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建議閱讀書目

2008
2020-7-4 00:15 原創(chuàng)

(以下全部為摘錄。讀讀前面的大段論述,雖然讓人覺得頭暈,但還是值得的。這種文風在上世紀40年代或者該書大幅修訂再版的1972年稀松平常,但如今的網(wǎng)絡(luò)時代,它已經(jīng)和普通讀者,或者說那些已完成字匯積累階段不斷步入成熟的閱讀者,產(chǎn)生了距離。 )

下面所列舉的書單,都是值得你花時間一讀的書。我們說“值得你花時間”是很認真的。雖然這些書并不全都是一般人所認為的那種“偉大”,但只要你肯花時間努力,你就能得到回饋。所有這些書都超越了大多數(shù)的水平——超出許多。因而這些書會強迫大部分讀者作心智上的成長,以了解并欣賞這樣的書。當然,如果你想要增進自己的閱讀技巧,這樣的書就是你該找的書,同時你也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文化傳統(tǒng)中有過哪些偉大的思想與說法。

就我們在上一章所談的特殊意義而言有些書特別了不起。每次你重讀,都會發(fā)現(xiàn)許多新的想法。這些書是可以一讀再讀,永不會厭倦的。換句話說,這些書——我們不會正確地指出有多少這樣的書,也不會指出是哪些書,因為這是由個人判斷的——超越過所有讀者的水平,就算最有技巧的讀者也不能超越這樣的書。我們在上一章說過,這些作品就是每個人都該特別努力去研讀的書。這些書是真正的偉大作品,任何一個人要去荒島,都該帶著這些書一起去。

這個書單很長,看起來有點難以消受。我們鼓勵你不要因為這個書單而覺得為難。一開始,你可能會先要辨識大部分的作者是誰。這里面沒什么是一般人難以了解,因而就該冷僻的道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提醒你,不論基于什么理由,最聰明的做法都是從你最感興趣的書開始讀。我們已經(jīng)說過許多次,主要的目標是要讀得好,而不是要讀得廣。如果一年當中你讀不了幾本書,其實不必覺得失望。書單上的書并不是要你在特定時間里讀完的。這也不是非要讀完所有的書才算完成的挑戰(zhàn)。相反,這是一個你可以從容接受的邀請,只要你覺得很自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開始。

作者名單是按時間前后順序排出來的,以他們確實或大約的出生時期為準。一位作者有很多本書時,也是盡可能按作品時間順序排列的。學者們對每一本書的最早出版時間可能不見得有一致的看法,但這對你來說沒什么影響。要記得的重點是:這個書單就像是一個時代的演進表,當然,你用不著依時間先后的順序來讀。你甚至可以從最近出版的一本書來讀,再回溯到荷馬及《舊約》。

我們并沒有把每一位作者所有的書都列出來。通常我們都只挑選比較重要的作品,以論說性作品而言,我們挑選的根據(jù)是盡可能表現(xiàn)一位作者在不同學習領(lǐng)域里作了哪些貢獻。在另外一些例子中,我們會列舉一位作者的幾部作品,然后把其中特別重要又有用的書用括號標示出來。

要擬這份書單,最困難的總是跟當代作品有關(guān)的部分。作者越接近我們的年代,越難作很公正的評斷。時間能證明一切是句好話,但我們不想等那么久。因此對現(xiàn)代的作者或作品,我們預留了一些不同觀點的空間,因此在我們書單比較后面部分的書,我們不敢說有前面那些書公認的地位。

對前面部分的書,可能也有人有些不同的觀點,因為我們沒有列入某些作品,可能會認為我們在挑選時有偏見。在某些例子中,我們承認自己是有些偏見。這是我們開的書單,自然會跟別人開的書單有點不同。不過如果任何人想要認真地研擬一份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書單,以增進閱讀能力的話,其間的差別應(yīng)該不會太大才對。當然,最后你還是要自己擬出一份書單,然后全力以赴。無論如何,在你列出自己的書單之前,先看一份被一致公認為好書的書單,是很聰明的做法。這份書單是一個可以開始的地方。

