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達到,但相對來說可能是一種事倍功半的做法。更好的選擇是啟蒙初期以fiction故事類為主培養(yǎng)初步的英文閱讀興趣,中后期逐步過渡到nonfiction過半乃至60%—70%,比例視娃的特質(zhì)和興趣導向而定。下面談一下看法:
閱讀是促進兒童心智成長的極佳方式。其中nonfiction科普閱讀直接促進兒童IQ智商成長,即理性為主的科學認知與思維、語言、觀察、計算、律動能力等。fiction故事閱讀促進EQ情商提升,即感性為主的個人感受、情緒表達與控制(自我認知智能)、處理外部情感及人際關(guān)系的能力(人際智能)等。在兒童心智成長期IQ和EQ均衡發(fā)展很重要。
而強調(diào)“科普”閱讀的原因,一是從國內(nèi)兒童英文原版閱讀的現(xiàn)狀看,fiction仍是主流,大量fiction類虛構(gòu)故事讀物輕易占據(jù)著大多數(shù)娃的書單,國內(nèi)不太區(qū)分或重視專門科普閱讀的現(xiàn)實,更促使家長需要及時加以平衡或干預,專門為娃去補足知識性閱讀。二是得益于大量英文原版nonfiction科普閱讀積累的廣博知識基礎(chǔ),科普娃的閱讀乃至應(yīng)試能力強、潛力大、后勁足,甚至對今后語言、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和社會學等各學科的學習也大有毗益。 三是從小的科普閱讀可以無形化解對科學的畏難感,自然培育起娃對科學的親近感,在兒童時期就形成初步的科學精神,這是無比珍貴的。(以上摘編自《原版娃的nonfiction科普閱讀路書)
從實踐來看,娃通過大量閱讀原版英文科普讀物水平能得以更快提升,且各種科學社科類詞匯與表達得以快速積累,star測試中的分數(shù)會有明顯體現(xiàn)。舉兩個栗子:娃在nonfiction閱讀中通過文中圖表牢牢記住了光譜spectrum及相關(guān)概念,對光的波長與能量關(guān)系也有了初步認識,并記住了電磁光譜electromagnetic spectrum從弱到強的名稱順序:radio wave—microwave—infrared—visible light—ultraviolet—x-ray—gamma ray的科學詞匯。以及mohs scale of rock hardness巖石硬度十級劃分,從talc滑石、gypsum石膏,到剛玉corundum(包含了ruby和sapphire等)和最硬的鉆石diamond十種典型指標石名,娃通過多次nonfiction相關(guān)閱讀興趣濃厚并記憶深刻。閱讀中潛移默化的大量知識積累不可小覷,通過這些閱讀,對各類科學常識、天文地理和歷史社會等知識點的了解也大幅增強。對于劍橋五級、雅思托福等各類考試的幫助也比fiction的效率也來得直接很多,因為考試的知識背景大多數(shù)是越來越科普知識化,是否了解相關(guān)知識背景和詞匯表達對于閱讀與理解差別巨大。
前幾天聊天時娃說自己在課堂上表現(xiàn)不錯,能否獎勵一次游戲時間,我問什么情況?娃得意地說,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提問了幾個科普知識問題(我確認了的確是道德與法治課,可能老師是為了提升課堂活躍度???),娃說自己包辦了,一是光速是多少?30萬公里每秒;二是世界上最長河?埃及尼羅河;三是恐龍滅絕原因?6500萬年前隕石撞擊墨西哥Yucatan半島造成全球災難和氣候變化;四是地球的結(jié)構(gòu),地殼、地幔、外地核和內(nèi)地核;五是三原色是?紅黃藍;六是愛因斯坦是哪國人?德國人后來變成美國人,娃還順便炫耀了一下自己一知半解的質(zhì)能公式E=MC平方,說這就是原子彈的基本道理。我問他這些知識哪里學的,答全是看和聽英文nonfiction書知道的。最后娃還得意地補充了一句,其實這是他在各科課堂上的通常表現(xiàn)??。于是我只能按約定的一貫規(guī)則答應(yīng)獎勵了他一次20分鐘游戲時間......
其實我想說的是,無論是何種語言的閱讀,父母觀念里最好從娃閱讀伊始就有fiction和nonfiction的意識,培養(yǎng)娃逐步進入nonfiction閱讀的狀態(tài),這對于提升支撐后續(xù)發(fā)展的知識素質(zhì)很重要。中文科普當然不錯,而英文科普既賺了知識又多了一門語言,一門閱讀提升幾門課程的基礎(chǔ)能力:英語+科學+物理+化學+歷史天文地理等,何樂而不為?由此,英文應(yīng)試能力的提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10級A Little History of Science435人有 · 評價102 · 書評3William BynumYale University Press / 2013-09
11級The Panama Canal (RAZ Z2)354人有 · 評價196John Perritano
9級What was the Berlin Wall90人有 · 評價35
11級A Little History of Religion168人有 · 評價12 · 書評1Richard HollowayYale University Press / 2016-01
9級footprint reading library collection1人有 · 評價1NGnational geographic
不刷科普肯定達不到CAE級別的英語水平。也許能夠到FCE水平。但你家孩子才六歲,現(xiàn)在還不用擔心無法達到去國外讀英語大學的英語水平?,F(xiàn)在不喜歡不代表幾年后也不喜歡。
我家老大以前也排斥科普的。我先給他看了朵拉和海底小縱隊。RAZ他喜歡收集APP里的小星星。即使不喜歡非虛構(gòu),他也會為了星星刷一遍的。RAZ的量很大,即使只刷一遍每個級別每本non-fiction都刷到后,掌握的詞匯量還是很可觀的。
我老大現(xiàn)在不排斥也不喜歡科普。我把低級別海尼曼大貓和國家地理拿出來讓他練習流利朗讀。他都能讀一遍完成任務(wù)。但讓他自己選書看肯定都選故事的。親子閱讀一些氣球社的翻翻書,還有蒼蠅小子科普。慢慢讓孩子喜歡上閱讀科普積累詞匯。
如果家長以后不打算讓孩子出國讀大學。也不打算把孩子培養(yǎng)成需要寫英語論文的科研工作者,那只讀英語虛構(gòu)不讀非虛構(gòu)也沒啥問題。日常英語會話夠用了。
如果要念英語大學,那入學時的英語水平最低得達到FCE,最好達到CAE。最晚中學就需要開始刷英語科普了。
最后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英語學習路線。我就是前期只刷英語小說故事,刷到莎士比亞了都沒碰英語非虛構(gòu)的娃。我從全法語中學畢業(yè)后轉(zhuǎn)讀英語科學大學預科。課本上有一半非科普詞匯和法語長得像意思也接近,我有法語母語水平的科普詞匯可以猜出英語教科書的意思。但是第一學期聽課非常辛苦。當時我的日常英語水平應(yīng)該超過FCE了,科普不行。整個兩年讀大學預科的期間,我就重點刷非科普英語書了。因為有之前讀fiction的積累,我跳過了初中級的non-fiction。直接刷成人科普期刊:The Economist、National Geographics、The Psychologist 和Scientific American。
然后再精讀每一頁教材??〈髮W預科的教材就是美國大學低年級的教材,等同于在北美其他省刷一年高中全AP課程,再讀了大學一年級。讀了一年半全英語大學預科后,我申請大學考托福:聽力錯一題、語法和閱讀滿分。寫作總分好像是6分,我被扣了0.5分。那時候應(yīng)該達到CAE優(yōu)秀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