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米果一起長大
陪米果一起長大
花友號1147968
2017
粉絲 187
獲贊和收藏 316
書架 5440 >
Vet Volunteers #01: Fight for Life Vet Volunteers #02: Homeless Vet Volunteers #03: Trickster
讀過 5414 >
Vet Volunteers #03: Trickster Vet Volunteers #02: Homeless Vet Volunteers #01: Fight for Life
書評 2 >
美國家庭親子英文 Puppet books Child's play: Don't You Dare, Dragon!
書單 2 >
家里的書有多少沒有具體統(tǒng)計過,小花生統(tǒng)計3000多本,不包括沒拆封 不到年齡以及練習(xí)冊游戲書。

我們家放書的地方有五個,一個中文書架,一個英文書架(放分級和套裝),一個推車放了兩百多本單冊英語繪本,一個小書桌前面和旁邊的抽屜放練習(xí)冊游戲書識字書和誦讀詩歌等,最后一個是空閑抽屜放了超年齡的各類書籍。

目前來說找書靠記憶,娃小重復(fù)率高,熟能生巧,基本都能找到。

另外分隔書架對找書非常有幫助,每個格子放一類,娃自己也可以找到。
?
上圖是英語書架
聽力進(jìn)步大... 小娃,感覺到了瓶頸期,但是總體進(jìn)步很大,動畫片音頻小豬佩奇和卡由沒壓力,問她聽懂了沒總能講出來,以前有些繪本因為有些難度不愿意多讀的最近也聽得津津有味,當(dāng)然和理解能力的進(jìn)步有關(guān)。
越來越覺得中文要先走一步,之前直接上科普有點兒抵觸,現(xiàn)在有中文科普打底,再來讀英文科普一樣喜歡,還會自己拓展。
不用看視力表,是直接坐在儀器前就可以檢測。只要孩子配合,一般不到一分鐘就可以檢查完。
學(xué)齡前… 幼兒園,親子閱讀時間被大大壓縮了
早上七點起床,每天爭取七點四十到園,可以趕上晨練,下午四點半去接,加上在外面玩,基本到家六點。
搞一下數(shù)學(xué)思維手工,同時英語磨耳朵,七點晚飯,之后要玩游戲(磁力片 過家家等等),八點半洗澡,九點上床,開始睡前閱讀。
娃越來越大,想法也多,基本不可能安安靜靜地聽,讀的書也越來越長,一天閱讀量再也沒超過十本。
閱讀量從疫情宅家的1300多本次斷崖是掉到了十月的200多??
需要家長引導(dǎo)和堅持

我們家從出生就開始讀書,一歲半以前基本是隨性而為,沒有刻意堅持,娃對書不反感

一歲半以后就開始刻意引導(dǎo),每天必讀,哪怕只有一本,也必須讀了書才可以睡覺,現(xiàn)在娃已經(jīng)養(yǎng)成習(xí)慣,哪怕下一秒就要睡著了,也一定要讀一本書才肯睡
1-2歲就開始啟蒙的 … 娃在月子里開始讀繪本,剛開始我只知道廖彩杏,買了第一階段。第一次對書感興趣是三四個月的時候,躺在那里玩健身架,我把書豎起來放在頭旁邊,她自己會扭過來看,還試著用手打開。
第一次開口說話已經(jīng)不記得是幾個月了,大概是八九個月,說了bubble和ball,這個是聽清華幼兒英語磨耳朵學(xué)會的?,F(xiàn)在沒事兒自己還會哼哼。
第一次自己開口說長句子是兩歲半上幼兒園,回來和我說I want stay with you。
8 2 3
我們家兩歲九個月,感覺對孩子來說除了睡覺都是在玩

平時除了親子閱讀,室內(nèi)一般玩 過家家(扮演幼兒園老師或者醫(yī)生病人或者媽媽孩子角色互換),積木(木制 磁力片 樂高),粘土 橡皮泥,剪紙,涂色,貼紙,玩顏料(自己隨便涂涂抹抹),還有幫忙泡咖啡 洗菜 切菜 擦桌子 澆花這種家務(wù)類的,以上屬于靜態(tài)游戲。動態(tài)一般是蹦床 爬隧道 拍球或者在室內(nèi)騎各種車。