我們還要提出一個疏漏之處,這可能會讓一些不幸的讀者覺得很受打擊。這份書單只列出了西方的作品,不包括中國、日本或印度的作品。我們這么做有幾個理由。其中一個是我們對西方傳統(tǒng)文化以外的文化并不十分在行,我們建議的書單也不會有什么分量。另一個原因是東方并不像西方這樣是單一的傳統(tǒng),我們必須要明白所有的東方文化傳統(tǒng)之后,才能將這份書單擬好。而很少有學者能對所有的東方文化都有深刻的了解。第三,在你想要了解其他世界的文化之前,應(yīng)該要先了解自己的文化?,F(xiàn)代有許多人試著要讀《易經(jīng)》或《薄伽梵歌》(Bhagavad-Gita),都覺得很困難,不只是因為這樣的書本身就很難懂,也因為他們并沒有先利用自己文化中比較容易理解的書——他們比較容易接近的書——把閱讀技巧練習好。

還有另外一個疏忽之處要提提。雖然是一份書單,其中主要以抒情詩詩人為人熟知的作者卻沒幾位。當然,書單中另外有些作者也寫抒情詩,但他們較為人知的是一些較長的其他著作。這方面不該當作是我們對抒情詩有偏見。讀詩,我們認為從一本好的合選集開始閱讀,會比從某一位作者的個人選集開始要好得多。帕爾格雷夫(Palgrave)編輯的《英詩金庫》(The Golden Treasury)及《牛津英詩選》(The Oxford Book of English Verse)是最好的入門書。這些老的詩選應(yīng)該要有現(xiàn)代人做增補的工作——像塞爾登·羅德曼(Selden Rodman)的《現(xiàn)代詩一百首》(One Hundred Modern Poems),這本書用很有趣的概念,廣泛收集了當代隨手可得的英詩。因為閱讀抒情詩需要特殊的技巧,我們也介紹了其他相關(guān)的指導書籍——像馬克·范多倫的《詩歌入門》(Introduction to Poetry),是一本合選集,同時也包含了一些短論,談到如何閱讀許多有名的抒情詩。

我們依照作者及書名將書單列出來,卻沒有列出出版者及特殊的版本。書單上幾乎所有的書都可以在書店中找到,有許多出了不同的版本,平裝或精裝都有。不過,如果哪位作者或哪本作品已經(jīng)收錄進我們自己所編輯的兩套書,那就會特別標示出來。其中出現(xiàn)在《西方世界的經(jīng)典名著》(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中的,打一個星號;出現(xiàn)在《名著入門》(Gateway to the Great Books)中的,打兩個星號。

1.荷馬(公元前9世紀?)

*《伊利亞特》

*《奧德賽》

2.《舊約》

3.埃斯庫羅斯(公元前525—前456)

* 悲劇

4.索??死账梗ü?95—前406)

* 悲劇

5.希羅多德(公元前484—前425)

* 《歷史》

6.歐里庇得斯(公元前485—前406)

* 悲?。ㄌ貏e是《美狄亞》、《希波利圖斯》、《酒神的女祭司們》)

7.修昔底德(公元前460—前400)

*《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

8.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前377?)

* 醫(yī)學著作

9.阿里斯托芬(公元前448—前380)

* 喜?。ㄌ貏e是《云》、《鳥》、《蛙》)

10.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

* 對話錄

(特別是《理想國》、《會飲篇》、《斐多篇》、《美諾篇》、《申辯篇》、《斐德若篇》、《詭辯篇》、《高爾吉亞篇》、《智者篇》、《泰阿泰德篇》)

11.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 著作(特別是《工具論》、《物理學》、《形而上學》、《靈魂論》、《尼各馬可倫理學》、《政治學》、《修辭學》、《詩學》)

12.** 伊壁鳩魯(公元前341—前270)

《致希羅多德的信》、《致美諾西斯的信》

13.歐幾里得(活躍于公元前300)

*《幾何原理》

14.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 著作(特別是《論平面圖形的平衡》、《論浮體》、《沙粒的計算》)

15.佩爾加的阿波羅尼烏斯(活躍于公元前240)

*《圓錐曲線論》

16.** 西塞羅(公元前106—前43)著作(特別是《演說集》、《論友誼》、《論老年》)

17.盧克萊修(公元前95—前55)

