還沒到放棄培養(yǎng)這點,非得去“逼著學”的地步。所以,這個問題或許我也走不到需要解決后半截的地步吧。

但順著題設走,要真到了那步,也不能說這位媽媽做得不對。畢竟眼睜睜看著娃在高考就擺爛,誰也看不下去。不過,這種等于“犧牲自己”的逼法,我有點下不去手,也做不到這種程度??赡軙蚜Γ粫Φ竭@么極端的地步,一是自己沒時間沒意愿(我還有自己的事...
19 4 6
11歲
想法
都這么努力了,要不就自己考個top2看看吧 親自上考場
然后出書→我陪兒子考大學
我考上了北大,他考上了武大
我們都有美好的前途

咱就是說
有沒有一種可能
正因為媽媽太拼了
所以孩子懈怠了呢?

內(nèi)驅力內(nèi)驅力
內(nèi)里的驅動力
不是高濃縮釉
給他一萬個反應堆也沒用

就結局而言
學習的主動權居然一直都在媽媽手里
孩子卻沒有躺平?jīng)]有叛逆
還能考上武大
已經(jīng)是很小概率的事情了

過猶不及
這是孔子說的

22 3 2
我姐是985的老師,見過太多沒有內(nèi)驅力、被家長強推進大學的娃,所以在這方面,我倆觀點一致地反對自己的親人執(zhí)行這樣的操作,至于其他人,那就鞭長莫及了。各人的孩子各人自己教育,畢竟我們也不是專門做育兒公眾號的。
22 2 2
3歲
9歲
想法
敬佩,但是我做不到。
這種策略個人覺得是有實施條件的:
1媽媽本身時間相對寬松,比如工作比較自由;家里后方穩(wěn)定有給力的老人、隊友或者靠譜的阿姨料理家里瑣碎事務;
2媽媽體力和精力過人,身體好。身體這真是革命本錢!
實話實說,我娃很多題目,尤其剛走英語原版路徑的時候。他的教材,練習冊我基本也都是親自做過的。但是如果說n多年這么一路做下去,一直到送進大學,那我體力真心吃不消。而且你數(shù)學這么干,其他科目是不是也得這么干?對老母親體力要求實在太高了。這絕不是口頭上叫幾句口號,自我鼓勵...
19 3 2
17歲
想法
閑話主體 學習這個事。首先,它的主體,要逐漸理解學習的全過程管理,感受自己的節(jié)奏和效率,生長出自己的節(jié)律。不然永遠是在被逼著走,很難受的。無論快慢,找到了自己的步伐,放心大膽得走就好了。家長就是去那個鼓勁兒拍掌的角色。親自下場和孩子一起拼殺的其實并不是最智慧的,雖然某些家長的確有把孩子陪到高校的能力。但之后呢?
養(yǎng)娃是修行。修行的主體是自己,不是娃。自己不成長的修行是無效的。自己的修行和娃考上什么學校、擁有什么成績、獲得多少榮譽無關。你到底是想修行呢還是給娃帶來修行?
學習終歸還是自己...
20 2 1
是我沒看懂問題么? 我覺得這位虎媽做的這些幫助孩子挑選題目的工作其實是小花生上大多數(shù)家長都在做的,就像小時候幫孩子挑選繪本,慢慢孩子大了,幫孩子挑選練習冊輔導書學習視頻等等,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每位家長工作的細致程度不同而已,有的聽人推薦直接拿來給孩子用,有的拿來之后還要根據(jù)孩子的水平再大致篩選一番,也有自己把題目做一遍,再給孩子講解分析的,所以這位虎媽的做法沒有啥稀奇的,只是她的工作量太大了,大多數(shù)家長做不到而已。我也一樣,只能表示敬佩。
但是這件事兒和孩子的內(nèi)驅力沒有啥關系啊,家長幫忙收集整...
17 2 2
7歲
想法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點燃這把火,需要的力量,就是內(nèi)驅力。

不會像文中媽媽那么拼,也拼不來,但是真心敬佩,

相較之下,更愿意去幫孩子找到那把點亮熱情的小火苗。

所以,對孩子,

要么你生了個牛娃,自己就喜歡學習;

要么你能力很強,能兼顧尊嚴獨立和親昵依戀;

要么你懂得取舍,嚴苛地養(yǎng)出一名戰(zhàn)士。

如果都做不到,那就接受現(xiàn)實,順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