戶外基本是帶一個玩具,基本是球或者各種車(滑板車 三輪車 平衡車 扭扭車)的一種,接下來只要你放得開,娃一下子就進(jìn)入狀態(tài),只怕你...
娃還在學(xué)前… 從長沙疫情控制住幼兒園開學(xué)就迫不及待地把娃送進(jìn)了幼兒園托班,所以九月份雖然還不滿3歲已經(jīng)要開始上小班了,預(yù)計會一直是班上最小的娃

下半年的計劃其實還是延續(xù)之前
英語方面,雖然娃的聽力詞匯已經(jīng)有近兩千,口語也是輸出句子,但由于認(rèn)知限制,還是決定把500-1000聽力詞匯階段的書讀完,但是加上了RAZ,加上已經(jīng)買回來的繪本按照一天5本左右的進(jìn)度慢慢消耗。分級控制量,每天不超過15本。其次要加強(qiáng)科普,手邊只有I am ,Let's find out和國家地理兒童pre,一共78本...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到了探索世界的階段,總是喜歡在外面。

我家娃也是一樣,從疫情緩解可以出門開始就沒有一天是在家的。大部分時間是從早上八九點出門一直玩到晚飯后才回家,這樣一整天就只有睡前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親子閱讀就可以睡了。偶爾犯懶也是早飯后讀會兒書就出門,午飯在家吃,吃完看書睡午覺,然后醒來接著出去閑溜達(dá),六點到家晚飯,洗澡讀書睡覺。

后來實在受不了天天在外面吃飯,我就把她送幼兒園上托班了。幼兒園早上八點送過去到下午四點半去接,然后在外面玩到六點半七點左右回來,大人吃晚餐,...
還算佛系,每天差不多半小時 … 娃還太小,認(rèn)知上達(dá)不到,所以老母親只能佛系對待
前一段時間已經(jīng)讀到牛津5了,第一遍可能沒太理解,還能每天讀幾本,興趣濃厚,第二遍理解得好一點兒,突然說害怕,所以暫時停了牛津樹
把培生 圖書館 和廖單又拿出來了,最近只每天睡前讀幾本,其它時間只用音頻磨耳朵,廖單和卡由第一季換著來,沒有固定時間,愿意聽就多聽會兒,忘記了也沒補過
吃的多么? 從加輔食開始就有三文魚,現(xiàn)在兩歲半,平均下來兩周一次吧,每次都是在山姆會員店購買,冰鮮和冷凍二八開吧,主要取決于我是否想吃刺身。
深海魚主要擔(dān)心重金屬問題,所以每次吃的都不多,基本都是直接煎熟調(diào)味就可以了。
娃是貓舌頭,只要是魚來者不拒,所以可以換著吃。據(jù)說沙丁魚最好,不僅DHA含量高,而且重金屬沉積最少,可惜只有罐頭,打算等娃大一點兒再嘗試
我家兩歲半女寶,開始啟蒙得時候最喜歡Karen Katz系列,幾乎每天都有讀很多遍

還有My mum,My dad, Pat the bunny ,Spot,Dear zoo,I am a bunny 都是比較簡單易懂,又廣為人知的繪本。
兒童房的前后對比圖,雖然還沒床,但是娃已經(jīng)在沙發(fā)上睡了兩晚了。
第一天直接尿床了,第二天睡前告訴她不能尿床,她自己說如果我要尿尿就去爸爸媽媽房找媽媽。半夜真的就自己跑過來喊“媽媽我要尿尿”,看來今天要直接把兒童馬桶放門口,讓她直接自己去。
雖然順利分房了,可是上幼兒園又一波三折,本來都已經(jīng)可以自己走去幼兒園了,我和爸爸以為已經(jīng)適應(yīng)得很好了,正慶幸,結(jié)果今天早上就啪啪打臉了。早上直接不要爸爸去送,要我一個人去,還沒出小區(qū)門就不肯走了,抱到幼兒園附近更是直接掙扎下地要往家跑。連拖...
這種情況基本上很少,一般都是跟孩子說句子,指著一只眼睛就說It's an eye .指著兩只就說They are your eyes.腳就更多好操作,直接說left foot ,right foot.