*《物性論》

18.維吉爾(公元前70—前19)* 著作

19.賀拉斯(公元前65—前8)著作(《頌歌與長短句》、《詩藝》)

20.李維(公元前59—公元17)《羅馬史》

21.奧維德(公元前43—公元17)著作(特別是《變形記》)

22.** 普魯塔克(公元45—120):*《希臘羅馬名人傳》

23.** 塔西佗(55—117)*《歷史》*《編年史》《農(nóng)業(yè)志》《日耳曼尼亞志》

24.杰拉什的尼各馬可(活躍于公元100)*《數(shù)學入門》

25.** 愛比克泰德(60—120)* 論說集《道德手冊》

26.托勒密(100—178;活躍于127—151)*《天文學大成》

27.** 盧西安(120—190)著作(特別是《歷史寫作方法》、《真實的故事》、《待售的哲學》)

28.馬爾庫斯·奧勒留(121—180)*《沉思錄》

29.蓋倫(130—200)*《論自然機能》

30.《新約》

31.普羅提諾(205—270)*《九章集》

32.圣奧古斯?。?54—430)著作(特別是《論教師》、*《懺悔錄》、*《上帝之城》、*《基督教教義》)

33.羅蘭之歌(12世紀?)

34.尼布龍根之歌(13世紀?)

35.薩加(北歐神話)

36.托馬斯·阿奎那(1225—1274)*《神學大全》

37.** 但?。?265—1321)著作(特別是《新生》、《論世界帝國》、《神曲》)

38.喬叟(1340—1400)著作(特別是 *《特洛伊羅斯與克麗希達》、*《坎特伯雷故事集》)

39.達芬奇(1452—1519)《筆記》

40.馬基雅維里(1469—1527)*《君主論》《論李維前十書》

41.伊拉斯謨(1469—1536)《愚人頌》

42.哥白尼(1473—1543)*《天體運行論》

43.托馬斯·莫爾(1478—1535)《烏托邦》

44.馬丁·路德(1483—1546)《三檄文》《席間談》

45.拉伯雷(1495—1553)*《巨人傳》

46.約翰·加爾文(1509—1564)《基督教教義》

47.蒙田(1533—1592)*《隨筆》

48.威廉·吉爾伯特(1540—1603)*《磁石論》

49.塞萬提斯(1547—1616)*《堂吉訶德》

50.埃德蒙·斯賓塞(1552—1599)《婚前曲》《仙后》

51.** 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隨筆》《學術(shù)的進步》《新工具》《新大西島》

52.莎士比亞(1564—1616)* 著作

53.** 伽利略(1564—1642)《星際使者》*《論兩種新科學及其數(shù)學演化》

54.開普勒(1571—1630)*《哥白尼天文學概要》《論世界的和諧》

55.威廉·哈維(1578—1657)*《動物的心血運行論》*《論血液循環(huán)》*《論動物的生殖》

56.托馬斯·霍布斯(1588—1679)*《利維坦》

57.勒內(nèi)·笛卡爾(1596—1650)*《指導心智的規(guī)則》*《論方法》*《幾何學》*《第一哲學沉思錄》

58.約翰·彌爾頓(1608—1674)著作(特別是*短詩,*《論出版自由》、*《失樂園》、*《力士參孫》)

59.** 莫里哀(1622—1673)喜劇(特別是《守財奴》、《太太學堂》、《恨世者》、《討厭自己的醫(yī)生》、《答丟夫》,等等

60.帕斯卡爾(1623—1662)*《致外省人信札》*《思想錄》*《科學論文》

61.克里斯蒂安·惠更斯(1629—1695)*《光學論》

62.斯賓諾莎(1632—1677)*《倫理學》

63.約翰·洛克(1632—1704)*《論寬容》*《政府論》*《人類理解論》

64.讓-巴蒂斯特·拉辛(1639—1699)悲?。ㄌ貏e是《昂朵馬格》、《費德爾》等)

