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想談談小娃的啟蒙,可總感覺拿自家小寶談經驗,為時過早。今天起的早,索性啰嗦一篇,與大家共勉。小寶3歲10個月。在入小花生之前處于啟蒙的隨心所欲階段。
1.音樂。1歲左右開始聽鋼琴名曲,家里的小米盒子中有個輕音樂,播放了好多鋼琴曲,宮崎駿動畫中的樂曲,天空之城,the rain,后一段時間還作為催眠曲,無意之間培養(yǎng)了他的樂感,現(xiàn)在能哼唱且基本在調,對音樂的敏感度為后來的廖彩杏書單的推進應該起了不少作用。
2.古文。如果不是總結,我甚至都忘了娃的古文啟蒙。2歲不到,家里買過一個國學機,一直放到姥姥家,每天睡前播放《大學》《論語》,基本替代了音樂。一直播到娃會表達“我不要聽大學”。只記得當時娃已經在大人的提示下,可以整篇充下來了,并且時不時還拿著書指讀上一段,后來英語啟蒙開始,古文也停了,估計現(xiàn)在只記得“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了。
3.數(shù)學。據幼兒園老師反映,娃對數(shù)字的敏感程度要強于同齡娃。我一直對數(shù)學情有獨鐘,這也是我最想給娃突破的地方。2歲多,娃已經能數(shù)到100,20以內數(shù)與量的關系在3歲時基本不會錯。半年前給他試聽了一個機構的線下啟蒙課。由于忙于工作,又要照顧即將小升初的大寶,一直沒上。在入小花生之后,我選擇自雞,帶娃斷斷續(xù)續(xù)讀了階梯數(shù)學的3-4歲,4-5歲,5-6歲上。最近又入了邏輯狗3-4歲,第三本還沒有讀完。感覺數(shù)學不是一個很復雜的科目,堅持下去定會有效果。
4.英語。雞娃路上,一把辛酸淚。從1歲左右誤打誤撞,在小米盒子上聽了《super simple songs》慢速兒歌,因為懶的陪娃,一聽就是半天,每天如此,一直到孩子能說出我要聽66土豆,多少多少南瓜。應該不下于100遍。后來停了一段時間,現(xiàn)在又開始聽了,不過這一遍已經能跟唱,問單詞,效果開始顯現(xiàn)。除了sss,我陪娃讀了培生的入門級,海尼曼的gk,raz的AA是在軟件上的讀的,娃很喜歡這種跟讀方式。廖彩杏讀到第8周,前面幾本書都能跟唱,幾本可以指讀,《小豬小象》《餅干狗》讀的不多,姐姐的《fly guy》聽過3本,《the first library》剛入,我感覺有點難,還沒開始。看過小豬佩奇,愛探險的朵拉,測過聽力詞匯大約在500左右。
5.中文閱讀。從推進英文閱讀后,孩子的中文閱讀明顯落后了,總感覺男娃的心智成熟比較晚,對自然科學的東西接受比較快,故事類的書總提不起興趣,一本《中國地理百科》翻了大約有一年了,配合著中國地圖拼圖,玩的不亦樂乎。娃讀的中文書確實有點少,但每一本都能重復到爛熟于心,皮特貓,我會自己讀讀完一二,四五快讀讀完1.2,鼠小弟讀了多遍。語文的學習最讓我頭疼??傉也坏剿呐d趣點。現(xiàn)在對于聽詩詞很排斥,也想請教下各位牛媽,中文閱讀路怎么走能更順一點。
羅里吧嗦一大堆,同大家分享小娃的啟蒙之路,與大家共勉。可愛的鼠小弟1—12 RAZ GK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點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