我家小娃就是這么搞的,自己分得清,我問wher is your eye (其實是我說錯了),她就指一只眼睛,如果我問where are your eyes,她就捂兩只眼睛。
超過了! 小娃,所以只講聽說方面,已經(jīng)慢慢超過媽媽了

老母親的應(yīng)試英語開不了口,聽力也慢慢退化了

跟著娃啟蒙的過程,老母親也在慢慢進(jìn)步,是緊跟在娃的后面,動畫音頻娃先聽懂,我聽得多了才能懂。培生基礎(chǔ)級玩耍過程中娃可以復(fù)述出來,老母親處于能聽懂娃說,自己不會說,沒辦法回應(yīng)的尷尬的境地。感覺自己嚴(yán)重拖了娃的后腿。
曬圖夸夸我家孩子的“美貌”… 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娃最好看
雖然剛出生的時候嫌棄得要死,但是現(xiàn)在越看越覺得小棉襖很好看
兩歲半上幼兒園,剛開始幾天哭慘了,幼兒園老師說午睡的時候要哭,告訴她會吵到別的小朋友就不哭了,一個人坐在小床上發(fā)呆,超級懂事
今天去辦理的入園手續(xù)

本來還在猶豫要不要送去,一是因為疫情,二是因為孩子年齡確實還小

昨天晚上幼兒園發(fā)了好多視頻要求家長認(rèn)真觀看學(xué)習(xí),強(qiáng)調(diào)了教育局的各項要求,讓我覺得真是繁瑣的要命(雖說不一定都能按要求做),反而覺得幼兒園里面說不定比家里還安全些。本地有三個月沒有新增病例,平時出去玩對口罩也幾乎沒有要求了。

再加上最近孩子精力越來越旺盛,幾年的全職媽媽生涯把我對娃的耐心眼看就要磨沒了,每天一起床就要出去玩,中午也不愿意回家吃飯,每次回家都是一場戰(zhàn)斗。小區(qū)的同齡孩子基本都...
作為子女,準(zhǔn)備怎樣給母親慶祝節(jié)日? 遠(yuǎn)嫁,一個人帶娃,每天雞飛狗跳
早上還沒來得及打電話問候,媽媽已經(jīng)發(fā)微信祝福我母親節(jié)快樂了??,抽空發(fā)了個紅包聊表心意,然后老公也非常自覺地給岳母發(fā)了個紅包,值得表揚??
順嘴問了一下要不要給婆婆發(fā)個紅包,被老公拒絕了,原話是你發(fā)了估計會自動退回(婆婆是個真文盲,雖然用著iphone卻只會接打電話,微信發(fā)個視頻聊天也不會接的那種)
我家小朋友就是兩歲左右加入的分級,不過最開始用的是牛津小土豆和I can read,還有單詞書。

引入海尼曼的時候,我們基本是一天十幾甚至幾十本,包括現(xiàn)在我們讀分級也是每天十幾本,因為分級薄薄的一本,基本上一本就兩三分鐘,幾本往往娃還沒進(jìn)入狀態(tài)就已經(jīng)結(jié)束了。我們分級是當(dāng)繪本讀的,所以基本就是我人肉讀,娃聽,偶爾力所能及拓展一下。不過海尼曼也在讀了八九遍之后被娃嫌棄了,所以我要求她跟讀一遍之后就閑置了。

兩歲的娃我覺得英語啟蒙可以用的形式很多,兒歌 動畫片 繪本,分級孩子不...
好像每個孩子都有這樣的過程

我覺得讀繪本更應(yīng)該尊重孩子的感覺,孩子指讀圖片的時候其實是最適合拓展的切入點,引導(dǎo)孩子觀察圖片,順便引申一下,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

我家寶寶對食物最感興趣,每次讀書只要出現(xiàn)吃的就會指著一個個說,這我的做法是把能想到的食物全部說一遍,順便分類,比如問水果有什么,飲料有什么等等。最后一句話“好了,我們接著讀”,轉(zhuǎn)回來接著講繪本,拉回孩子的注意力。反正娃能很快轉(zhuǎn)換過來,接著聽。

希望我的經(jīng)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