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啟蒙的路上,你焦慮過嗎?

2020-5-20 14:31 原創(chuàng) · 圖片5

大家好,我是玫朵媽,班媽一枚,坐標東北,愛好雞娃,家有四歲猴寶寶一枚,英文啟蒙一年半,目前可以自讀raz G2。

最近群里異?;馃?,討論牛娃,分析路線,梳理理論,如何調(diào)動興趣,提高有效輸入……

群里好多超厲害的媽媽,也有一些一頭霧水的媽媽,還有一些在群里不發(fā)言,私信我的時候滿是焦慮的媽媽。

讓媽媽啟個蒙,為什么就這么難 ?

啟蒙的第一步,應該是焦慮嗎??

那我們先理一理,當媽的為什么焦慮?

有的媽媽說因為開始太晚了、落后太多了;

有的媽媽說因為孩子不爭氣、不聽話;

有的媽媽說因為身邊“別人家的孩子”太多、太優(yōu)秀;

有的媽媽說每天時間有限,利用不過來;

有的媽媽說5歲了一個字不認識……

我們可以首先把這些焦慮稍稍歸納一下,會發(fā)現(xiàn)其實所有的焦慮都可以歸為以下 三大類:

1. 為了過去而焦慮。后悔沒有早點干什么什么,只好現(xiàn)在著急忙活的追趕,時常發(fā)現(xiàn)哎呀一半天追不上。

2. 為了現(xiàn)在而焦慮。自己家的熊孩子永遠不配合,磨磨唧唧、慢慢吞吞,每天的任務怎么也做不完的感覺。成績提不上來干著急、不是瘸腿就是偏科,和別人家的優(yōu)質(zhì)娃一對比一傷心的歸于這一類。

3. 為了以后而焦慮。制定的計劃好像永遠趕不上變化,怕趕不上時代、怕落后挨打、什么都想學好,什么都想做好,一樣都不想丟也不敢丟。

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說穿了其實都是“現(xiàn)在”。 為了“過去”而焦慮的,要把握“現(xiàn)在”迎頭趕上,“將來”才能越來越好。為了“將來”而焦慮的、還不是只有先把握住“現(xiàn)在”,才能談將來么?這樣看來,其實我們一直是在因為“現(xiàn)在”學習中的某些問題而焦慮。

我們?yōu)槭裁磿Α艾F(xiàn)在”的學習焦慮?

優(yōu)秀的父母,大多心態(tài)平和,平和與從容的心態(tài)大多來自對周邊事物發(fā)展的“洞察力”和“掌控力”,因為他們抓得住本質(zhì)問題。反之,我們的焦慮,往往是因為對正在發(fā)生的這件事情沒有“洞察力”和“掌控力”。

我們?yōu)槭裁磿Α艾F(xiàn)在”的學習沒有洞察力和掌控力呢?原因可能是,我們“現(xiàn)在”的學習充斥著: 1.目標不明確2.路線不清晰3.自身能力和理想不匹配 (有沒有發(fā)現(xiàn),沒有一條跟孩子有關(guān)系,先從自己入手吧)

1.目標不明確

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不一樣,請考慮一下你對孩子給予的學習目標,以及自家經(jīng)濟、人力、時間上可以付出的總量,以便為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當家長為孩子制定了一份獨一無二的計劃后,才會覺得有了方向,內(nèi)心也才會變得更加堅定與踏實。之后要做的就是堅持執(zhí)行這份計劃表,并根據(jù)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外界的環(huán)境變化,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與更新。

曾經(jīng)看過這么一個類比。

請私人營養(yǎng)師 與廚師做飯(有錢請菲傭或全職外教在家學英語)

餐館吃飯 (用上到五星級酒店,下到平常餐館來比喻各種層次的英語學習機構(gòu))

媽媽做的愛心飯 (家長自己在家教孩子英語)

是自己做飯,還是去餐館吃飯,亦或是自己做飯加偶爾去餐館吃飯,請先做出自己的選擇。

2.路線不清晰

現(xiàn)在啟蒙路線無非就是兩條路 :一條叫“二語習得”路線、也叫原版路線。就是像母語一樣學習英語,倡導用原版教材,從聽入手,以聽說帶動讀寫。家長需要學習啟蒙的理論,做好規(guī)劃并每天堅持持續(xù)輸入,最重要的是不斷調(diào)整。

另一條是“外語學習”路線,或者稱應試路線。把英語單純作為一門外語,靠EFL教材從讀入手,以語法為核心進行刷題,目標是分數(shù)和證書,能較好的應對應試體系。特征是報班,爸媽的任務是交學費。

其實兩條路線并不矛盾,在一些節(jié)點上都是可以相互調(diào)整的,如:二語習得路線可以補語法、補應試;外語路線,也可以進行大量閱讀。

3.自身能力和理想不匹配

之所以焦慮,其根本原因就是理想照不進現(xiàn)實,為什么理想照不進現(xiàn)實,一是理想不明確,二是努力不夠。每天總仰望帝都魔都的牛娃,回過頭來看自己的娃哪里都不順眼,這本身就不是一種正常的心態(tài)。

