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練筆,身邊的物品
3.23書
我與書的關系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是缺書讀的,那時沒有網絡,偶爾在地攤買本童話書,就是閱讀。如果能在別人家,或者逛街路上,正好遇到一些書。從不管什么場合,就忘我讀起來。報紙,雜志,都有。有一次跟著爸媽去串門,遇到一本民間故事,缺了封面的很臟的一本書被隨意扔在炕頭。我讀的如癡如醉。
跟著爸爸出差,十幾歲的年紀,叔叔阿姨看我們在飯桌上不怎么吃東西,特意帶我們去肯德基??上堑谝淮?,我和姐姐都吃不慣。當時阿姨很納悶,這邊孩子都很喜歡呀。阿姨帶去舊房子找點我們能換洗的衣服,我遇到一本阿凡提故事。因為很喜歡,阿姨就送給我了。與漢堡雞翅相比,我對書更熟悉。
大學里,突然有了圖書館,有各種可以選擇的書,我反而,沒那么多時間沉浸在書里了。畢業(yè)后,更是與書分離了很多年。
為什么又突然開始愛上閱讀呢?
起初是很功利的,希望孩子從出生就能和書建立感情。而讀著讀著,就喚起了我的童年記憶。有時,孩子沒在身邊,或者沒有拿書要我讀給她的時候,我也會自己選一些喜歡的童書讀。跟暢銷育兒書相比,童書里的世界更美好吧!
剛開始,其實根本進入不了狀態(tài),會覺得,這書怎么這么簡單,才這么幾個字,說的是什么呀?怎么給孩子講呀?于是找精讀文章,找讀書方法。而轉了一大圈,也堅持了幾年親子閱讀后,我意識到,自己書越買越多,和孩子卻是沒有把很多書讀明白。
不禁思考,我與書是什么關系呢?我是使用者。太多的書累積在一起,我卻變成了被書控制的人,總覺得買了孩子不喜歡的,不讀會浪費。這樣的認知,很低級。圍繞著書有用和沒用,圍繞著和書關系的思考,我更懷念沒書讀,所以特別珍惜,把很多書反復讀很多遍的時光。
我很愛惜這些書,如果孩子撕書或者在書上畫畫,我會難受??墒怯幸淮?,我在自己書上做筆記的時候,孩子給她最喜歡的《愛哭公主》畫了很多情節(jié)。我突然明白,我自己可以隨便畫,為什么不允許孩子畫呢?書是她的,她有權利選擇怎么使用。
讀了很多圖畫書后,我發(fā)現自己對于文字書有點抵觸,不太能集中精力看很久,我明白是自己專注力被分散了。我試圖經過練習,進入心流狀態(tài)。
每隔一段時間,我也會清理一些不看的書,及時補充一些新書。舊書固然還有感情,但是空間和感情只能二選一。后來買書,我也會斟酌再三,自己要讀的書,如果有電子版,就不買回來占空間了。整理書,很耗時間,如果我把書控制在一定數量內,找書會比較容易。
現在的書,越來越精美了,有時候,你會忍不住下單,僅僅是想收藏。收藏書,買了書,似乎就有讀過了的感覺,而每次盤點時,會發(fā)現,原來還有那么多沒拆的?;蛘哔I了很久沒怎么讀,蒙塵的。
昨晚聽課,老師說,不一定每個孩子都是閱讀型孩子,可以從她興趣出發(fā),慢慢找到他擅長的東西。我更明白,書是工具,獲取知識,不一定只有書這個途徑。
對于孩子而言,父母,大自然,都是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