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2017年十佳好書:非虛構類
在2017年即將結束之際,《華爾街日報》的編輯挑選出了童書、懸疑、虛構和非虛構類不可錯過的佳作。本期介紹的是最佳非虛構類作品。在這10本書里,《阿里傳》大膽顛覆拳王形象,《大象中的螞蟻》毫不情緒化地自述印度賤民生活,《美的進化》揭示“美者生存”的自然法則……
-1-
《阿里傳》
Ali: A Life
作者 喬納森?艾格 Jonathan Eig
這本傳記聚焦最受人喜愛、魅力超凡但卻最復雜的體育人物之一,是顛覆拳王形象的大膽之作。最重要的是,本書對拳擊界進行了擲地有聲的控訴。雖然書中充斥著關于比賽、宗教、反戰(zhàn)、性和欺騙的各式故事,但最讓人感慨的還是阿里拳擊生涯所遭受的一次次侵蝕。
-2-
《大象中的螞蟻》
Ants Among Elephants
作者 蘇嘉達?吉德拉 Sujatha Gidla
本書的作者蘇嘉達?吉德拉出身在印度賤民家庭,作為一部家族史,本書高度個人化,但卻毫不情緒化?!霸谟《?,”作者寫道,“你的人生就是你的種姓,你的種姓就是你的人生?!背錾谟《壬鐣畹讓樱鎸χ到y(tǒng)化的不公,卻仍帶著希望、謙卑和尊嚴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本書就此進行了獨到的闡述。
-3-
《列奧納多》
Leonardo
作者 邁克?蘭克福德 Mike Lankford
這本書為我們開啟了走進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奇幻世界的優(yōu)雅和詩意之旅,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三心二意、15歲還寫不好字的孩子如何一步步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為什么世間再無達芬奇?” 邁克?蘭克福德問??赡苁且驗檫@種天才怪咖很難誕生于如今高度嚴格的社會秩序之下。
-4-
《美的進化》
The Evolution of Beauty
作者 理查德?O?普拉姆 Richard O. Prum
“適者生存”的法則或許不足以解釋進化,鳥類學家普拉姆表示:“美者生存”的法則可能也是正確的。他重新套用了達爾文的說法,頗具煽動性地指出,有些生物特征得到進化,僅僅是因為它們外形靚麗。這種說法將讀者引向了一場趣味盎然、百家爭鳴的科學大討論。
-5-
《雙雄的相愛相殺》
Friends Divided
作者 戈登?伍德 Gordon Wood
“對手”相吸,“對手”相斥,“對手”互補。戈登?伍德在闡釋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和托馬斯?杰斐遜(Thomas Jeffersom)之間這段復雜、曲折卻持久的友誼時,也對二人的愛國者形象進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畫。正是兩個人對立的民主理想造就了那個時代的左派與右派,而其影響延續(xù)至今。
-6-
《扭動》
Good Booty
作者 安?浦沃斯 Ann Powers
自Albert Murray“頓足”布魯斯(譯者注:爵士樂評論家Albert Murray有一部叫頓足布魯斯《Stomping the Blues》的著作)以來,對于流行音樂激蕩人心、放飛自我的功效,還從未出現(xiàn)過一部如此激情、權威和熱切的評論作品。作者安?浦沃斯提醒我們,搖滾不僅僅是一種音樂體驗,也是一種身體上的體驗:若非配以觀眾的集體 “扭臀”,歌手“嗓音深處的哀嘆”是不完整的。
-7-
《梭羅傳》
Thoreau: A Life
作者 勞拉?達索? 沃爾斯 Laura Dassow Walls
今年恰逢梭羅誕辰200周年,關于這位古怪但卻偉大的美國作家的作品大量涌現(xiàn),其中至少有一部堪稱杰作。勞拉?達索? 沃爾斯的這部權威傳記第一次,可能也將是唯一一次捕捉到了梭羅身上所呈現(xiàn)的多面復雜性:一位哲學家,一個自然主義者、一位個人主義者,一個公民,一位曠世奇才。
-8-
《順化1968》
Hue 1968
作者 馬克?鮑登 Mark Bowden
小說《黑鷹墜落》(Black Hawk Down)的作者馬克?鮑登以實況記錄的寫法再現(xiàn)了持續(xù)了一個月之久的春節(jié)攻勢(Tet Offensive)冷酷血腥的主戰(zhàn)場。這場戰(zhàn)役是越南戰(zhàn)爭當中美國戰(zhàn)略和公眾態(tài)度的轉折點?!俄樆?968》基于對華盛頓、河內(nèi)和西貢的檔案研究以及對雙方參戰(zhàn)者的采訪著作而成,可以說是對這場戰(zhàn)役的權威描述。
-9-
《花月殺手》
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
作者 大衛(wèi)?格蘭 David Grann
大衛(wèi)?格蘭的這部作品描寫深入細致,疑云密布之下,引人深思,令人印象深刻。書中對上世紀20年代發(fā)生在俄克拉何馬州奧色治郡(Osage)牽涉23條人命的一樁連環(huán)謀殺案進行了深入剖析。跟隨著一名得州游騎警對殺手的追蹤,本書揭示了這些謀殺行為并非侵害當?shù)赜〉诎踩瞬柯涞奈ㄒ蛔镄校晱堈x也并非易事。
-10-
《無益的進步》
Unwanted Advances
作者:勞拉?基普尼斯 Laura Kipnis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性偏執(zhí)狂入侵校園”。作者Laura Kipnis是一位女權主義學者,由于不愿順從大眾關于校園性侵與防范的輿論,進而招致調(diào)查,而她的事件引發(fā)了一場卡夫卡式問詢。在這本新書中,作者對被卷入這場問詢的大學教授們的經(jīng)歷進行了探索。她感嘆在這個時代,大學校園非但不歡迎破舊立新的大膽想法,反而驅(qū)之逐之。
來源: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