跟焦慮SAY BYE

Step1 正確審視自己和孩子

首先一定要清楚為了孩子,自己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可以甘愿犧牲哪些, 你自己的人生 狀態(tài)是你獲得尊重的前提。所以先考慮好自己,再考慮他人 ,先把自己杯子里的水填滿,再去給孩子的杯子里慢慢加水,加的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充電,讓自己保持充盈狀態(tài)。

二是審視一下自己的娃,每個人的帶娃歷程感覺都是一部從天才到庸才的史書吧,剛出生時哪怕是放的屁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越大越感覺哪哪都不如別人呢。

每個人的智力發(fā)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人邏輯思維占優(yōu),有的人形象思維較強;有的人博聞強記,卻不善融會貫通,有的人雖然記憶力差,但能記住最重要的信息,并且精于思考;有的人智力過人,但意志薄弱,志趣低下;有的人是智力平平,但意志頑強,目標遠大,百折不撓。任何一個正常的孩子,總有這樣那樣的優(yōu)勢或潛在的優(yōu)勢。

因此,作為父母,應客觀而清醒的分析自己孩子的特點,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孩子的優(yōu)點,也了解自己孩子的不足。優(yōu)點深挖并肯定發(fā)揚,缺點能補則補,補不了就盡量躲開。

step2不忘初心

永遠不要忘了孩子剛剛出生時你對她的愿 景,不要被太多欲望和想法蒙蔽了你的眼睛。不管怎么說 健康快樂成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務。

你是孩子的媽媽,不是她人生的指揮官,最應該無條件接納孩子的人是你 ,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是一切家庭教育的前提。父母要做孩子成長的“土壤和空氣”,而不是揠苗助長的那個人。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把他們引到讀書這條路上去。現(xiàn)在的很多父母不停地給孩子買書,恨不得將整個書店搬到家里。其實這種行為是一種推卸責任:書都買了,再學不好就不是我的問題了。

不要用戰(zhàn)術(shù)上的勤奮,掩飾你戰(zhàn)略上的懶惰。人生不應當是充滿疲勞與痛苦的拉鋸戰(zhàn),而應該是有的放矢的一邊思考一邊前行,與大家共勉。

Step3 制定讀書計劃,讓行動改變焦慮。

焦慮其實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我們可以制定讀書計劃,把目標矢量化。

目標必須明確。因為,目標越抽象,壓力越大,消極的心理暗示就會隨之而來。目標越具體,動力就越大,積極的心理暗示就會隨之而來。

目標必須非常具體,具體到可測量。目標越具體,越容易有動力去達到,越容易在達到后有成就感,越容易良性循環(huán)。目標越模糊,越看不到盡頭,越容易氣餒與沮喪。

學習的目標也必須是定量,不能是變量。我們的目標應該設(shè)定為先努力前行到達前面5公里外的那個車站,而不是一直努力追上你前面的那輛車。

比如我們可以設(shè)定這個階段的目標可以是 每天讀10本raz、兩天唱跳一首SSS兒歌,一周帶孩子做一次英文繪本手工拓展,3個月內(nèi)積累聽力詞匯300個等等。

類似這樣的目標就很明確,很容易階段檢測學習的效果,用效果來不斷的激勵我們、不斷的增加動力,形成良性循環(huán)。


寫在最后

人生很長,讀書可以讀一輩子,現(xiàn)在多讀幾本少讀幾本,真沒什么可擔心的。

要擔心的反倒是,孩子剛開始自主閱讀頭幾本書的時候,你就一聲呵斥:“你又理解錯了,根本不是這樣的”,而一頭澆滅了他繼續(xù)暢游書海、繼續(xù)獨立思考、繼續(xù)和大人辯論的熱情。

大數(shù)據(jù)測得出語言水平分值,卻測不出情感與文學。

機器評測,測得出孩子的語言水平、閱讀理解能力,卻難以測出孩子在閱讀時的感受,孩子的文學修養(yǎng)程度;測得出一本書的字數(shù)容量,卻測不出一本書的 情感容量、文學容量、思想容量。而閱讀的終極目的,可不是認識幾個字、有多少詞匯量,能劃分段落能寫中心思想那么簡單, 徜徉書海的溫暖,了解世界的新奇,才是我們最應該帶孩子去領(lǐng)略的,不是嗎?

希望每一個啟蒙中的媽媽,都能腦中有理論,心中有目標,手中有資源,腳下有路線,內(nèi)心滿是愛……

最后附上我們?nèi)ツ暌荒曜x過的英文書,希望和各位媽媽們共同進步。


回應4 舉報
贊21
收藏60
5年前
非常真誠,受益良多
5年前
謝謝分享(*°?°)=3
4年前
一直靠初心提醒自己不要焦慮??
4年前
謝謝分享????????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家有玫朵
家有玫朵
2016