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焦慮,因為我們一直在路上

2018-1-12 00:06 原創(chuàng)

沒錯,那個關(guān)于在寶媽身上我看到最多的標(biāo)簽就是焦慮的帖子是我發(fā)的

有人說,對啊,我沒辦法不焦慮

有人說,我一直在想辦法不焦慮

還有人說,

你們之所以焦慮是因為,你們對教育沒計劃,看到其他孩子教育成果又心急的父母;

你們之所以焦慮是因為,你們知識欠缺,缺少深度思考;

你們之所以焦慮,是社會大環(huán)境造成的,自己身為父母沒本事。

事實上,不只是寶媽,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都患有輕微焦慮癥。而病著的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樂在其中呢。其實我們今天能在此討論焦慮癥,就證明我們都是內(nèi)心強大的人,你那小小的焦慮,早在你娃的回眸一笑的時候幸福的開出花來,此時此刻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緩解焦慮——愉快的家庭氛圍

孩子有時候是夫妻感情的潤滑劑,也是夫妻感情的絆腳石。無論你多愛你的孩子,請記住,夫妻關(guān)系一定優(yōu)于親子關(guān)系。不管面對孩子的任何問題,你和你的愛人一定要統(tǒng)一到一個戰(zhàn)線,做名副其實的隊友,如果實在不能統(tǒng)一意見,來一局石頭剪刀布,還解決不了,那就來10局斗地主。夫妻感情和睦,目標(biāo)統(tǒng)一,再教育起娃來自然事半功倍,你的好隊友永遠是你靠不倒的支柱。

緩解焦慮——把責(zé)任適當(dāng)?shù)耐瞥鋈?/span>

大多焦慮的情緒來源于壓力過大。親子親子,要知道親子關(guān)系可不是媽媽一個人要負(fù)擔(dān)的,爸爸也同時要參與進來,如果平時媽媽一個人帶娃比較多,那適當(dāng)?shù)臅r候,媽媽要撤出,給父親和孩子更多相處的時間。媽媽可以美美的睡一覺,看看書,聽聽音樂,和朋友約個會,逛個街,喝喝茶,跑跑步。不要擔(dān)心你娃和爸爸處不來,因為這次處不來,還有下一次。而出去散心的你,回到家自然是心情愉悅的。

緩解焦慮——可以降低底線,不可以改變原則

這對娃的教育問題大多數(shù)家長用焦頭爛額來形容不過分,之前刷爆朋友圈的微博截圖,陪兒子寫作業(yè)到五年級,心梗住院了,做了兩個支架,想來想去命重要,作業(yè)什么的隨便了。就陪讀來說,娃寫作業(yè),很多家長都會全程陪伴,如果不陪讀,那么好了,你會發(fā)現(xiàn)你家娃可以一個小時都在做一道數(shù)學(xué)題,或者只寫了一行生字,上一秒要喝水,下一秒要去洗手間,感覺寫個作業(yè),都能把十八般借口都表演一遍。這種情況的時候,作業(yè)必須寫,這是原則問題??梢越o娃定個小目標(biāo),今天少完成一些,但是你必須保證學(xué)會今天作業(yè)內(nèi)容,兩天后我會重新考你這個題目,如果不會,扣你10個樂高零件一個月。還不會?扣20個樂高零件兩個月。

沒錯,我們所處時代社會壓力過大,我們的能力甚至可能不足已支撐我們生活,我曾經(jīng)引以為傲的知識存儲,早在慌亂的上下班擠地鐵公交的路上不小心丟掉了。那又怎樣呢?生活還是要繼續(xù),與其焦慮,不如努力。

我身上還有一個標(biāo)簽,那就是90后,2018年所有的90后都已成年大家不斷的刷朋友圈曬自己的18歲,有的80后也來湊熱鬧。啊哈,好笑不好笑,不是你80后瞧不起90后的時候了。很多人都說90后不行!00后完啦!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查!可是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元化年輕人,也許不精,但是他們涉獵廣泛,各個方面都可以侃侃而談。真正讓我覺得眼前一亮的,覺得充滿正能量的是小花生,我看到了那么多的雞血媽媽,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不斷的自我進步,自我完善,上一秒吵著我好焦慮,下一秒就能因為給娃低價秒殺到一本好書自嗨不行。

正因為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我們更加不必焦慮,因為我們擁有那么多那么多好的教育資源,只要我們一直行走在這條路上,就不會跑偏。


回應(yīng)17 舉報
收藏
7年前
“正因為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我們更加不必焦慮,因為我們擁有那么多那么多好的教育資源,只要我們一直行走在這條路上,就不會跑偏。”贊!
7年前
花編 “正因為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我們更加不必焦慮,因為我們擁有那么多那么多好的教...
??么么噠
7年前
就現(xiàn)在所處的社會和時代,有焦慮感是正常的。
沒有焦慮的就兩種人,可以脫離普通階層或者說完全沒有融入普通階層的人。前者是大富翁、大權(quán)貴,他們不care; 后者是處于社會最底層的人,他們還有更急切的謀生問題需要解決,他們也不care。
7年前
寫得真棒,同感。適當(dāng)焦慮(緊張),下一秒該干啥干啥。
7年前
同意,焦慮感是正常的,焦慮想開的那一刻最輕松
7年前
不要想了,想多了就焦慮呀
7年前
七寶guai 寫得真棒,同感。適當(dāng)焦慮(緊張),下一秒該干啥干啥。
我寫了三個開頭,總覺得有很多話要說,然后又不知從何說起。跟大家有共鳴最好啦
7年前
是的,不必焦慮,走好每一步就好。
7年前
每一次焦慮的釋懷都是我們邁出前進一步的成果。
7年前
孔雀媽媽 每一次焦慮的釋懷都是我們邁出前進一步的成果。
這句話講得特好!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拾壹你慢慢長大
拾壹你慢慢長大
2016
作者熱門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