65.牛頓(1642—1727)*《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光學》

66.萊布尼茨(1646—1716)《形而上學序論》《人類理智新論》《單子論》

67.** 丹尼爾·笛福(1660—1731)《魯濱遜漂流記》

68.** 喬納森·斯威夫特(1667—1745)《木桶的故事》《致斯黛拉小札》*《格列弗游記》《一個小小的建議》

69.威廉·康格里夫(1670—1729)《如此世道》

70.喬治·貝克萊(1685—1753)*《人類知識原理》

71.亞歷山大·蒲伯(1688—1744)《論批評》《鬈發(fā)歷劫記》《論人》

72.孟德斯鳩(1689—1755)《波斯人信札》*《論法的精神》

73.** 伏爾泰(1694—1778)《英國書簡》《贛第德》《哲學詞典》

74.亨利·菲爾?。?707—1754)《約瑟夫·安德魯斯》*《湯姆·瓊斯》

75.** 塞繆爾·約翰遜(1709—1784)《人類希望的虛妄》《英語詞典》《拉塞拉斯》《詩人傳》

76.** 大衛(wèi)·休謨(1711—1776)《人性論》《道德和政治論文集》*《人類理解研究》

77.** 讓-雅克·盧梭(1712—1778)*《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chǔ)》*《論政治經(jīng)濟學》《愛彌兒》*《社會契約論》

78.勞倫斯·斯特恩(1713—1768)*《特里斯特拉姆·香第》《多情客游記》

79.亞當·斯密(1723—1790)《道德情操論》*《國富論》

80.** 康德(1724—1804)*《純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學原理》*《實踐理性批判》*《法的形而上學原理:權(quán)利的科學》*《判斷力批判》《永久和平論》

81.愛德華·吉朋(1737—1794)*《羅馬帝國衰亡史》*《自傳》

82.詹姆斯·鮑斯韋爾(1740—1795)《日記》(特別是倫敦日記)*《約翰遜博士傳》

83.拉瓦錫(1743—1794)*《化學原理》

84.約翰·杰(1745—1829)、詹姆斯·麥迪遜(1751—1836)、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1757—1804)*《聯(lián)邦黨人文集》(連同《邦聯(lián)和永久聯(lián)合條例》、《美國憲法》、《獨立宣言》)

85.杰里米·邊沁(1748—1832)《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虛構(gòu)理論》

86.歌德(1749—1832)*《浮士德》《詩與真》

87.讓-巴普蒂斯特·約瑟夫·傅立葉(1768—1830)*《熱的分析理論》

88.黑格爾(1770—1831)《精神現(xiàn)象學》*《法哲學原理》*《歷史哲學講演錄》

89.威廉·華茲華斯(1770—1850)詩(特別是《抒情歌謠集》、《露茜組詩》、《十四行詩》、《序曲》)

90.塞繆爾·柯勒律治(1772—1834)詩(特別是《忽必烈汗》、《古舟子詠》)《文學傳記》

91.簡·奧斯?。?775—1817)《傲慢與偏見》《愛瑪》

92.** 卡爾·馮·克勞塞維茨(1780—1831)《戰(zhàn)爭論》

93.司湯達(1783—1842)《紅與黑》《帕瑪修道院》《愛情論》

94.拜倫(1788—1824)《唐璜》

95.** 叔本華(1788—1860)《悲觀論集》

96.** 法拉第(1791—1867)《蠟燭的化學史》*《電學實驗研究》

97.** 查爾斯·萊爾(1797—1875)《地質(zhì)學原理》

98.奧古斯特·孔德(1798—1857)《實證哲學》

99.** 巴爾扎克(1799—1850)《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

100.** 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1803—1882)《代表人物》《隨筆》《日記》

101.** 納撒尼爾·霍桑(1804—1864)《紅字》

102.** 阿列克西·德·托克維爾(1805—1859)《論美國的民主》 
 

103.** 約翰·斯圖爾特·密爾(1806—1873)《邏輯體系》*《論自由》*《代議制政府》*《功利主義》《論婦女的屈從地位》《自傳》

104.** 查爾斯·達爾文(1809—1882)*《物種起源》*《人類的由來》《自傳》

105.** 查爾斯·狄更斯(1812—1870)著作(特別是《匹克威克外傳》、《大衛(wèi)·科波菲爾》、《艱難時世》)

