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家里發(fā)生了很多故事。
最大的事,隊友也和我一樣,成了沒爹的孩子。好在老爹走得急,沒遭太多罪,80多歲也算是喜喪。
我做了種牙的二期手術和植齦術,痛得我將近兩周都吃不下什么飯,真真正正成了吃軟飯的人。而且作得很,就這樣還天天熬夜刷劇,我想我是有心病難醫(yī)。
娃迎來了高中第一次考試——期中考,貌似是超常發(fā)揮,拿了年級第二,比初中的千年老三終于進了一步。不過和娃的目標校還有不少距離,數(shù)理化地都有洞,最大的洞還是在語文。
年三的分數(shù)僅差幾分,咬得很死,特別是他的語、數(shù)、地都是單科年級第一,日后甩掉歷、政、生,沖擊年一不成問題。年一的分數(shù)更是以超過20多分的水平遙遙領先,被娃歸在了“神之領域”。
我在知道這位年一的分數(shù)前,就已經(jīng)大膽預測了這位學神至少會比娃高20分。通過對他的學習習慣、精神狀態(tài)的了解,特別是這位學神非常低的心智損耗水平,早就大大驚艷了我?!吧裰I域”不是隨便說說的。我扒劇一樣,翻看過他小學時代的學校公眾號記錄。我們還在為寫不出作文抓耳撓腮時,人家的主持和演講就已經(jīng)成熟而穩(wěn)重了。據(jù)他的小學同班同學說,他好像是三年級就突然開竅了。
一切“果”皆有“因”,這種子絕不是三年級才種下的。家長會上聽其母親的談吐和思路,也是有條不紊、清晰明了。猜測從基因的角度就……不扯其他,只說關于學習這件事兒。
除了語、英、地沒拿前三,年一包攬了其他所有學科的獎狀。頒獎會上,老師采訪:當年級第一會有壓力嗎?他回答說,確實有壓力,但成績不是重點。原話娃忘了,大概意思是,他關注的重點并不是我要考到年級第一,而是——每天上課老師講的知識有沒有認真聽,每天的作業(yè)有沒有認真完成,在復習筆記和寫作業(yè)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有沒有充分思考、及時解決。對于提出的問題,在充分思考并于當天解決后,收獲才是實實在在的。
之前小溪約稿,寫寫站在高中看小學、初中的教育得失,我實在沒得可說,或者說以前說過的不想重復。
我還是站在高中教育的角度,反思一下眼下應該去正視的幾件事吧。
??當下付出的極致努力,不會即刻兌現(xiàn)出成績。所以,接受比改變重要。焦慮的基底是因比較而產(chǎn)生的失衡。和他人比,或者和自己付出的努力比,都可能會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先無條件地接受下來,不去內(nèi)耗,記住飛輪效應,才是破解焦慮的密碼。踏實地在每一天都感受到“確定性獲得”,滿足于當下的努力而非努力的結(jié)果。
??思維比知識本身重要。我們看到的是高中一年的知識量相當于初中三年知識量的總和,所以我們常常把思路放在如何更多更好地吸收知識上。其實,越往高處的較量越是思維水平的較量,而非知識量的多寡。你稱它為“開竅”也好,你說它是“成熟”也罷,其實都是思維水平的具體呈現(xiàn)。而思維能力不是憑空來的,也是通過鍛煉得來的,只是有時候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無意中做的一些與學習看上去不那么相關的事,反倒在未來決定了一個人的智力水平。難理解嗎?可以想想一個人的記憶能力其實和他的聯(lián)想能力是分不開的。聯(lián)想是單純學來的嗎?
??幾個重要的認知。雖然很普通,但卻常常被忽視。
一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前提是學習自主權(quán)要盡可能掌握在學習主體手里。學習的中心不是老師也不是家長,而是學生本人。老師的“教”和家長的“陪”都代替不了自主的學。由此可以倒推初中、小學如何放手,來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是摒棄秘籍思維。沒有“葵花寶典”,一切學習資源都只是外在助攻,多牛茶的老師、課程、教輔都只是身外之物,而真正引起質(zhì)變的是內(nèi)在的覺醒。學習就是平心靜氣地一步一個腳印,把手中的資源用到極致。到處求資源約等于被資源割了韭菜。再好的資源,用不上的還不如一塊磚。四大信息源——學校老師、教輔、同學、社會師資,都充分利用好了嗎?資源使用中還存疑嗎?問題有沒有徹底得到解決?
三是建立全流程優(yōu)化的觀念。預習、聽講、練習(作業(yè))、復習、考試、總結(jié),這是學習的一個閉環(huán),沒有哪個環(huán)節(jié)是不重要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效率的提高都會帶來整體效率的大幅提升。有時候過于重視考試,好像前面的環(huán)節(jié)都是為了考試服務的,這是舍本逐末??荚囀菣z測前面環(huán)節(jié)落實好壞程度的衡量器,這個衡量器本身并不重要,真正應該重視的是考試后的總結(jié)與復盤。使學習的流程真正完成閉環(huán),才會有螺旋式上升。
四是一切學習成績提高的秘訣都離不開高強度用腦。文科的復現(xiàn)(記背),理科的刷題,奔著把腦用到極致去的才有用。腦越用越活。往往我們做不到的就是在用腦上“對自己狠一點兒”。
五是應試教育和素質(zhì)教育并非悖反,有時候是互相促進的。寫不出議論文就說高考作文反人類嗎?實際上有可能是缺乏練習導致思維鏈條短,或者對社會生活太不關心。那么,把寫議論文的能力練習到極致,說不定,思維水平會上一個大臺階。
??高中最重要的是提高效率。高效學習的核心原理其實就是學習中心論和高強度用腦。說著容易做著難??!誰能把這簡單的原理落實到平常的學習生活中去,誰就是真正的強者。
??別急,讓子彈飛一會兒。高中一上來,都一樣的不適應,理解其“因”,不計較其“果”。想辦法把“不成咋辦”變成“咋辦不成”!沒有人生是讓我們準備好了再開始的,就這么學會“見招拆招”,不算是智慧嗎?
和娃達成了共識,高一一年的主題就是適應高中學習節(jié)奏,把學習策略落實、落實、再落實,變成一種肌肉記憶。想方設法降低心智損耗,做好精力管理。洞呢?能補多少算多少,關鍵是不斷嘗試高強度用腦,感受這種痛苦,慢慢轉(zhuǎn)化為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