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把這篇文章找出來看了一下。文章里主要問題在女兒身上,對父母關(guān)心太少。另外,老伴早逝,所以老馬比較慘。
我和文中的女兒是一個年代的,出國近20年。獨生子女,一樣會碰到父母養(yǎng)老的問題。還好近10年,父母每年在我家住的時間,少則3個月,多則半年。每次過來,都會帶他們出去玩,歐洲國家里,他們也去過10來個了。在這邊,雖然他們不會德語,但是適應能力很強,自己去買個菜,接個娃一點問題都沒有。春天摘個韭菜,秋天撿個核桃,他們總能找到生活的樂趣。
出國這件事,我父母犧牲最大,這么大年紀了,還要長途飛機來來回回。在國內(nèi)有什么事的時候,我也幫不上忙。出國是我母親的主意,這兩年她也開始后悔,沒有把我留在身邊。
作為我們,在國內(nèi)和德國都受過高等教育,不管是在德國還是在中國,生活都不會太差,我們也都能適應。在國外這么多年,變化最大的是眼界,另外,見多了各種稀奇事,做人更寬容了。
對孩子來說,他們在中國看到中國小孩做不完的作業(yè),上不完的補習班,堅決不愿意在中國上學。還好,德國的教育是先松后緊,只要能在德國大學畢業(yè),生活不會太差。他們應該是受益的一代。
關(guān)于以后,作為我自己,私心希望女兒以后能在我身邊,如果能學醫(yī)就更好了,在我自己不能做決定的時候,她能給我做出正確的決定。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以后會怎么樣,誰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