106.** 克勞德·貝爾納( 1813—1878)《實驗醫(yī)學研究導論》

107.** 亨利·大衛(wèi)·梭羅(1817—1862)《論公民的不順從》《瓦爾登湖》

108.卡爾·馬克思(1818—1883)*《資本論》(連同*《共產(chǎn)黨宣言》)

109.喬治·愛略特(1819—1880)《亞當·貝德》《米德爾馬契》

110.** 赫爾曼·麥爾維爾(1819—1891)*《莫比·迪克》(白鯨記)《比利·巴德》

111.**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罪與罰》《白癡》*《卡拉馬佐夫兄弟》

112.** 古斯塔夫·福樓拜(1821—1880)《包法利夫人》《三故事》

113.** 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戲劇(特別是《海達·高布樂》、《玩偶之家》、《野鴨》)

114.**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何謂藝術(shù)?》《二十三個故事》

115.** 馬克·吐溫(1835—1910)《哈克貝利·芬歷險記》《神秘陌生人》

116.** 威廉·詹姆斯(1842—1910)*《心理學原理》《宗教經(jīng)驗之種種》《實用主義》《徹底經(jīng)驗主義論文集》

117.** 亨利·詹姆斯(1843—1916)《美國人》《奉使記》

118.尼采(1844—1900)《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超越善惡》《道德譜系學》《強力意志》

119.朱爾·亨利·彭加勒(1854—1912)《科學與假設(shè)》《科學與方法》

120.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釋夢》*《精神分析引論》*《文明及其不滿》*《精神分析引論新編》

121.蕭伯納(1856—1950)戲劇(以及前言)(特別是《人與超人》、《芭芭拉少校》、《愷撒和克莉奧佩特拉》、《賣花女》、《圣女貞德》)

122.** 馬克斯·普朗克(1858—1947)《量子理論的起源和發(fā)展》《科學往何處去?》《科學自傳》

123.** 亨利·柏格森(1858—1941)《時間與自由意志》《物質(zhì)與記憶》《創(chuàng)造進化論》《道德和宗教的兩個來源》

124.** 約翰·杜威(1859—1952)《我們怎樣思想?》《民主與教育》《經(jīng)驗與自然》《邏輯:探索的理論》

125.** 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1861—1947)《數(shù)學導論》《科學與近代世界》《教育的目標及其他論文》《觀念的探險》

126.** 喬治·桑塔亞那(1863—1952)《理性的生活》《懷疑主義與動物信仰》《人與地》

127.尼古拉·列寧(1870—1924)《國家與革命》

128.普魯斯特(1871—1922)《追憶似水年華》

129.** 伯特蘭·羅素(1872—1970)《哲學問題》《心的分析》《意義和真理的探究》《人類知識:其范圍和限度》

130.** 托馬斯·曼(1875—1955)《魔山》《約瑟和他的兄弟們》

131.**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相對論的意義》《論理論物理學的方法》《物理學的進化》(與L.英菲爾德合著)

132.** 詹姆斯·喬伊斯(1882—1941)《都柏林人》中的一篇《死者》《一個青年藝術(shù)家的畫像》

133.雅克·馬利坦(1882—1973)《藝術(shù)與經(jīng)院哲學》《知識的等級》《人權(quán)和自然法》《真正的人道主義》

134.弗朗茲·卡夫卡(1883—1924)《審判》《城堡》

135.阿諾德·湯因比(1889—1975)《歷史研究》《文明在考驗中》

136.讓-保羅·薩特(1905—1980)《惡心》《無處可逃》《存在與虛無》

137.索爾仁尼琴(1918—2008)《第一圈》《癌病房》


回應(yīng)7 舉報
贊6
收藏7
5年前
這些書你準備看嗎?
5年前
我的英文版放了幾年了
趕快拿出來讀?。《颊f原版的容易理解,更好讀呢。
5年前
花葉 這些書你準備看嗎?
等我再不用天天加班天天上班的時候,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
5年前
穿山甲 等我再不用天天加班天天上班的時候,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
我懂你,抱抱,加班太消耗精力了
5年前
花葉 這些書你準備看嗎?
嗯嗯!謝謝親^3^^3^
5年前
我的英文版放了幾年了
我們也是,經(jīng)常翻出來,就是沒有落實到實處
發(fā)布

推薦閱讀

穿山甲
穿山甲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