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樓下說換個隊友笑了??????……
父母教育想法不一致太常見了:
??媽媽覺得必須先把作業(yè)寫完,
爸爸覺得先玩一會兒沒什么;
??媽媽覺得孩子要專注課本,
爸爸覺得多看點課外書挺好;
??媽媽覺得不能沉迷手機游戲,
爸爸卻覺得玩游戲也能開發(fā)大腦……
在這種時候,爸爸一定要堅決支持媽媽。
要統(tǒng)一戰(zhàn)線,要告訴孩子:
家里媽媽最大,媽媽說的是對的。
心理學上有個手表定律:
當一個人只戴一只手表時,
他可以準確地掌握好時間。
當他戴著兩塊或更多的手表時,
他就無法確定準確的時間,
同時也失去了對時間把控的信心。
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
會讓孩子失去對父母的敬畏感。
之前的規(guī)則也會“土崩瓦解”。
一個孩子的成長,
取決于他對他人、和世界的感知。
在孩子還沒有自主判斷能力的時候,
習慣的培養(yǎng),品行的養(yǎng)成,
靠的是父母。
父母就像家里的兩根頂梁柱,
頂梁柱的方向不一致,
房屋必定七扭八斜,
下面的孩子怎么可能站得穩(wěn),站得高?
教育孩子就像拔河,
如果繩子都南轅北轍,
又怎么能到更遠的目的地呢?
一個家庭,一定只能有一種聲音。
媽媽往往更有原則,
也更懂得共情孩子,
所以這個決策者,最好是媽媽。
養(yǎng)育男孩,
爸爸教會孩子格局、勇氣、責任感等品質(zhì)。
媽媽培養(yǎng)孩子好的品質(zhì)和習慣。
養(yǎng)育女孩,
爸爸給孩子安全感,自信心,
給女孩好的婚姻模板;
媽媽培養(yǎng)女孩的三觀、情商、性格和品質(zhì),
決定女孩的人生高度。
要想贏得多少尊重,
先想想自己有多少付出。
好好溝通,好好陪伴,
媽媽做決策,爸爸多做事。
父母擰成一股繩,才能幫助孩子更好成長。
聽媽媽的話,就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轉(zhuǎn)自《凱叔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