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22-08-17
我覺得名家散文是需要年齡的沉淀,才能感覺出來的,在我年輕的時候,一覺覺得這寫的有什么好呀,讀的一點也不通順,各種大白話,我們要是這樣寫的話,老師肯定會批評,沒有文采,憑什么?這就算是什么名片?現(xiàn)在慢慢的年齡漸長,確實能讀出一點感覺
回應 舉報
收藏

推薦閱讀

15歲
想法
散文多讀讀好??! 我覺得多讀好的啊,我喜歡的。無奈,我家凱凱不是很喜歡讀,太優(yōu)美了,他是直男,他說還是喜歡讀背古詩文言文,特別是節(jié)奏感強一些的,比如岳陽樓記,比如木蘭詩,比如將進酒。小時候讀過三字經(jīng)和笠翁對韻,小學低年級讀日有所誦,短的詩歌這種,感情細膩豐富的散文,我家凱凱他是讀不懂的??
本來這個小升初的暑假,是打算多讀散文的,暑假都快結(jié)束了,沒有讀過,七上第一課就是朱自清的《春》背誦好了,沒看出來他有多大的感觸,問他這篇寫得好嗎?他說,經(jīng)典的肯定是好的吧,就是有點啰嗦啊。每...
1 1 5
11歲
想法
我家娃一樣要升三,作文平時老師沒要求過,但是我們會要求他把經(jīng)歷的人和事或者練習中的作文題目用書面語說出來。感覺這個年齡的娃接受速度還是比較快的,看的文章聽的故事都會成為詞匯來源,每個時期的遣詞造句會不斷變化,還遠遠沒到固定風格的時候,只要接觸的東西是好的就保持接觸讓他自己慢慢成長吧。
p.s.遠離口水文
7歲
7歲
想法
肯定有利于寫作。寫作一方面來源于生活,一方面是想象力。沒有一定的生活閱歷和豐富的知識儲備是不可能寫出來好的文章的
8歲
11歲
想法
同問 我是來找答案的,我家孩子二升三,早上除了背古詩詞,國學,其他也不知道讓她讀什么,買了一套跟著大師來寫作,里面也是朱自清汪曾祺季羨林這些大家的文章,感覺暫時還不太適合她。迷茫中,求推薦。
寫作方面沒有培訓過,什么五感法那些套路沒給她教過。我一直認為寫作真情實感最重要,技巧方面可以慢慢學和練習,啟蒙階段還是少一些套路。
#寫作文# #小學作文資源#
9歲
想法
有利 必須有利,必然有利于寫作啊
肚子里有了,才能倒得出來。
我也準備等娃中高年級,開始美文,散文等等的熟讀成誦。
然后再開始仿寫。
慢慢來吧,文學是需要浸潤的
滋養(yǎng)靈魂的東西。

其它也沒有什么好說的,主要是混個5分。
9歲
想法
首先,我認為讀是有用的。

但也不能光靠讀,讀一篇文章至少讓孩子找出他喜歡的一部分或者大人給分析一點文章的優(yōu)點,不用長篇大論事無巨細的全面分析,哪怕一篇文章孩子能記住一種修辭方法,一種不同的表達結(jié)構(gòu),能找出一個詞語的其他同類詞語,比如形容走路的詞語,形容快樂的詞語,形容天氣的詞語。
14歲
想法
在我娃身上沒體現(xiàn)出有用。光讀不思考有啥用
14歲
想法
多用成語未必就是好呀! 1、名家散文不是應試文章,都是名家們根據(jù)自己想法來寫的,打個比方來說,你在成年后寫的隨筆作品肯定和小時候應試作文不一樣呀。
2、成語適量就好,并不是說成語越多越好,成語過于濃縮了描寫的片段,反而看起來作文就不是那么好了。名家散文那些樸實無華的段落才是真的經(jīng)典之處。
匿名花友
想法
一直都相信,讀書萬卷,其義自見的道理。尤其是語文,一門需要靠悟的學科。而悟就必須在一定的積累下。現(xiàn)在孩子閱讀大都是靠著興趣使然,要不就是學校的任務,必讀書目。對于散文的積累,確實比較少,尤其是名家美文。每日誦讀,積少成多,肯定百利而無一害。希望樓主孩子加油!
cc5081598957
cc5081598957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